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須加強私隱安全 謹慎建系統 減洩密風險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近日本港連番爆出資訊安全事故,受害者由跨國企業到中小企都無一幸免,大量市民資料外洩,引起全城關注。《信報》StartupBeat請來香港資訊科技商會資訊保安召集人范健文,分析近期多宗事故的起因,並探討政府、企業的應對策略,慎防墮入不法分子圈套。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范健文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資訊保安召集人
尹:你如何理解最近的國泰航空(00293)客戶資料外洩事件?
范:國泰航空目前僅公開表示,有關乘客資料曾被不當取閱,惟未有證據顯示任何的乘客旅行計劃資料全被洩漏,此講法較難理解。我估計乘客資料外洩或與黑客入侵無關;航空公司轄下有不同系統,若因系統故障引致資料外洩,上述說法便成立。
然而,作為本港上市公司,事件發生於本年3月,截至上月下旬才公布,期間歷時7個月,惟國泰航空仍未交代事發經過,亦未通知私隱專員公署,對有關乘客資料保障有限。
此外,事件涉及940萬名乘客資料,情況實屬嚴重,最終國泰航空會否受5月24日才生效的歐盟《通用數據保障條例》(GDPR)處分,目前仍未知曉。
國泰IT部裁員 因小失大
尹:你認為國泰航空日後該有何對策保障客戶資料安全?
范:近年全球爭相發展智慧城市,對技術總監(CTO)、資訊總監(CIO)及數據官員等人才相當渴求。反觀國泰航空卻與時代反方向走,近年為削減成本,解僱資訊科技(IT)部門員工,至今已無專職資訊科技的董事。
然而,企業若違反GDPR私隱條例,須繳付其全球收益4%或2000萬歐羅(約1.78億港元)的高額罰款,國泰航空若因裁員而牽涉其中,未免因小失大。當務之急必須重新聘請專職資訊科技的董事及IT部員工,長遠有助重塑企業形象。
此外,不論擁有龐大用戶資料的企業、銀行、政府等,應定期安排員工培訓。得知有些公司會模擬黑客,向員工發放可疑電郵,以測試他們的應變能力。
轉數快雙重認證堵漏洞
尹:本港最近有電子錢包服務,有用戶被盜用身份而轉走戶口存款,你認為有何應對方法?
范:開設電子錢包賬戶過程簡單,只須通過「認識你的客戶」(Know Your Customer;KYC)程序,如提供身份證、住址等即可開通。現時辦理各項申請,如信用卡、電子錢包等,均須提供上述資料;加上各行業處理手法不一,個人資料容易被盜取。
「轉數快」作為單一系統,或經過多項滲透測試。然而,當整合為跨平台系統,須考量各系統連結的漏洞,以免黑客有機可乘。得知金管局正要求旗下電子錢包供應商,須設有一次性密碼認證,作為雙重保險制度。
惟在未來智慧城市,不少申請手續將由機器處理,取代傳統人手處理的KYC程序,讓系統更輕易信任用戶身份,企業設計公用程式時須深思熟慮。
干擾GPS訊號危及海上交通
尹:最近旅發局舉辦的美酒佳餚巡禮,無人機飛行表演期間,全球衞星定位系統(GPS)訊號受干擾,可否簡單解釋一下?
范:據聞只須網購一個干擾器,足以影響無人機的無線傳輸系統及GPS定位訊號,引致無人機飛行失效。事實上,除無人機外,攝影機等各樣機器都有機會受干擾。得悉有關新聞,我擔心在無人機飛行期間,周邊採用無線傳輸頻道的裝置,例如維港上使用GPS導航的船隻,亦會遭受干擾影響,繼而禍及海上交通安全。
尹:不少企業均採用上述新科技,你認為對未來城市有何影響?政府及企業該如何準備?
范:全球致力發展智慧城市,我們將來使用的新科技或能盡得各樣資訊。
最近留意電影《人肉搜尋》之中,主角透過各大社交網絡平台,以及智能手機「Find my iPhone」App(應用程式),就能尋找失蹤人口,料日後亦有類似趨勢。不同廠商各出其謀,提供各式智能裝置,如無人機、自駕車、機械人等,新科技引發的私隱問題、機器干擾等情況,估計日後將不斷發生。其次,有關干擾器來自網購平台,消費者只須花3000美元(約2.34萬港元)就能獲得。日後港府對於有關裝置的輸入,其管制措施必須更嚴謹,如增設用戶身份核實程序,以保障市民安全。
最後,政府及企業提供公共服務時,需要在資訊科技有周詳計劃及預算,以衡量會否對其服務質素及形象帶來影響。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編者按:尹思哲最新著作《初創起義》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 English Version ]
How Hong Kong can fix data security vulnerability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風雲人物|AMD蘇姿丰膺《時代》雜誌年度CEO
美國《時代》(TIME)雜誌評選超微半導體(AMD)主席兼行政總裁(CEO)蘇姿丰Lisa Su)為年度行政總裁。
- Posted December 11, 2024
- 0
-
購物行為體現沉睡效應(車品覺)
美國心理學家霍夫蘭德(CarlIver Hovland),最早提出休眠效果或沉睡效應(Sleeper Effect)。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是,訊息來源在記憶的聯繫,隨時間而逐漸脫鈎,忘記訊息傳播的來源,只保留內容的模糊記憶。
- Posted December 11, 2024
- 0
-
新發明|鳥類雙腿無人機 短距離跳躍飛行
無人機通常採用4組螺旋槳設計,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受雀鳥啟發,設計一款鳥類飛行器RAVEN。
- Posted December 11, 2024
- 0
-
智慧出行|半數港人有意乘坐自駕汽車
香港近年推動智慧出行,元朗錦綉花園今年8月起,試行5G自駕穿梭小巴。百度蘿蔔快跑今年11月底,亦獲香港運輸署發牌,在北大嶼山測試自駕車。
- Posted December 11, 2024
- 0
-
AI趨勢|台灣AI手語主播報天氣
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及公共電視合作,推出「人工智能(AI)手語氣象主播」計劃,以便在颱風、地震等緊急狀況時,協助聾人即時掌握消息,料明年下半年上線。
- Posted December 11, 2024
- 0
-
AI趨勢|Sora文字變短片模型 供訂戶使用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OpenAI向全球大部分用戶,開放最新影片生成模型Sora Turbo,惟歐盟地區及英國例外。
- Posted December 11, 2024
- 0
-
醫療科技|足踝復康機械人 助中風患者訓練
香港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胡曉翎,她領導團隊所研發的「智雲行健步儀」,最近在國際消費電子展(CES)2025獲頒「創新獎」殊榮。
- Posted December 11, 202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