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滙款初創以平取勝 TransferWise登港 交易費僅0.67%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Kaarmann表示,許多銀行仍在滙率中隱藏收費,TransferWise則致力提供比銀行便宜方便的國際滙款服務。(TransferWise圖片)
環球跨國滙款市場近年快速膨脹,據世界銀行估計,全球去年約有2.7億人由海外滙款到家鄉,總額達6890億美元(約5.37萬億港元)。市場如此龐大,自然成為科技企業逐鹿之地,當中包括歐洲著名金融科技初創TransferWise。
TransferWise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Kristo Kaarmann早前接受本報專訪,他指TransferWise致力提供比傳統銀行便宜、方便的國際滙款服務,「若我們可以免費發送電郵,無理由不能免費跨境轉賬。」
全球用戶500萬 估值273億
成立於2011年的TransferWise,透過其網上平台及流動應用程式,讓以個人及中小企業為主的用戶跨境滙款。8年之間, TransferWise已成為業內的「獨角獸」(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未上市初創),投資者包括矽谷風投Andreessen Horowitz、PayPal共同創辦人Peter Thiel等。
TransferWise現時擁有500萬名用戶,每月交易金額40億英鎊(約385億港元),轉賬服務每年可為用戶節省數以十億英鎊計的成本。公司於今年5月獲得新一輪融資,籌得2.92億美元(22.77億港元),其企業估值倍增至35億美元(約273億港元),目前業務已擴展至全球逾70個國家及地區,去年正式進軍香港。
「TransferWise使命是讓國際滙款變得即時、方便、透明化,最終能夠免費」,Kaarmann表示,目前銀行處理跨境滙款,資金到達收款人銀行之前,會經過相關銀行系統,包括多間本地、區域及國際銀行轉移。「處理這筆錢的每家銀行都是中介,會收取一些費用,並令滙款需時進行;這就是銀行收取5%滙款費用、需要3至5個工作日,以處理跨境滙款的原因。」
較銀行便宜八成 20秒到賬
用戶透過TransferWise國際滙款,則是採取另一方式:假設用戶由香港滙款給英國朋友,TransferWise的香港賬戶收到用戶款項後,TransferWise就會使用其英國賬戶向收款者付款。Kaarmann稱:「這筆資金通常不必跨越國界,因此TransferWise的滙款能更快、更便宜。」
他指出,TransferWise滙款服務現時較銀行服務便宜約八成,並會繼續透過削減國際滙款過程的中介收費,來降低用戶成本,「TransferWise現時每筆全球跨境滙款交易的平均費用為0.67%,銀行則通常收費最少5%。」
同時,TransferWise將確保滙款迅速轉移:現時TransferWise有超過兩成的滙款,會在20秒內到達收款人的銀行賬戶,超過80%的滙款在第二天到達。

TransferWise平台進行的跨境滙款,約八成第二天可到賬。(TransferWise圖片)
隨着近年金融科技成為大熱,主打網上滙款及外幣交易平台的初創公司相繼冒起,TransferWise要面對包括愛爾蘭初創CurrencyFair,以至Remitly、WorldRemit等強勁對手。
Kaarmann強調,目前全球跨境滙款的大部分款項,其實仍透過銀行進行,「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銀行,特別是因為有許多銀行仍在滙率中隱藏了收費。」他提到,全球跨境滙款是一個數萬億美元規模的市場,許多公司可以並存,以不同方案迎合用戶需要。
今年6月,擁有全球數十億用戶的社交網絡巨擘Facebook(fb),公布其自家加密貨幣Libra,同樣劍指網上支付及跨境滙款領域,成為環球財金界的新勁敵。惟計劃引起各國監管機構密切關注,Libra在重重壓力下,成功推出市場的路途預料仍然漫長。
加密貨幣不構成威脅
對於fb擬搶佔環球滙款市場,Kaarmann認為,現時評價Libra在支付領域的影響言之尚早,Libra還要努力說服監管機構以取得信任。至於TransferWise有否興趣加入Libra協會、參與管理Libra區塊鏈上的交易,他透露公司正與fb和Libra協會接洽,「我們需要了解更多資料,以決定它是否適合TransferWise參與。」
被問到近年興起的加密貨幣會否為跨境滙款業界帶來新衝擊,他直言不認為它會成為跨境支付服務的唯一媒介,亦不會威脅TransferWise等跨境滙款公司。「首先,世界上永遠不會有單一貨幣;第二,如果人們需要Libra,誰最有可能把美元兌換為Libra,或把港元兌換為Libra?」

Kaarmann認為近年興起的加密貨幣,不會威脅TransferWise等跨境滙款公司。(TransferWise圖片)
採訪、撰文:吳志南
[ English Version ]
How Transferwise is taking over the world of remittances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港宜增強算力 吸獨角獸落戶(鄧淑明博士)
根據全球市場數據分析平台CB Insights報告指出,全球人工智能(AI)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公司)企業數量已達498間,總市值逾2.7萬億美元(約21萬億港元),當中更有100間是2023年之後成立。
- Posted October 23, 2025
- 0
-
IVE太陽能車|出戰世界賽奪冠
IVE工程學科團隊自主研發的太陽能電動車,早前於「世界太陽能車挑戰賽」,力壓多國院校的車隊,為本港奪冠揚威國際。
- Posted October 23, 2025
- 0
-
GPT-5被踢爆|謊稱解開數學難題
人工智能(AI)領域屢屢出現炒作,有時研發公司未經查核,便已發布誇張言論。
- Posted October 23, 2025
- 0
-
Atlas|OpenAI新瀏覽器Atlas 挑戰谷歌
美企OpenAI推出整合人工智能(AI)的網頁瀏覽器ChatGPT Atlas,試圖與搜尋引擎巨頭Google競爭。
- Posted October 23, 2025
- 0
-
HistoSonics|李嘉誠基金助英引進治癌神器
李嘉誠基金會去年9月在本港引入首部HistoSonics儀器,為肝癌患者提供無創、無痛、高效的治療選擇。
- Posted October 23, 2025
- 0
-
AI末日論泛濫 亟需具體對策 科企領袖搶先示警 惹轉移視線之嫌(郝本尼)
《黃仁勳傳》作者維特(Stephen Witt)早前於《紐約時報》撰文表示,人工智能(AI)可以越過人類審查機制、生成惡意內容,並且也能隱瞞動機、欺騙監測以至自我複製。
- Posted October 23, 2025
- 0
-
企業爭勝重在人機互補(車品覺)
當Claude Code能聽懂「幫我構建一個電商推薦系統」的自然語言指令,並在15分鐘內輸出可運行代碼時,「寫代碼」的定義正被改寫。
- Posted October 22,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