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鏡AirGo以人為本 通話聽歌功能多 可監察坐姿不當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AirGo大眾化的外形由香港團隊設計,總經理張惠權表示,研發智能眼鏡的最大挑戰在於重量及平衡。(黃潤根攝)
曾幾何時,戴眼鏡是視力欠佳者的專利,不過時至今日,眼鏡的作用已不單止矯正視力,更成為不少潮人的穿搭恩物,甚至有所謂「智能眼鏡」的出現。記者早前在眾籌網站Kickstarter發現一款智能眼鏡AirGo集資成功,其產品設計團隊更來自香港。
科技公司Solos負責AirGo研發工作,該公司的總經理張惠權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AirGo是公司重點產品,標榜把眼鏡及電子通訊結合。用戶只要戴上眼鏡,即可用來講電話、聽音樂,以至使用語音助理,毋須連接耳機及咪高峰,「可以完全代替耳機。」

若眼鏡臂電源耗盡,只要把它拆出來,即可利用USB電線充電。(黃潤根攝)
充電一次使用16小時
AirGo智能眼鏡大致由眼鏡框及眼鏡臂兩大部分組成,兩者透過一個跟USB相似的接口連接。其中,眼鏡框目前共有6個款式供客人選擇,外觀跟坊間眼鏡店的眼鏡沒太大分別,「很多公司研發智能眼鏡,只會考慮功能,把科技蓋過了人的需要,想one size fit all,頂多分男裝及女裝,甚少有不同款式供客人選擇。」
至於眼鏡臂,可說是整個產品的核心部件。用戶只要利用藍牙,把眼鏡臂及智能電話連線,便可利用AirGo眼鏡聽音樂、講電話,或執行各種語音指令。張惠權指出,AirGo採單一按鈕設計,當用戶接聽電話時,只要按下眼鏡臂上的按鈕便可;聽音樂時,只要輕輕一掃眼鏡臂,即可調校音量。

當用戶接電話時,只要按下眼鏡臂上的按鈕即可;雙擊(Double Tap)眼鏡臂則可以召喚語音助手。(黃潤根攝)
「既然用戶已戴上了智能眼鏡,就沒理由仍要他們時刻從口袋取出手機,控制這控制那。」張惠權補充,咪高峰的收音方向瞄準用戶嘴部,確保在嘈雜環境講電話時,對方仍可聽得清楚。
張惠權續稱,產品的智能功能基本上來自眼鏡臂;若眼鏡臂電源耗盡,用戶只要把它從眼鏡框拆出,即可利用USB電線接駁電源,毋須全副眼鏡充電,「始終對近視者而言,只有在沖涼及睡覺時,才可以除下眼鏡。在其他時間,他們沒可能將整副眼鏡除下來充電。」充電時用戶可利用後備眼鏡臂,維持智能眼鏡運作。他補充,除非長時間用來聽音樂,否則眼鏡臂充滿電後,足以應付最多16小時。

眼鏡框目前共有6個款式供客人選擇,建議零售價為2380港元。(黃潤根攝)
研發難度高過智能錶及電話
除了硬件外,AirGo亦配備手機應用程式(App),當用戶把它跟AirGo眼鏡配對連接後,系統即會感應用戶動態,用戶可按個人需要,設定不同語音提示及參數,例如每隔若干時間,便提示用戶離開辦公桌,站起身鬆鬆筋骨或補充水份。當偵測到用戶長期垂低頭、坐姿欠佳等狀態,系統會向用戶發出語音警示,甚至追蹤在一定時間內,有多少時間是坐直身子及坐姿欠佳,以供用戶參考。除了姿勢監察外,程式亦會指示用戶完成跑步、深蹲等運動。
AirGo眼鏡功能多多,但張惠權認為,產品研發的最大挑戰,並非來自各式智能技術,而是眼鏡本身是一種用戶掛到鼻樑上、須配合鼻形及耳形的產品,重量及左右平衡均須仔細計算,「僅僅1毫米的眼鏡臂尺寸改動,都足以令團隊額外花多兩三個月時間,研發要求遠遠高過研發智能手錶及電話。」
採訪、撰文:陳子健
延伸閱讀:
港設計美技術 眾籌為知名度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慎防網購門票詐騙(林國誠)
在剛過去的星期二,香港再次出現熱血的畫面,超過4.7萬人入場觀看一場全城矚目的足球比賽,筆者也是座上客之一。
- Posted November 21, 2025
- 0
-
星仿生機械人|粵語陪長者聊天
香港人口急劇老化,專業治療師人手短缺,已成為安老業界難題之一。第九屆「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GIES)昨灣仔會展揭幕,展區佔地9800方米,有來自全球超過270個參展單位,展出近千款創新產品及應用方案。
- Posted November 21, 2025
- 0
-
教師版ChatGPT|美15萬人免費用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OpenAI發布一份AI素養藍圖,並推出教師版ChatGPT(ChatGPT for Teachers),免費開放予美國K-12(相當於香港的幼稚園、小學、中學)教育工作者,直至2027年6月為止,料約有15萬名教育工作者受惠。
- Posted November 21, 2025
- 0
-
清華AI專利|超美4學府總和
彭博引述美國資訊供應商律商聯訊(LexisNexis)數據,清華大學引領中國的人工智能(AI)創新,在2005年至2024年底期間,累計獲得4986項AI及機器學習的專利,單是去年就獲得900多項。
- Posted November 21, 2025
- 0
-
AI泡沫|AI平台舵手預警 大模型明年爆泡
美國人工智能(AI)開發者平台Hugging Face,其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德朗格(Clem Delangue)近日在新聞網站Axios一場活動上表示,目前面臨的並非AI泡沫,而是大型語言模型(LLM)泡沫,而這泡沫或即將在明年爆破。
- Posted November 21, 2025
- 0
-
華為雲港版登場|助企業快速拓AI 成立本地人工智能生態聯盟 降應用門檻
華為雲人工智能(AI)峰會昨在數碼港召開,並舉行「華為香港AI生態聯盟」啟動儀式,該聯盟旨在協助企業降低AI應用門檻,加速數碼轉型。
- Posted November 21, 2025
- 0
-
年輕人規劃職涯四項關鍵(湛家揚博士)
我最近有幸主持由香港女工商及專業人員協會(HKWPEA)與數據及人工智能素養協會(DALA)合辦的午餐論壇,主題為「AI驅動的商業策略實踐」。3位來自創科界的女性領袖,分享人工智能(AI)如何重塑法律、工程、金融等行業的實際案例。
- Posted November 20,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