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智能雲台衝出國際 Innoplay吸資謀建港名牌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羅雲富的智能旋轉雲台獲意大利腳架名牌Manfrotto引入,衝出國際市場。(黃俊耀攝)
隨着智能手機鏡頭日趨先進,不少人都愛追加配件,務求影出靚相。去年意大利著名腳架品牌推出的Manfrotto PIXI PANO 360,其360度智能旋轉雲台堪稱全景及縮時攝影恩物,原來這技術出自香港初創Innoplay。在人人喊着要買樓投資的時代,該公司創辦人羅雲富反其道而行,不惜賣樓套現用作創業,他的第一項作品就是這個智能旋轉雲台。
畢業作品 三星看中
羅雲富的設計履歷相當亮麗,他在理大修讀產品設計學士課程時,已憑畢業作品「電子導盲犬」獲三星(Samsung)看中,2007年畢業後到三星的上海、南韓等設計總部効力,後來回港發展,先後在數間科技產品和廚具品牌香港分公司工作,他更曾參與設計智能手機的無線充電器。
一位從商的朋友Roman Lau眼見羅雲富從大企業出身,資歷豐富,故找他合作設計魚眼鏡頭,甚至向Polaroid(寶麗來)取得授權,讓產品冠上寶麗來商標推出市場。二人合作愉快,那位朋友後來趁機游說他開設公司,自立門戶。
羅雲富認為,在大企工作有一定掣肘,創意設計往往要逐層上報,跨越地區至總部的不同部門,才有望發展成一件商品,有時更要跟不願嘗試新事物、抱着「少做少錯」心態的人士角力,過程相當累人。「全世界不斷提高設計師的地位,因為設計師有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懂得拆解框架再重塑,以新元素帶來新生意。」羅雲富認為,「唯獨香港,設計師彷彿被刻意貶低。」

PANO 360最高負重為2公斤。除了數碼相機或手機,亦可裝上閃光燈,用雲台調校打燈角度,省卻攝影師布置工夫。(黃俊耀攝)
攝影恩物 自轉360度拍全景
時至2015年6月,新婚不久的羅雲富不惜賣樓套現300萬港元,毅然創立公司Innoplay,首個產品項目就是PANO 360。他解釋,過往拍攝全景照(Panorama)時,往往需要手持相機或手機,橫向拍攝多張影像後,再以電腦後製處理。不過,有時礙於手震、移動速度不均,或者上下跳動,合成的照片經常質素欠佳。
如今,用戶只要將手機或相機置於PANO 360旋轉雲台上,即可透過遙控器或專用App「PIXI PANO 360」,以藍牙自訂雲台的轉角及速度,讓用戶毋須手持拍攝器材,亦能拍出全景照片或縮時(Time-lapse)影片。
PANO 360最高負重為2公斤,除了數碼相機或手機,亦可裝上閃光燈,用雲台調校打燈角度,省卻攝影師布置工夫。讀書時期曾當攝影助手的羅雲富指出,「不少出色的攝影師,他們年老後體力退化,惟攝影功架仍在,科技的價值是延長人類的工作壽命,而非打破飯碗。」
夥大品牌銷售 專心研發
PANO 360的原型版早於2015年底誕生,再於翌年推出產品。羅雲富決定照辦煮碗,透過Roman取得寶麗來授權,讓PANO 360透過大品牌的名氣,吸引更多消費者注意。羅雲富再下一城之際,於一個商會活動上認識了Manfrotto的亞太區高層,乘機向對方介紹PANO 360。
無獨有偶,Manfrotto高層早有意變陣,以迎合全景、縮時等攝影潮流,對獲寶麗來冠名的PANO 360垂涎三尺。不過,隨之而來的就是漫長的交涉,「對方每個部門都是10個人應付我一個人。因此我的說話,既要精準亦要誠懇。大家是平等合作,就算是香港品牌都要有一份自信。畢竟,我經過不同磨練才有今日的水平。」
羅雲富花了半年時間不斷修正產品後,終在2017年6月正式向Manfrotto發貨。於是,PANO 360就以該品牌的名義連同對方出產的腳架,組成PIXI PANO 360套裝銷售。「舉例說,若果Manfrotto及寶麗來各自有2萬個銷售點,我就有足足4萬個銷售點。」

在Manfrotto品牌的加持下,Innoplay去年底獲得天使投資,籌得金額約1280萬港元。(黃俊耀攝)
籌得穩定資金 大膽發夢
當PANO 360成為兩大品牌一員,對羅雲富而言,意味着他可專心研發產品,不必操心市場銷售等工作。
羅雲富承認,過去公司須一邊研發PANO 360,一邊幫其他品牌代工,透過設計新產品「養住公司」。在Manfrotto品牌的加持下,Innoplay去年底獲得天使投資,籌得約1280萬元。如今加上來自政府、理大及科學園的創業資本,「不用擔憂資金,可以大膽發夢。」
「過去代工設計的產品可以衝出國際,但很可惜貼上的不是『Innoplay』或者香港品牌。」他坦言,往後研發的新產品,未必再交予大品牌貼牌,或會尋求其他合作方式。「港人國際視野好,專注及解難能力高。對新需求反應快,肯努力又有條件,達到世界級頂尖水平。由前人建立下來的名聲,令外國品牌願意跟港人合作。」
採訪、撰文:陳子健
[ English Version ]
Local startup partners with global brands to attract funding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慎防網購門票詐騙(林國誠)
在剛過去的星期二,香港再次出現熱血的畫面,超過4.7萬人入場觀看一場全城矚目的足球比賽,筆者也是座上客之一。
- Posted November 21, 2025
- 0
-
星仿生機械人|粵語陪長者聊天
香港人口急劇老化,專業治療師人手短缺,已成為安老業界難題之一。第九屆「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GIES)昨灣仔會展揭幕,展區佔地9800方米,有來自全球超過270個參展單位,展出近千款創新產品及應用方案。
- Posted November 21, 2025
- 0
-
教師版ChatGPT|美15萬人免費用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OpenAI發布一份AI素養藍圖,並推出教師版ChatGPT(ChatGPT for Teachers),免費開放予美國K-12(相當於香港的幼稚園、小學、中學)教育工作者,直至2027年6月為止,料約有15萬名教育工作者受惠。
- Posted November 21, 2025
- 0
-
清華AI專利|超美4學府總和
彭博引述美國資訊供應商律商聯訊(LexisNexis)數據,清華大學引領中國的人工智能(AI)創新,在2005年至2024年底期間,累計獲得4986項AI及機器學習的專利,單是去年就獲得900多項。
- Posted November 21, 2025
- 0
-
AI泡沫|AI平台舵手預警 大模型明年爆泡
美國人工智能(AI)開發者平台Hugging Face,其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德朗格(Clem Delangue)近日在新聞網站Axios一場活動上表示,目前面臨的並非AI泡沫,而是大型語言模型(LLM)泡沫,而這泡沫或即將在明年爆破。
- Posted November 21, 2025
- 0
-
華為雲港版登場|助企業快速拓AI 成立本地人工智能生態聯盟 降應用門檻
華為雲人工智能(AI)峰會昨在數碼港召開,並舉行「華為香港AI生態聯盟」啟動儀式,該聯盟旨在協助企業降低AI應用門檻,加速數碼轉型。
- Posted November 21, 2025
- 0
-
年輕人規劃職涯四項關鍵(湛家揚博士)
我最近有幸主持由香港女工商及專業人員協會(HKWPEA)與數據及人工智能素養協會(DALA)合辦的午餐論壇,主題為「AI驅動的商業策略實踐」。3位來自創科界的女性領袖,分享人工智能(AI)如何重塑法律、工程、金融等行業的實際案例。
- Posted November 20,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