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大師助初創夢成真 加速器計劃讓構思變產品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陳秉鵬透過創業加速器計劃ECCO X,協助初創落實產品構思。(黃潤根攝)
著名華人設計師陳秉鵬(Eric),自八十年代起長駐美國。不時港美兩邊走的他,近日回港擔任「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評審,以前輩身份審視新一代設計。近年他更建立創業加速器計劃ECCO X,助初創落實正在構思的產品。
向設計界後輩教路,陳秉鵬絕對夠資格。他畢業於香港理工學院(即現今的理工大學),曾効力紐約知名設計公司Henry Dreyfuss Associates,設計範圍廣泛,由電話到剪草機,甚至是民航機艙,他都涉足過,後來更自立門戶,成立設計公司ECCO Design。
逾30年的設計生涯中,他獲頒IDEA工業設計傑出大獎和紅點設計大獎,曾被美國著名設計雜誌Contract評為美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以及獲香港設計中心選為世界傑出華人設計師,履歷極其亮麗。

陳秉鵬團隊在產品設計上愈來愈着重科技元素。(ECCO Design IG圖片)
初創勝在大膽 快速回應市場
陳秉鵬經常擔任NYU 300K Entrepreneurs Challenge等初創推動計劃的導師,近年亦成立創業加速器計劃ECCO X,主要協助初創制定創業計劃、設計產品和開發技術,以至物色生產廠商和配對投資者等,「不少創辦人有創業念頭,但不知如何將之變成產品再製造出來。我的角色是,令他們這間初創由無變成有。」
「今時今日,很多新意念並非來自大品牌,而是初創。它們快速回應市場,擁有大公司沒有的試錯膽量。」陳秉鵬笑言,自己培育過的初創「稱不上很多」,有初創專門開發電子畫框,以手勢改變畫框內容,產品獲不少博物館、藝術館採用;亦有初創碰壁連連,要不斷改良產品設計。
曾有初創專攻耳塞式耳機(Earbuds),其創辦人最初希望藉特製手機殼為耳機充電,但這個想法明顯不可行。首先,智能電話推陳出新,初創沒可能為每一款型號設計充電手機殼,平均一兩年換一次手機的消費者亦難以純粹為耳機充電,就大灑金錢更換手機殼。陳秉鵬提議,把智能電話跟耳機充電「分家」,設計出兼容不同手機的耳機充電盒,問題即獲解決。「初創不一定錯,我亦不一定對。所以要盡快測試出誰對誰錯,Try Fast,Fail Fast。」

ECCO Design設計的泳池清潔機械人,令清理泳池雜物變得輕鬆簡易。(ECCO官網圖片)
軟件配合服務 毋須擁有實物
初創利用創新科技改變世界,「現在設計的產品,一定要加入科技,而且不止硬件,還要有軟件、雲端等配合。」陳秉鵬直言,有了軟件配合,現在消費者「buying a physical product的需要愈來愈細」,「重點已由擁有一件產品,變成使用一件產品,就好像你要坐車,不一定要擁有一輛車。沒硬件,但仍能享受服務,那就最好不過;最好的產品,就是沒有產品。」
陳秉鵬的創作力量和幻想,嚇記者一跳,「沒有椅子,能否有坐下的感覺?沒有水杯,能否喝到水?或者你會覺得天馬行空,但有些幾年前你會覺得沒可能的事,例如是自駕車、無人機送貨等,現在你會認為『Why Not』!」
採訪、撰文:陳子健
延伸閱讀:
重市場調查 緊貼用家需要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融資消息|Bowtie獲5.46億C輪融資 Sun Life永明領投
虛擬保險保泰人壽(Bowtie)獲7000萬美元(約5.46億港元)C輪融資,由香港永明金融(Sun Life永明)領投,為全亞洲以「直接面向消費者模式」營運網上醫療保險中最大規模融資。
- Posted July 18, 2025
- 0
-
跳脫代工思維 發揮AI大用(林國誠)
人工智能(AI)已逐漸成為現代工作與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 Posted July 18, 2025
- 0
-
手術機械人|AI機械人自主切除豬膽囊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史丹福大學等校的研究團隊早前在國際權威期刊《科學機械人》發表論文,介紹一款手術機械人SRT-H,聲稱可在無人干預下,自主完成膽囊切除手術。
- Posted July 18, 2025
- 0
-
ChatGPT新功能|擬推購物結賬功能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國人工智能(AI)科企OpenAI打算把結賬系統整合至ChatGPT,讓用戶在平台上直接完成購物流程,並向商家收取佣金。
- Posted July 18, 2025
- 0
-
谷歌搜尋升級|AI代致電預約
科技巨擘谷歌(Google)最近宣布將升級其網絡搜尋服務,推出多項基於人工智能(AI)的新功能,包括把Gemini 2.5 Pro模型與深度搜尋(Deep Search)功能整合至旗下搜尋引擎的AI模式。
- Posted July 18,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科大3D成像技術 減病人接收輻射
CT掃描常見用於醫療診斷、指導手術程序及製作3D骨科與解剖模型,以處理畸形、骨折及腫瘤等複雜病況,惟缺點是令患者暴露於高劑量的輻射之中。
- Posted July 18, 2025
- 0
-
數碼港AI論壇|探討港企轉型策略 倡運用數據創新 大灣區合拓產業
無論金融交易紀錄、商業或公共服務,本港每日產出海量數據,惟企業應用人工智能(AI)仍不時遇到困難,例如數據安全風險、缺乏相關應用案例參考,或對建立合法、合規的數據庫無從入手。
- Posted July 18,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