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討論區3年滙聚7萬戶 Gööp研開拓印尼 進軍本港中學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梁東瑜創立大學生專屬討論區Gööp,主要倚靠In-App廣告作收入來源。(何澤攝)
去年中開始的反修例風波席捲全港,造就連登討論區(LIHKG)風頭一時無兩。其實大學生圈子內,還有一個網上討論區Gööp,成立短短3年,在本港已有超過7萬用戶,更先後獲數碼港初創基金資助及天使輪融資。現時即使疫情嚴峻,院校要暫時停課,亦無阻巴打絲打洗版,熱切交流校園話題。未來積極拓展印尼,以及本港的中學生社群。
Gööp共同創辦人梁東瑜是港大畢業生,他接受專訪時透露,大學3年級時曾赴美國當交換生,由於部分學科無法轉移學分,結果被迫延遲一年畢業。事件令他覺得,跟如期畢業的同學,彼此出現無形的隔膜;加上繁重的功課壓力,要重拾校園生活似乎不易。於是忽發奇想,建立一個社交平台,讓他可結交一班際遇相似的朋友,亦可拉近同學之間的距離,因而誕生討論區Gööp。
一如連登之類的網上論壇,用戶可充當一位訪客,單純地當一個「CD-ROM」(read only,只瀏覽內容而不參與討論者),或以普通電郵地址註冊,惟只能在部分社群內發言,享受有限的言論自由。

討論區可參與討論不同話題,內容很多圍繞校園生活。(何澤攝)
獲數碼港及美創投融資
最理想的參與方法,是以大學電郵註冊賬戶,成為所屬大學社群一分子,瀏覽並討論各式話題。用戶可選擇匿名發言,僅僅以表情符號(Emoji)作為頭像,「這樣大家才可暢所欲言,待彼此都相熟了,再私訊(PM)對方自組『小圈子』,甚至由網上朋友變成線下知己。」
平台在大學社群以外,尚有其他版面可供加入,例如足球、KPOP、行山,或者女生傾心事、買賣二手物品等。梁東瑜補充,這些社群很多並非Gööp發起,而是由註冊用戶推動,「我們想建立一個平台,再將之開放,做到用戶生成內容(UGC)。」
Gööp在2017年面世,梁東瑜打算一開始先在港大主場出擊,「最記得我們清晨5、6時便出動,在各個Learning Commons擺放宣傳單張。」由於反應一般,決定改由其他院校入手,聯絡各間大專院校的學生會,希望他們協助推廣平台,「到後來,港大同學眼見其他院校的朋友都使用Gööp,自己便開始參與。」
另一方面,梁東瑜積極憑Gööp項目,參加不同創業計劃,除了成為港大創新及創業中心iDendron支援初創,亦是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CCMF)受資助者,更曾赴美參加Lair East Labs創業加速器計劃,獲得一筆創業資本之餘,又額外籌得天使資金。牽涉金額及投資者身份,則不便公開。

Gööp網頁版僅供訪客瀏覽,如要發言出帖,只能利用手機App。(Gööp網上圖片)
梁東瑜憶述,Gööp項目啟動的頭一年,他跟兩位拍檔一直沒支薪;直至去年9月才開始增聘人手,仍盡力減省營運成本。不過,目前平台缺乏可行的商業模式,主要倚靠In-App廣告作收入來源,基本上依賴創業資本養活團隊,「商業模式固然要考慮,但並非我們目前焦點所在。」
盼贊助學界比賽吸睛
連同3名創辦人在內,目前Gööp團隊共有12名成員;當中5人駐紮印尼,負責開發當地市場。梁東瑜指出,印尼約有800萬名大學生,市場龐大,平台在當地擁有逾萬用戶,「不過,當地大學生的身份認同,主要來自主修科,而非院校,跟香港不同。」他又想到,透過贊助系際體育比賽,同時在Gööp舉行賽果預測投票,以帶動討論氣氛,「贊助一場這樣的比賽,一千幾百港元就夠。」
梁東瑜透露,Gööp最近打入中學生市場,有意推出補習老師配對服務,冀開拓新收入。此外,眼見不少用戶大學畢業後,便不再使用Gööp,他正研究為不同行業建立所屬社群,招攬從業員在平台交流,充當「老鬼」,以師友(mentor)身份為大學生投身職場教路。

梁東瑜表示,Gööp目前本港坐擁7萬用戶,正積極進軍印尼市場。(何澤攝)
採訪、撰文:陳子健
延伸閱讀:
肺疫湧現問功課 公投押後DSE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摺疊手機配合AI才成絕配(林國誠)
近日,多款旗艦級摺疊手機接連登場,包括Samsung Galaxy Z Fold7、OPPO Find N5、vivo X Fold5及HONOR Magic V5等。
- Posted August 1, 2025
- 0
-
Figure AI|美機械人識揀衫放洗衣機清洗
美國機械人初創Figure AI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愛德考克,在社交平台X分享短片,示範其人形機械人Figure 02在自己家中,把衣物從膠籃放入滾筒洗衣機。
- Posted August 1, 2025
- 0
-
Twilio|港企積極用AI 多享投資回報
人工智能(AI)驅動的互動,旨在預測消費者需求,透過營造個人化的體驗,讓他們感到被理解。
- Posted August 1, 2025
- 0
-
影片生成模型|阿里Wan2.2圖文生成電影級短片
阿里巴巴(09988)推出業界首個「混合專家」(MoE)構架的開源視頻生成模型系列Wan2.2,當中包含文生視頻模型Wan2.2-T2V-A14B、圖生視頻模型Wan2.2-I2V-A14B。
- Posted August 1, 2025
- 0
-
亞馬遜AI投資|亞馬遜購《紐時》內容 年付逾億
美國電商平台亞馬遜與《紐約時報》近日簽訂AI授權協議,這份協議多年的交易費用,據報為每年2000萬至2500萬美元,相當於1.56億至1.95億港元。
- Posted August 1, 2025
- 0
-
虛擬實驗室|「智能科學家」研新冠抗體療法
Meta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伉儷成立的「陳—朱克伯格生物中心」(Chan Zuckerberg Biohub)三藩市實驗室,最近與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成立一間「虛擬實驗室」,由一批人工智能(AI)虛擬科學家組成,模擬真實跨領域科研團隊運作,論文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 Posted August 1, 2025
- 0
-
打擊AI淫照|支付商施壓最奏效 斷網站財路 助遏深偽色情內容泛濫
人工智能(AI)生成色情內容日趨泛濫,早前有香港大學學生被指利用網上AI工具,製作同窗、教師色情圖像。
- Posted August 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