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紀錄解決互信問題 港企建區塊鏈貿融平台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王世松嘗試把區塊鏈引入企業應用領域,爭取傳統金融機構支持。(黃俊耀攝)
加密貨幣近年風靡全球,其背後的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自2015年登上《經濟學人》雜誌封面後被「捧上神枱」,外界將之譽為改變全球經濟體系運作的新技術之一。然而,隨着炒賣熱潮冷卻,區塊鏈的實際用途開始備受質疑。
助銀行降成本 擴中小企生意
本港初創CryptoBLK(區塊科技)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王世松,嘗試把區塊鏈引入企業應用領域,並成功爭取「最保守」的傳統金融機構支持,營建區塊鏈貿易金融平台Voltron。
在貿易金融領域,銀行可為貿易雙方,提供包括開立信用證(Letter of Credit)、付款保函(Bank Guarantee)、應收賬款貿易等融資服務,有助企業控制風險及資金周轉。惟銀行處理貿易金融業務時,仍涉及繁複而大量的文件往來,而且要逐次收取及核實資料,程序重複且費時。
王世松認為,區塊鏈資料一經記錄便不能篡改,這特性可以解決銀行、交易方以至相關機構之間在貿易金融領域的「信任」問題。
區塊鏈貿易融資平台架構方面,企業機構需先經驗證認可才能加入。參與方各設資料庫並組成網絡,每次有參與方更新資料,將會快速驗證、同步複製,並分散式儲存到其他參與方資料庫內。而且,資料會經加密處理,一經記錄便不能改動。各方可登入同一平台實時瀏覽,過往賬簿記錄一目了然。
「現時有很多中小企業,不獲銀行批出貿易融資,不少是因為銀行要花太多成本,去查核企業資料及評估信譽風險。」王世松相信,區塊鏈平台可杜絕欺詐交易、重複融資問題,「銀行有更大誘因爭取中小企業生意,做大貿易融資這塊餅,銀行、企業雙方皆得益。」
夥滙豐渣打等8機構開發
2017年成立的CryptoBLK,與跨國區塊鏈聯盟R3成為夥伴,推動及開發Voltron平台,參與銀行成員包括滙豐、ING、渣打、法國巴黎等8間大型機構。
去年5月,滙豐與ING宣布,已為農產品交易商嘉吉(Cargill)應用區塊鏈平台,進行首次商業貿易融資交易,就一宗由阿根廷出口馬來西亞的大豆貿易進行信用證融資,交易時間由一般5至10日,減至僅24小時。

過往任職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ASTRI)的王世松,屬於香港區塊鏈技術領軍人物。(黃俊耀攝)
王世松提到,Voltron已完成概念驗證,目前屬試驗階段。滙豐其後聯合ING、法巴及其他企業,又分別完成多宗實時融資交易,「未來我們將進行更多實時交易,同時逐步提升系統。」王世松稱,Voltron平台目標在今年2月至3月,完成「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基本可行產品)」,並逐漸進入正式商用階段。
作為Voltron平台技術服務商,王世松稱,CryptoBLK會持續為平台用戶開發新功能及營運。對於公司能以初創公司規模,成功夥拍跨國銀行營建區塊鏈平台,他提到重點在於「我們如何提供切合他們業務痛點的區塊鏈方案,只要(客戶)認同有那些痛點,他們會主動參與、尋求改善方法……否則要說服他們(試用區塊鏈)仍是很難」。
過往任職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ASTRI)、擔任信息安全與數據科學研發部總監的王世松,屬香港區塊鏈技術的領軍人物。
他有份製作由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金融科技促進辦公室發表的《分布式分類賬技術白皮書》,研究區塊技術概念及制訂該技術在貿易融資等應用的行業指引。其後,他更促成金管局與多間銀行進行區塊鏈技術概念實驗,探討區塊鏈在貿易領域的應用。
被問到區塊鏈的發展前景,王世松坦言,雖然目前滙豐銀行等機構,已相當清楚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好處,但大部分企業「仍是不認識(區塊鏈),持中立以至負面態度,他們甚至把區塊鏈與加密貨幣技術混淆」。不過他認為,區塊鏈現時仍在發展初期,在支付、貿易融資、汽車保險等領域,陸續出現成功應用,已屬理想進展。
技術有望10年後普及全球
「互聯網技術由九十年代至今,其發展過程也是如此。先有少量瀏覽器如Netscape,然後出現 Internet Explorer、Chrome,以及大量相當普及的應用,例如Video Streaming (影音串流),成為互聯網邁向全球大眾市場的 『Killer Apps (極流行應用程式)』」。王世松相信,區塊鏈應用程式將步入爆發期,其技術在未來10至20年間可望全球普及。
採訪、撰文:吳志南
[ English Version ]
CryptoBLK lures bank giants to bring blockchain to trade finance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打牌機械人|內地機械人懂思考識打麻將
內地靈初智能科技公司(PsiBot)展示一款機械人,利用自主研發的分層端對端VLA+強化學習演算法模型Psi-R1,結合類人推理方式與強化學習框架,實現超過30分鐘的CoAT(Chain of Action Thought)思維系統,驗證三重複合交互能力,即人機交互、機機交互、機環境交互,能夠即場自主思考,出牌、碰牌及自摸食糊。
- Posted May 2, 2025
- 0
-
o3及o4-mini現「幻覺」頻率飆
ChatGPT開發商OpenAI早前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AI)大型語言模型(LLM)o3及o4-mini,在編程、數學推理等任務表現卓越,被稱為該企至今最強模型。
- Posted May 2, 2025
- 0
-
朱克伯格料AGI願景 智能爆發將降臨
Meta行政總裁朱克伯格在一小時的訪問提到,所有在行業領先的人工智能(AI)實驗室,包括 Meta、Anthropic及OpenAI等,都在追求AGI或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從而讓每人都能擁有超人能力的工具,帶來巨大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 Posted May 2, 2025
- 0
-
智能交通新紀元(湛家揚博士)
在上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人工智能(AI)如何重塑產業與日常生活,並走訪騰訊(00700)、華為、百度(09888)等,見證這些科技巨頭在遊戲開發、智慧城市建設、AI技術及數據應用等創新突破。
- Posted May 2, 2025
- 0
-
AI有bugs|GPT-4o變「馬屁精」須撤回更新
ChatGPT開發商OpenAI公布,在最近一次GPT-4o模型更新後,訊息出現明顯奉承傾向,故此決定回到較早期版本。問題源自調整預設個性時,過度依賴短期用戶反饋,忽略了長期互動帶來的影響,導致輸出內容偏向迎合用戶。
- Posted May 2, 2025
- 0
-
AI趨勢|電台AI主持開咪半年無人識破
澳洲廣播網(ARN)位於悉尼的CADA電台,去年11月啟播節目Workdays with Thy,每逢周一至周五上午11點起,播放4個小時的嘻哈(Hip-hop)、節奏藍調(R&B)及流行音樂,打開應用程式iHeartRadio即可收聽。據報節目已有7萬多聽眾,但開咪6個月來一直沒人發現,這位Thy女主持其實不是真人。
- Posted May 2, 2025
- 0
-
NotebookLM|語音摘要支援普通話
谷歌(Google)旗下個人化人工智能(AI)研究助理NotebookLM,去年以「語音摘要」(Audio Overview)功能爆紅,讓用戶上傳原始筆記或資料來源,憑藉Gemini 2.5 Pro生成Podcast語音節目,有助快速總結、做筆記及理解複雜內容。
- Posted May 2,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