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設全新5G測試平台 主攻自駕車 專利資助一條龍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張梓昌(左)指出,生產力促進局正積極與政府部門就自駕車等相關法例溝通;旁為潘志健。(陳施敏攝)
新一代5G網絡正式在本港推出,其超高速、低時延及萬物互聯的特點,有助推動新科技發展。為了促進本地企業的自動駕駛汽車(下稱自駕車)技術研發,生產力促進局(下稱生產力局)轄下的汽車科技研發中心近日推出全新5G測試平台,場地佔地約1300方米,包括室內及室外環境,並提供穩定的5G網絡,現已開放予業界及公眾使用。
生產力局轄下 佔地1300方米
該平台已於5月初啟用,主要提供予合作夥伴,暫時已有兩三間公司使用,包括機械人初創路邦動力(ROBORN)。平台為非牟利,只會收回成本價,收費視乎項目的複雜程度、所需時間等因素而定,期望能有更多私人機構參與研發。
生產力局智慧城市部總經理潘志健博士透露,除了5G覆蓋、電池兼容、軟件、網絡安全等「功能性」測試,平台還可進行「可靠性」測試,如震動、溫度、撞擊、抗電磁波干擾等。
推動機械人物聯網研發
另外,平台亦可做自駕車以外的測試,例如物聯網、機械人等。一旦用戶完成新研發項目,生產力局更可在專利申請、研究資助申請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務。

生產力局已針對迴旋處、交通燈、過馬路等特定場景,豐富自駕車內的人工智能系統。(陳施敏攝)
平台現時跟中國移動(00941)合作,提供3.5GHz頻譜的5G網絡,生產力局未來亦會接觸其他電訊商。若在測試期間出現訊號干擾問題,潘志健表明,可幫夥伴公司與電訊商聯繫,商談極端情況下的協調,例如會否考慮把部分頻譜優先開放予自駕車使用等。潘志健指出,業界雖知道5G的可塑性較4G高,但大家似乎沒什麼方向;生產力局已協助業界多年,包括從事機械人、遠端傳輸、物聯網(IoT)等各類公司,冀吸納更多手機通訊業務以外的夥伴,以擴大5G的應用領域。
生產力局已在沙田的科學園展開近9個月的自動駕駛測試,一些特定場景如迴旋處、交通燈、過馬路等目前已完成初階段試驗。潘志健續稱,生產力局會一直收集及儲存更多場景,豐富自駕車內的人工智能系統,現正以5G協助加快增建道路模型。此外,就5G的低時延特點,由去年第三季起,生產力局已着手為自駕車系統研究加入遙距控制功能。
談及自駕車何時正式推出市場,生產力局首席創新總監張梓昌博士透露,正積極與政府部門就相關法例溝通,惟科技以外的事情,始終要政府配合。他希望先在生產力局的範圍內使用,再擴展到封閉的場景,如海洋公園、迪士尼樂園、西九文化區、貨櫃碼頭、機場等。

潘志健表示,除了5G覆蓋等功能性測試,該平台還包括一些可靠性的測試,如震動、溫度、撞擊、抗電磁波干擾等測試。(陳施敏攝)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貿發局兩大電子展覽下週揭幕 共20國家地區逾3,200展商參與
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45屆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秋電展)及其與慕尼黑國際博覽亞洲有限公司合辦的國際電子組件及生產技術展(electronicAsia), 將由10月13至16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兩展匯聚了來自20個國家及地區合共超過3,200家展商。秋電展將聚焦人工智能、機械人科技、銀髮經濟及數碼娛樂等領域,帶來多款科技智能產品及創新技術,期望促進業界跨行業更多交流,助力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
- Posted October 9, 2025
- 0
-
AI鞏固香港航空業領導地位(陳漢偉博士)
香港一直是全球航空業的巨人,行政長官早前發表《施政報告》,重申香港作為全球航空樞紐的重要地位,指三跑道系統在過去兩年,已令客運及貨運航班增長逾六成。
- Posted October 9, 2025
- 0
-
Neuralink|腦植晶片癱者 控機械臂飲水
億萬富商馬斯克(Elon Musk)創辦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其大腦晶片能夠將腦電波訊號轉換為藍牙指令;去年因幫助首位人類用戶遙控電腦打機而成為新聞焦點。
- Posted October 9, 2025
- 0
-
AI相機|首部支援谷歌AI相機 明年應市
英國人工智能(AI)初創Camera Intelligence在近日,介紹世界首款擁有AI生成功能的M43相機Caira。當中內建Google Nano Banana模型,方便影相後立即以AI執相。
- Posted October 9, 2025
- 0
-
Gemini新版本|模擬人手操控電腦
美國科技巨擘谷歌(Google)推出新版人工智能(AI)模型Gemini 2.5 Computer Use,旨在像人類一樣操作普通電腦常見的「圖形使用者介面」(GUI)。
- Posted October 9, 2025
- 0
-
AI鬥法|履歷藏指令 誘AI優先面試
最近有專家在TikTok、社交平台Reddit教路,如何在履歷「暗藏指令」或關鍵字,試圖用各種手段提升取錄機會。
- Posted October 9, 2025
- 0
-
Sora遭濫用|惡搞已故名人 家屬炮轟 OpenAI阻深偽公眾人物 禁令存漏洞
OpenAI上周推出影片生成模型Sora 2,其「客串」(Cameo)新功能變相容許任何人以人工智能(AI)深度偽造,引起關注。
- Posted October 9,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