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學界奪多項發明大獎 線上出戰三大國際科技賽事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新冠疫情持續肆虐,但無阻本港年輕人對科研發明的熱情,透過網上方式「衝出國際」。近期三大國際科學比賽,包括11月初的「2020年國際科學及發明比賽」(ISIF 2020)、12月初墨西哥的ExpoSciences Mexico 2020 Virtual,以及12月中的「2020年韓國科學及工程大賽」(KSEF 2020),本港學界派出多支隊伍參加,並在各比賽獲取佳績,盡展港生的創科實力。
得獎學生是參加了由香港青年協會、教育局及香港科學館合辦,並由創新科技署、香港科技園公司共同支持及贊助的「香港學生科學比賽2020」,透過主辦單位協助參加不同國際賽事,展示對科學知識的了解及應用。下列為港生在三大國際科學比賽中奪得獎項的部分發明:
墨西哥比賽
活用蛤殼廚餘轉化塑膠
墨西哥青年科學及科技網絡舉辦ExpoSciences Mexico 2020 Virtual,這比賽得到MILSET青年組織認可,由17個國家及地區的77支隊伍參與競賽,本港6支隊伍包攬金獎、銀獎和銅獎之殊榮。
其中滬江維多利亞學校憑「蛤環保塑料」獲得金獎,他們以本港常見的蛤殼廚餘,轉化成一種生物可降解塑膠【圖】;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憑着Effects of Some Entomopathogenic Fungi on Bactrocera spp. 同獲金獎。
印尼比賽
超能皮膚助觸覺受損者
由印尼青年科學家協會舉辦的ISIF 2020, 共有400支來自30個國家及地區的隊伍參與。本地10支優勝隊伍透過網上視像平台出賽,分別參與物理、能源及工程、生命科學、環境科學、科技和其他組別,所有隊伍在各組別均獲獎項。
荔景天主教中學發明了一塊能感受壓力、溫度的「超能皮膚」,冀幫助裝有義肢及觸覺受損人士【圖】;該項發明獲得ISIF 2020最高榮譽大獎和物理、能源及工程組別的金獎。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的隊伍則於同一比賽,憑「一路暢通」奪得最高榮譽大獎和科技組別的金獎。
南韓比賽
AR玩具識別讀寫障礙
南韓科學技術支援局舉辦的KSEF 2020,共有201支來自14個國家及地區的隊伍競逐獎項,本港隊伍脫穎而出。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的「植物脂肪酶抑制劑的研究」奪得生物組別的金獎,另外「水質的生物標誌物」贏得環境科學的金獎。
KSEF 2020的計算機科學組別金獎,分別由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的「AR 愛心玩具識別學前讀寫障礙學童」【圖】,以及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的「基於YOLO 網絡實現的香港手語餐廳」奪得。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企業爭勝重在人機互補(車品覺)
當Claude Code能聽懂「幫我構建一個電商推薦系統」的自然語言指令,並在15分鐘內輸出可運行代碼時,「寫代碼」的定義正被改寫。
- Posted October 22, 2025
- 0
-
UniFP|新技術讓機械人學靈巧施力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BIGAI)與北京郵電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提出全球首套用於足式機械人的「統一力位混合控制策略」(UniFP)。
- Posted October 22, 2025
- 0
-
X新功能|社媒X推用戶名稱交易平台
社交平台X正式推出暱稱市集(Handle Marketplace),讓高級或進階的付費訂閱用戶,能獲取其他已被非活躍用戶註冊的名稱。
- Posted October 22, 2025
- 0
-
人腦模型|MIT研體外仿生腦 助開發藥物
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團隊最近發表論文,介紹一個精細人腦模型miBrain,可用於個人化疾病研究與藥物開發。
- Posted October 22, 2025
- 0
-
眼退化救星|黃斑病婦視網膜植晶片復明
患上老年性黃斑病變(AMD)等退化性視網膜疾病,感光的第一層細胞(視桿細胞和視錐細胞)會衰竭,然後導致失明。
- Posted October 22, 2025
- 0
-
騰雲進駐數碼港|加速孵化科創 首批引入70企 助拓發展場景及融資
行政長官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旨在吸引海內外具豐富經驗的初創加速器,落戶香港建立加速器基地。
- Posted October 22, 2025
- 0
-
「輕老年」藉AI開啟新賽道(黃岳永)
最近商台DJ阮小儀在節目中宣布退休,讓聽眾既感到不捨又驚訝。50多歲的她,為何選擇放棄穩定的事業,走向人生另一條賽道?
- Posted October 21,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