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租酒店平台靠商務客突圍 善用空檔增入住率 12月生意不跌反升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黎志德(右)及黃樂同(左)表示,不少本地人及訪港商務客,均希望短租酒店房間數小時,稍作休息或辦公。(黃潤根攝)
本港反修例運動已持續超過半年,不少旅客及商務人士訪港計劃亦因而受影響,旅遊業及酒店業更首當其衝。提供「時段式」酒店預訂服務的港產初創Flow,旗下生意以商務旅客為主,卻指平台12月的酒店預訂不跌反升,皆因有本地客人填補。
Flow百酒店旅館房供選擇
所謂「時段式」酒店預訂,是指酒店在過夜客人退房後,至另一批過夜客人入住前的期間,把客房按小時租予非過夜客人,提高房間入住率及房租收入。Flow共同創辦人黎志德及黃樂同接受訪問時稱,不少來港參加展覽會或會議的商務人士,均是乘坐晚上航班離港。由於酒店退房時間往往在中午前,故此他們從酒店退房後會有一段空檔時間(往往繼續逛展覽)。加上,商務人士大多希望有個稍為寧靜的地方處理公務或稍事休息。他想到跟傳統酒店合作,把一般在日間閒置的酒店房間按時段出租予商務人士,Flow平台由此誕生。透過其手機應用程式,客人可從100間酒店及旅館中預訂心水房間並網上付款,即可好好「叉電」,專注工作。
二人指出,訪港旅客過去數月有所減少,但基於本港旅客市場龐大,「平台的整體客源仍有增長」。他們沒把生意升跌歸因於社會運動,僅稱近月有更多四五星級酒店加盟平台,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的同時,亦拉高整體房源質素,估計有助帶動生意逆市上升。
本地客亦是另一關鍵客群。大家或許以為在「土地問題」嚴重的香港,需要時租酒店房間的大都是一些急於闢室短聚的年輕男女,但黎志德指出,現在不少年輕人都愛趁假期預訂酒店房間度假,「順便享用酒店設施和食埋自助餐」。此外,諸如保險從業員、銷售員等經常外出見客的上班族,以至自由身工作者(Freelancer)及斜槓族(Slashie),一樣要僻靜空間辦公或休息,他們均是平台的目標客群。

原本主打酒店預訂的Flow,近月新增共享工作間租用服務。(黃潤根攝)
預先夾時間無礙打掃
Flow程式在2018年初正式面世,二人坦言,當初向酒店拍門商討合作時,對方對時段式出租房間概念很有保留,「始終酒店是很傳統的行業,選擇將房間分時段出租,卻是一個頗新鮮的概念。」時段式出租酒店房間,涉及很多營運上的安排──酒店把退房時間訂於中午前,是希望預留足夠時間打掃房間,預備給下一批客人入住。若酒店把清潔時間都短租予客人,職員何來時間打掃房間?
黃樂同認為,「很多酒店都有跟旅行團合作,預留房間予團友入住,酒店方面早已知道將要接待的旅行團何時抵達酒店。只要大家夾好時間,既可以把房間租出,又有時間打掃房間。」他續說,酒店方面最關心的,是新服務能否為酒店帶來更多營業額,「酒店跟我們合作沒有成本,有客人預訂,我們才從交易額抽佣。」
二人不願透露抽佣比例多少,但表示明白酒店的顧慮,故此一開始不要求酒店全力支持他們,「預留幾間房給我們的客人,試試反應都好吖。」幸好二人面皮夠厚,不斷聯絡酒店,憑誠意打動對方,「最長試過『跪求』足足一年,對方才應承跟我們面談。」
另一方面,他們亦要努力招攬平台用戶,真正為酒店帶來客源和營收。黎志德笑言,由於平台主攻商務客,「所以我們試過在連接灣仔站和會展的天橋上派傳單,又將宣傳單張放於共享工作間。網上廣告當然不少得,總之什麼方式都試。」

目前平台上不乏五星級酒店,例如香港康得思酒店、都會海逸酒店等。(黃潤根攝)
每月接獲逾千宗預訂
Flow面世剛好兩年,他們透露,平台的酒店房間時段式出租業務目前每個月預訂次數達4位數字(逾千宗),客人一般會租用4小時;由於香港大約有300間酒店,還未計一些規模雖小,但質素亦佳的旅館,相信平台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該平台本月初正式推出網頁版,一來方便一些不願在手機安裝太多App的用戶,二來讓每間酒店的頁面都能做到搜尋引擎最佳化(SEO)。他們透露,平台下一步將增添餐廳資訊及預訂功能,覆蓋酒店內及附近一些較高檔次餐廳,目前已跟約20間餐廳達成合作協議,期望新功能在數月內推出。
採訪、撰文:陳子健
延伸閱讀:
創業耗盡積蓄 幸獲天使融資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兩大自駕方案再掀優劣之爭(方保僑)
近期,全球電動車生產商及車迷紛紛關注字節跳動旗下一間汽車內容平台「懂車帝」舉辦的一場自駕實地測試。
- Posted August 4, 2025
- 0
-
ChatGPT洩用戶對話|經搜尋器曝光
近日有人發現,如果過濾Google、Bing及其他搜尋引擎,只包含來自搜尋「https://chatgpt.com/share」的網址結果,便有機會找到陌生用戶與ChatGPT的對話。
- Posted August 4, 2025
- 0
-
AI奇點|AI翻譯能力料5年內超越人類
當人工智能(AI)或其他技術,快速發展到超越人類智能的臨界點,導致技術進步速度變得不可預測,甚至人類無法完全控制或理解時,就開始進入「奇點」(Singularity)的關鍵時刻。
- Posted August 4, 2025
- 0
-
AI削信任度|32%求職者憂AI拖累搵工
美國研究機構Gartner指出,人工智能(AI)的出現,加劇僱主與求職者的不信任,包括招募人員也開始擔心欺詐行為。
- Posted August 4, 2025
- 0
-
Figma上市|超額認購40倍 證UI未死
美國設計軟件初創Figma上周四首次公開招股(IPO),每股定價33美元,結果超額認購達40倍,首日開盤報85美元,收市勁升約2.5倍至115.5美元,市值突破500億美元。
- Posted August 4, 2025
- 0
-
基層生迎AI時代 |毋懼輸在起跑線 「補天」義師支援 拓創新自學模式
近年有不少學校與教育機構,積極探索運用人工智能(AI)優化學習體驗,但對於基層學生而言,能否以有限資源學習AI?
- Posted August 4, 2025
- 0
-
摺疊手機配合AI才成絕配(林國誠)
近日,多款旗艦級摺疊手機接連登場,包括Samsung Galaxy Z Fold7、OPPO Find N5、vivo X Fold5及HONOR Magic V5等。
- Posted August 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