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傳設XR部門押注元宇宙 實現馬化騰願景 團隊規模料逾300人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有分析預計,騰訊拓展元宇宙,在未來幾年都不會產生顯著的成本或收益。(法新社資料圖片)
科網巨頭騰訊(00700)傳正式成立「擴展現實」(XR)部門,押注元宇宙概念。外電報道,騰訊周一(20日)發布內部郵件,宣布在IEG(互動娛樂事業群)下設立XR業務線,由騰訊遊戲全球首席技術官沈黎領導,預計最終團隊規模將會超過300人。
年初保密進行 內部調崗
報道指出,騰訊在年初已開設XR部門,但所有工作也是秘密進行。部門將會負責XR業務戰略規劃和執行落地,有指該部門早前已在內部進行活水招聘(內部調崗),開放的崗位超過40個,涵蓋內容生態、運營、技術研發等方向,料騰訊在XR領域的軟件、硬件、行業生態都會進行布局。該部門在騰訊內部被視為公司創始人兼主席馬化騰的「激情項目(passion project)」。

騰訊在內容上具有優勢,例如音樂、遊戲、影視作品等,但在硬件上以往並沒有太多涉獵。(信報資料圖片)
比起Facebook更名Meta,以及微軟提出收購遊戲公司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中資科網龍頭在元宇宙發展上一直較為低調。騰訊總裁劉熾平去年11月曾經表示,集團具技術和知識,可成為未來探索和發展元宇宙業務的基礎,但沒有詳細說明元宇宙的發展計劃。若簡單理解,元宇宙即虛擬現實世界,事實上,馬化騰在2020年底曾經提出「全真互聯網」的概念,與元宇宙類似。
晨星中國互聯網及周期性消費板塊高級股票分析員蘇汝哲認為,騰訊在內容上具有優勢,例如音樂、遊戲、影視作品等,但在硬件上以往並沒有太多涉獵,相對弱勢。公司如果進行收購,可能會惹來關注或監管審查。他相信,元宇宙尚處於早期階段,騰訊依然在摸索中,即使團隊規模達到300人,對騰訊而言「並非很大的業務」,預計其在未來幾年都不會產生顯著的成本或收益。

數十萬澳洲WeChat用戶的全球定位系統和裝置資訊等,流向在香港的伺服器。(路透資料圖片)
澳WeChat用戶資料憂流入中國
另外,《澳洲金融評論報》引述網絡安全公司Internet 2.0的一份報告提到,《港區國安法》實施後,數十萬澳洲WeChat用戶的全球定位系統和裝置資訊等流向在香港的伺服器,恐怕已經落入中國政府手中。
報告稱,流向香港伺服器的主要是記錄檔案,包括用戶的行動網絡、設備資訊、GPS數據和手機系統版本等,但不包括用戶的對話內容,現時未有證據顯示對話內容會儲存在手機以外的地方。WeChat沒有回應查詢。
WeChat為騰訊旗下即時通訊軟件微信的海外版本。據WeChat曾經透露,截至2020年9月,其在澳洲的日活躍用戶達到69萬。騰訊昨日收報381元,升2.75%。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人工智能裁員潮殺到?(方保僑)
近期香港及全球多地接連出現裁員潮,無論是科技巨企、傳統產業,還是本地中小企的員工,皆難以幸免於被裁員的衝擊。
- Posted July 14, 2025
- 0
-
宗教科技|新基準測試LLM模型價值觀
英特爾(Intel)前行政總裁格爾辛格(Pat Gelsinger)最近與10年前首次投資的「宗教科技」公司Gloo合作,推出一項「蓬勃發展人工智能(Flourishing AI,簡稱FAI)基準」測試,以評估大型語言模型(LLM),與人類某些價值觀的契合程度。
- Posted July 14, 2025
- 0
-
佳能創新產品|訂製AI商務方案助轉型
佳能香港日前舉辦「THINK BIG」年度活動,介紹一系列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的創新產品。新產品包括首度在亞洲亮相的全新imageFORCE多功能影印機系列,以及進階AI Genie 2代理平台系統等,協助企業加速自動化與高效營運。
- Posted July 14, 2025
- 0
-
跨境醫療科技|AI客服打通跨境牙科服務
隨着港人北上醫療成為新常態,如何提升跨境體驗與服務效率,成為業界關注焦點。
- Posted July 14, 2025
- 0
-
Grok 4|應用廣 懂抓數據預測球賽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xAI在發布會,介紹Grok 4多項應用場景,例如參考現實世界的觀測數據及加入物理常數,示範在網頁瀏覽器即時模擬兩個黑洞相撞的畫面。
- Posted July 14, 2025
- 0
-
Grok 4|港免用VPN可玩 月費234元 同步推頂級訂閱 採超強多模態代理
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人工智能(AI)初創xAI,上周一次過推出兩款新模型,分別是Grok 4及Grok 4 Heavy。
- Posted July 14, 2025
- 0
-
掌握下指令 釋放AI真潛力(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工具如Deepseek、ChatGPT和Perplexity等迅速普及,愈來愈多人開始嘗試利用AI寫作、整理會議紀錄、翻譯,甚至進行商業分析。
- Posted July 1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