美47%創業家認科企陷泡沫 逾六成感悲觀 恐明年難集資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逾六成人擔憂明年更難集資。 (First Round圖片)
美國首輪資本公司(First Round Capital)近日發表年度創業生態報告,通過訪問當地初創的創辦人及員工想法,以檢討今年的投資環境。有47.3%受訪創辦人認為,科技公司處於泡沫中,佔比創下近4年新高;逾六成人擔憂明年更難集資。
作為美國最大風投基金之一,首輪資本在三藩市、紐約與費城設有辦公室,聚焦處於早期階段的初創,投資金額介乎75萬至400萬美元不等;行業則集中在企業、消費者、硬件、金融科技與醫療等,過去曾注資召車平台Uber和其他300間公司。
逾半指加密貨幣炒過龍
是次報告收回了950份意見書,當中逾六成公司於5年內成立;36%受訪公司的總部設於三藩市灣區,另有20.7%設在紐約市。多達92.1%受訪創辦人同意現在是創業的好時機,逾六成受訪者相信公司能在3年內獲利。
受訪公司最近所獲融資,以種子輪階段佔最多,比例高達33%;其次是A輪及B輪,分別為27.6%與16.8%。有64.8%創辦人預計,明年前路舉步維艱,恐將更難籌集資金,感覺較為悲觀;相比去年同一調查結果,抱此想法的人只有44%。
超過一半受訪創辦人贊同,選擇投資者的主要標準包括雙方關係良好、企業文化吻合與交易條款合適等。談到現時市場熱門趨勢,約有56.2%創辦人指出,加密貨幣已經被市場過度炒作;其次是人工智能(AI),同意比例有40.3%。

有47.3%受訪創辦人認為,科技公司處於泡沫中,佔比創下近4年新高。(First Round圖片)
至於團隊人手方面,69.5%的受訪公司聘用員工不多於50人。超過八成創辦人說,過去一年沒有裁員;97.8%受訪者更揚言,未來12個月須增聘人手。而最難請人的高層職位,依次分別是銷售(28.6%)、工程(22.3%)與營銷(12.8%)。
98%擬增兵 銷售高管最缺才
55.1%受訪僱員坦言,加入初創企業時,最重視自己的才能可為公司帶來什麼影響;純粹考慮人工待遇的人,只有12.7%,反映不少投身初創人士「講心唔講金」。另外,有80%受訪員工同意,諸如Glassdoor等員工評價網站能真實地揭示公司現況,入職前值得仔細參考。
調查又發現,不少人工作時間過長,有77.3%受訪員工稱,平均每晚睡眠不足7小時。為平衡忙碌生活,有41.1%受訪僱員大力支持在家遙距辦公,強調這有助提高工作效率。
惟另一邊廂,四成受訪創辦人不容許遙距辦公,堅持職員必須回公司上班。

調查認為遙距辦公,有助提升效率。(信報資料圖片)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人工智能裁員潮殺到?(方保僑)
近期香港及全球多地接連出現裁員潮,無論是科技巨企、傳統產業,還是本地中小企的員工,皆難以幸免於被裁員的衝擊。
- Posted July 14, 2025
- 0
-
宗教科技|新基準測試LLM模型價值觀
英特爾(Intel)前行政總裁格爾辛格(Pat Gelsinger)最近與10年前首次投資的「宗教科技」公司Gloo合作,推出一項「蓬勃發展人工智能(Flourishing AI,簡稱FAI)基準」測試,以評估大型語言模型(LLM),與人類某些價值觀的契合程度。
- Posted July 14, 2025
- 0
-
佳能創新產品|訂製AI商務方案助轉型
佳能香港日前舉辦「THINK BIG」年度活動,介紹一系列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的創新產品。新產品包括首度在亞洲亮相的全新imageFORCE多功能影印機系列,以及進階AI Genie 2代理平台系統等,協助企業加速自動化與高效營運。
- Posted July 14, 2025
- 0
-
跨境醫療科技|AI客服打通跨境牙科服務
隨着港人北上醫療成為新常態,如何提升跨境體驗與服務效率,成為業界關注焦點。
- Posted July 14, 2025
- 0
-
Grok 4|應用廣 懂抓數據預測球賽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xAI在發布會,介紹Grok 4多項應用場景,例如參考現實世界的觀測數據及加入物理常數,示範在網頁瀏覽器即時模擬兩個黑洞相撞的畫面。
- Posted July 14, 2025
- 0
-
Grok 4|港免用VPN可玩 月費234元 同步推頂級訂閱 採超強多模態代理
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人工智能(AI)初創xAI,上周一次過推出兩款新模型,分別是Grok 4及Grok 4 Heavy。
- Posted July 14, 2025
- 0
-
掌握下指令 釋放AI真潛力(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工具如Deepseek、ChatGPT和Perplexity等迅速普及,愈來愈多人開始嘗試利用AI寫作、整理會議紀錄、翻譯,甚至進行商業分析。
- Posted July 1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