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駕貨櫃船「起錨」 2020年啟航 環保零排放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 創科鬥室」

貨櫃船將引入自駕技術,只要設定航運路線,即可把貨品送往目的地。(路透圖片)
近日香港工程師學會前會長周明權提出,可以在葵涌貨櫃碼頭加建上蓋直接起樓,預料能提供逾10萬個住宅單位,猶如「空中新市鎮」;不過,碼頭泊位和裝卸區帶來的光害、噪音和空氣污染等問題,仍有待拆解。巧合的是,最近有挪威和日本企業分別研發出「電動自駕貨櫃船」,或有助一次過化解這三大環保難題。
挪威化工企業雅苒國際(YARA International ASA)上周六宣布,將建設一艘電動自駕貨櫃船YARA Birkeland,最快明年起從歐洲啟航。下一個目標是在2020年後實現自動導航,毋須人手遙控運貨。
AI規劃最佳路線
成立於1905年的雅苒國際,總部位於首都奧斯陸,是全球最早生產氮肥的企業之一。為了把年產2100萬噸的化肥銷售到全球150多個國家及地區,該公司將引進人工智能(AI),以規劃最佳的航運路線,確保最安全、最省時及最慳油。
海運成本比空運相宜,缺點是航期較長,船隻燃燒柴油時亦會釋放大量廢氣。彭博資料顯示,航運業的碳排放量佔全球整體2.3%。國際海事組織早前宣布明年起制定新計劃,鼓勵航運業採用低硫燃料,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除了雅苒國際,作為日本航運企業龍頭之一的商船三井(Mitsui OSK Lines)及日本郵船(Nippon Yusen),近日亦決定跟Japan Marine United等造船商合作,斥資數百億日圓研發自駕貨櫃船,估計2025年前投入使用。

YARA Birkeland配備感應器,讓船隻能自動靠岸。(YARA官方模擬圖片)
海盜問題待解決
日經亞洲評論報道,這些航運公司將建造約250艘智能貨船,彼此分擔成本和專業技術。首艘自駕貨櫃船的導航以至基本操作,將全部自動化,但船上亦會駐守部分船員,以應付洋流轉變、惡劣天氣等突發情況。
為評估自駕船碰撞的風險,日本郵船夥拍挪威船運公司DNV GL,一齊分析船隻的性能數據,冀將每年約2000次海上事故減半。但有評論質疑,若全面推行自駕貨櫃船,可能會出現失蹤、動力不足及遇上海盜等問題,系統安全也有待解決。
綜觀挪威和日本企業提出的方案,「電動自駕貨櫃船」有三大好處。首先是以電力取代燃油作為動力,可望像Tesla電動車般實現「零排放」,不會在入港和泊岸時帶來空氣污染。其次,由於不設燃油引擎,能夠大大降低噪音。第三,借助GPS和AI以實現自動駕駛,意味在航行時毋須開着強力照明燈, 有助減少光害。所以這種貨船若能普及,那麼就算在貨櫃碼頭泊位和裝卸區位置之上架設平台興建住宅,亦可讓居民免受太大干擾。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時代影像真假難分(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AI)影片,正以驚人速度席捲全球,社交媒體上充斥真假難辨的影像。從Sora、Runway到Pika,甚至一個手機應用程式(App),都能一鍵生成擬真影片。
- Posted November 14, 2025
- 0
-
Heidi|澳洲醫企攻港 夥科大AI輔診
截至2024年3月31日,香港有16459名醫生,即每1000名人口僅得2.16名醫生,比例遠低於其他先進經濟體。
- Posted November 14, 2025
- 0
-
量子電腦|IBM四年內推「容錯」量子電腦
國際商業機器(IBM)在年度量子開發者大會上,發表具備120個量子位元(Qubit)、最先進的量子處理器IBM Quantum Nighthawk,以搭配高效能量子軟件,晶片預計於2025年底問世,於2026年達成量子優勢。
- Posted November 14, 2025
- 0
-
AI教母|將推商用「世界模型」
世界模型(World Models)是一種新型的生成模型,在理解、推理、生成,以及語義、物理、幾何及動態領域上,與複雜世界的交互能力,遠超當今的大型語言模型(LLM)。
- Posted November 14, 2025
- 0
-
香港學者|學者獲徵引排名 港全球第八
名國際研究機構「科睿唯安」(Clarivate)最新公布「2025年度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今年共有6868名來自60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者獲選,香港在全球排名保持第八位,共145名香港學者入選。
- Posted November 14, 2025
- 0
-
ChatGPT聊天內容研究|抽查網上對話 揭GPT慣奉承
《華盛頓郵報》最近從互聯網檔案館,下載2024年6月至今年8月保存的93268筆共享聊天紀錄,再分析4.7萬筆主要使用英語的對話。結果發現,超過十分一的用戶,與聊天機械人討論抽象、個人見解等主題。
- Posted November 14, 2025
- 0
-
數碼鴻溝|40億人沒條件用AI 數碼鴻溝加劇 微軟報告呼籲 增基建設備助普及
微軟旗艦智庫Microsoft AI for Good Lab發布《2025年人工智能普及報告》,全面分析人工智能(AI)在全球的應用、開發及建構現狀。
- Posted November 14,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