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驕子改革教育思維 回國創洋葱數學 AI助學生開竅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電子教學是「2018福布斯中國創新峰會」熱門討論話題之一。(官方圖片)
「2018福布斯中國創新峰會」昨天於成都開幕,演講嘉賓除了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攜程網副董事長兼聯合創辦人范敏等重量級人馬,亦有不少新一代初創者,於芸芸科技範疇中,電子教育可謂熱門範疇之一。
現年不過30歲的「海歸派」楊臨風,在2013年創立的「洋葱數學」,通過精心設計的動畫影片和練習,以一個較具趣味性的方式,在網上教授學生課本知識,讓同學更加主動學習,亦有運用機器學習技術,透過監察學生觀看動畫影片時的習性(例如看到哪裏就停止觀看等),了解學生的程度、對哪些課題格外感到興趣等,從而提供相應的補充練習。
年初C輪融資吸逾億
「我們有50萬名用戶是以教師身份註冊,跟老師和學校都有B2B方面的合作,但最大的用戶來源是學生自己(即B2C),內地差不多每一所初中都有我的用戶。」
楊臨風在會場接受本報訪問時透露,公司剛於本年初完成C輪融資共1.2億元人民幣(約1.36億港元),領投方包括騰訊(00700)和聯想(00992)旗下的君聯資本,已成為全中國最大的中小學理科在線學習平台之一。
「一開始都是靠融資,至今融資了3億元人民幣,今年應該可以收支平衡。」楊臨風沒透露太多資料,但對教育卻滔滔不絕。求學時期的他,可謂天之驕子,更是美國哈佛大學畢業生,畢業後效力過顧問公司一陣子,之後夥拍同樣是海歸派的拍檔朱若辰創業。
記者問他是否因為曾經放洋,故想把外國着重思考、不重背誦的教育模式帶回祖家,「教育的本質最終是讓人類學習到知識,但國外和國內,學習方式都有好與不好。我們追求的,是對學生平均而言最好的那一套。(放洋經歷)會有一些關連,但沒你想像的那麼大。」
楊臨風表示,外國的教育讓人有更多機會思考自己到底想做什麼,也會接觸到很多做不同事情的人,「當你有機會做很多事情,但你還是想做某一件事,那就是你真正想做的事情。」

楊認為,內地農村硬件非常好,但教師卻似「廣播員」,着重單向教學。(陳子健攝)
平價複製優質教育
對楊臨風而言,「真正想做」的就是教育。原來他跟朱若辰早於赴美升學前便認識,有趣的是二人都對教育這課題格外感興趣,經常理性討論(或幻想),如果自己可以某個特殊方式學習某個學科,學習過程應該更愉快。
赴美後兩人保持聯絡,更一同抽時間回國,在農村「支教」(支援落後地區鄉鎮中小學校教育和教學管理工作),「外間的人都以為,內地的農村學校都很破,其實不然,村校的硬件非常好。但是,老師跟學生的互動沒進步過,好的老師都不會跑到農村。」
楊甚至以「廣播員」形容教師,認為他們單向教授自己想教的,而學生只能被動的全盤接收,「好老師太少、學生學習體驗太差。我覺得關鍵是,將優質的教育,能自動化、可複製、低成本的做出來,帶給每個學生,家長也不用擔心好老師僧多粥少。」

洋葱數學曾到農村支教,楊臨風慨嘆,「好老師太少、學生學習體驗太差。」(網上圖片)
目標追加更多學科
在哈佛主修電腦科學的他,認為科技可助教育「從人服務人的過程中解放出來」,「AI、動畫,讓學生從不愛學習,變成自己主動學習。而老師的角色,則變成教練和導演,引領學生探究和討論。老師不會失業,跟機器有明顯的分工。」
洋葱數學專攻小學三年級至高中二年級的數學和物理兩個學科,「不把這些現有的科目搞定,學生就沒辦法去學習其他更感興趣的東西或新的領域,那可以是工程、攝影;也沒有時間去閱讀和做生涯規劃。」
楊臨風補充說,追加更多學科是他和團隊一向的目標,但奈何所需的時間和資源非常多,惟有逐步實行。
談到維持營運,洋葱數學主要向學校和學生家長收費。其中B2C方面,部分內容供學生免費使用,惟一些進階的內容和輔導則收年費(大約每年488元人民幣)。當教學成為一門賺大錢的產業,楊臨風強調自己並非因看準商機而創業,又表示教育供求穩定,較不受經濟周期影響,「(發展)會比較慢,但行業不會有很大波動。」

洋葱數學今年2月獲得C輪融資,累計籌得約3億元人民幣。(網上圖片)

「洋葱數學」運用機器學習技術,透過監察學生觀看動畫影片時的習性,了解學生的程度、對哪些課題格外感到興趣等。(網上圖片)
陳子健.成都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圖像辨識革命(林國誠)
近年來,人工智能(AI)快速進步持續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其中最新突破來自OpenAI的o3模型。這款全新模型引入圖像分析能力,尤其是「看圖辨位」功能的推出,瞬間成為科技界焦點。
- Posted May 2, 2025
- 0
-
新發明|世界幣在美國加快支付應用
由美企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共同創立的科技公司Tools for Humanity,周五於美國三藩市舉行At Last發布會,首次介紹流動掃描裝置Orb Mini,其外形恍如一部智能手機,正面有兩個大型傳感器,用於讀取用戶眼球數據,旨在區分人類及人工智能(AI)代理。
- Posted May 2, 2025
- 0
-
AI大戰|Perplexity登陸WhatsApp 香港可用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Perplexity宣布,旗下聊天機械人登陸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該公司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斯里尼瓦斯(Aravind Srinivas)在社交媒體X表示,「現在你可直接從WhatsApp使用Perplexity。答案、來源、影像生成。更多功能即將推出!」
- Posted May 2, 2025
- 0
-
打牌機械人|內地機械人懂思考識打麻將
內地靈初智能科技公司(PsiBot)展示一款機械人,利用自主研發的分層端對端VLA+強化學習演算法模型Psi-R1,結合類人推理方式與強化學習框架,實現超過30分鐘的CoAT(Chain of Action Thought)思維系統,驗證三重複合交互能力,即人機交互、機機交互、機環境交互,能夠即場自主思考,出牌、碰牌及自摸食糊。
- Posted May 2, 2025
- 0
-
o3及o4-mini現「幻覺」頻率飆
ChatGPT開發商OpenAI早前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AI)大型語言模型(LLM)o3及o4-mini,在編程、數學推理等任務表現卓越,被稱為該企至今最強模型。
- Posted May 2, 2025
- 0
-
朱克伯格料AGI願景 智能爆發將降臨
Meta行政總裁朱克伯格在一小時的訪問提到,所有在行業領先的人工智能(AI)實驗室,包括 Meta、Anthropic及OpenAI等,都在追求AGI或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從而讓每人都能擁有超人能力的工具,帶來巨大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 Posted May 2, 2025
- 0
-
智能交通新紀元(湛家揚博士)
在上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人工智能(AI)如何重塑產業與日常生活,並走訪騰訊(00700)、華為、百度(09888)等,見證這些科技巨頭在遊戲開發、智慧城市建設、AI技術及數據應用等創新突破。
- Posted May 2,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