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體驗的年代 (黃岳永)
作為一名見證電腦普及至人人可上網的一代,想當年第一次使用browser(瀏覽器)、撳入hyperlinks進入以HTML和網頁組成的互聯網世界之中,對於科技的演進真是「嘩」一聲嘆為觀止。不久之後,每天上網便成為生活習慣。
另一個令我「嘩」的體驗是首次玩Multi User Game。還記得那是一個賽車遊戲,相對自己一人「對住個Mon玩」,與來自全球各地的玩家比賽是截然不同的感受,更不用說後來興起的大型冒險遊戲,玩家必須以小隊形式「打大佬」通關這些操作,過去完全是想像不到。在Online Game盛行的今天,大家可能覺得沒有什麼大不了,但這絕對是電子遊戲的重大突破發展。
Metaverse(元宇宙)的出現為我們帶來個另一個「嘩」的機會。要進入元宇宙的虛擬世界,VR穿戴裝置是必備的裝備,透過VR裝置並搭配專為其推出的影片、遊戲等,就能享有身歷其境的震撼感受,即使身在香港亦可登上世界之巔,或是化身工作細胞,在人體內疾走運送氧氣或者大戰病毒。
Facebook去年改名為Meta,象徵進攻元宇宙市場的決心,當然在產品下工夫,所以Meta的VR一體機Meta Quest 2榮登2021年聖誕節最受歡迎禮物,完全可以預期。這部為用戶實現更具沉浸感的虛擬實境體驗的Meta Quest 2價格親民,399美元的售價和一部入門版iPad差不多。
就如遊戲主機是否抵買要視乎有多少遊戲可以玩,Meta也為Quest 2提供不少軟件及遊戲來測試不同的沉浸式體驗。此外,多間開發商已經推出MetaHuman雲端軟件,免費讓用家打造自己在元宇宙內生活的數碼人類,MetaHuman外表恍如真人,表情、手勢及動作的像真度亦甚高。為了進一步提升沉浸感體驗,科幻電影中提到的以眼球追蹤、或是連接神經直接控制來作為用戶介面,也可能會在不久將來出現。
Marshall McLuhan早於七十年代提出媒體或媒介本身比媒介的內容更具影響力,將其稱為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媒介即訊息)」。媒介是訊息的載體,但其舉足輕重有如訊息內容一樣,現今我們生活在互聯網、社交媒體、電視、報紙雜誌等不同媒介包圍的世界,大概對此深有體會。在元宇宙出現後,現稱為Z世代可能改名為Metaverse世代更為貼切,畢竟如何在元宇宙中生存,是他們必須具備的生存技能。
更多黃岳永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風雲人物|AMD蘇姿丰膺《時代》雜誌年度CEO
美國《時代》(TIME)雜誌評選超微半導體(AMD)主席兼行政總裁(CEO)蘇姿丰Lisa Su)為年度行政總裁。
- Posted December 11, 2024
- 0
-
購物行為體現沉睡效應(車品覺)
美國心理學家霍夫蘭德(CarlIver Hovland),最早提出休眠效果或沉睡效應(Sleeper Effect)。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是,訊息來源在記憶的聯繫,隨時間而逐漸脫鈎,忘記訊息傳播的來源,只保留內容的模糊記憶。
- Posted December 11, 2024
- 0
-
新發明|鳥類雙腿無人機 短距離跳躍飛行
無人機通常採用4組螺旋槳設計,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受雀鳥啟發,設計一款鳥類飛行器RAVEN。
- Posted December 11, 2024
- 0
-
智慧出行|半數港人有意乘坐自駕汽車
香港近年推動智慧出行,元朗錦綉花園今年8月起,試行5G自駕穿梭小巴。百度蘿蔔快跑今年11月底,亦獲香港運輸署發牌,在北大嶼山測試自駕車。
- Posted December 11, 2024
- 0
-
AI趨勢|台灣AI手語主播報天氣
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及公共電視合作,推出「人工智能(AI)手語氣象主播」計劃,以便在颱風、地震等緊急狀況時,協助聾人即時掌握消息,料明年下半年上線。
- Posted December 11, 2024
- 0
-
AI趨勢|Sora文字變短片模型 供訂戶使用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OpenAI向全球大部分用戶,開放最新影片生成模型Sora Turbo,惟歐盟地區及英國例外。
- Posted December 11, 2024
- 0
-
醫療科技|足踝復康機械人 助中風患者訓練
香港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胡曉翎,她領導團隊所研發的「智雲行健步儀」,最近在國際消費電子展(CES)2025獲頒「創新獎」殊榮。
- Posted December 11, 202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