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AI聊天機械人獲台資青睞 Omnichat種子輪吸624萬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Omnichat聯合創辦人陳正達(上圖)及龐榮林(右)開拓人工智能客服,為零售及電商客戶創造價值。(Omnichat圖片)
港產AI聊天機械人初創Omnichat(前身Easychat)昨天宣布,獲得種子輪融資80萬美元(約624萬港元),由台灣創投AppWorks領投、The Aria Group跟投。新資金將用於深耕港台市場,並加強產品研發工作。
提升網店客服增生意
成立於2017年的本港初創公司Omnichat,專注為電商網站及Facebook專頁引入追蹤(Tracking)功能,藉此分析消費者行為;另整合Messenger、WhatsApp、WeChat及LINE平台,構建全渠道(Omni Channel)即時通話及市場營銷平台,藉人工智能(AI)聊天機械人提供客戶服務,促進網店與客人互動,提升整體轉換率(Conversion Rate),增加網店生意。
Omnichat除了已進軍港台,亦同時涉足星馬市場,旗下客戶包括7-11、雅虎、Moët Hennessy、 HH草本新淨界、TOYSELECT拓伊生活、91APP等企業。截至去年底,該公司年內已累積3600家商戶,超過七成來自台灣;本港以跨國品牌及上市零售企業為主。

Omnichat專注為電商網站及Facebook專頁引入追蹤功能,藉此分析消費者行為。(Omnichat圖片)
論及逆市融資實況,Omnichat共同創辦人兼營運總監龐榮林向本報透露,雖然領投方為台灣風投機構,惟本輪融資於1月底完成,故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他補充,屈臣氏、康是美等連鎖集團的線下業務龐大,惟消費者在疫情期間,紛紛投向其網購平台,藉此選購美容及保養等產品。
Omnichat共同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陳正達指出,台灣受疫情影響較輕,當局於防疫工作不遺餘力。網購市場方面,防疫產品如口罩、消毒搓手液、保護衣物等詢問量急增,而其他貨品詢問量亦有所增長。
擬引入「再行銷」概念
論及電商的未來趨勢,陳正達強調,線下零售業如要生存,須轉移至線上業務。以本港超市連鎖集團為例,最近新增網上排隊功能,以零售科技帶動自動化行銷。同時,電商通過AI聊天機械人,自動回答客人重複查詢(例如產品成分),全天候跟客人保持聯繫,自動化通訊工具的需求料持續上升。
陳正達透露,公司計劃引入「再行銷」(remarketing)概念,讓系統通過跨通訊平台,再次聯繫客人推廣產品及服務。
被問到會否涉及私隱問題,陳正達解釋,不論是否已註冊會員,都可以授權採用上述的推送服務;非會員須主動同意為「訂閱者」,電商客戶才有進一步行動。

Omnichat另整合Messenger、WhatsApp、WeChat及LINE平台,構建全渠道即時通話及市場營銷平台。(Omnichat圖片)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輸入好數據 為AI把關(湛家揚博士)
最近我遇見了一位來自美國矽谷的數據管理專家,了解他們的高級數據管理技術,讓我想起自己第一堂關於計算機科學的課。
- Posted July 3, 2025
- 0
-
AI外賣車|武漢試運AI外賣車 送餐更快
中國首批配備「人工智能(AI)大腦」的外賣配送車「智音車」,周一(6月30日)在武漢市漢陽區試運。
- Posted July 3, 2025
- 0
-
電擊提升數學能力|微電刺激大腦 或增數學能力
對不少學生來說,學習數學是一大挑戰。來自英國、美國與加拿大5間大學的聯合團隊進行研究,發現對大腦神經作適當電流刺激,或有助表現較差的學生在數學科成績上取得進步。
- Posted July 3, 2025
- 0
-
AI釣魚網站|黑客半分鐘生成釣魚網站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開發工具,建立模仿登入頁面的網絡釣魚網站,到底需要多少時間完成?答案是最快30秒就搞定。
- Posted July 3, 2025
- 0
-
Meta挖角事件|阿爾特曼斥Meta挖角可惡
美國科技巨擘Meta為成立超級智能實驗室(Meta MSL),不惜以「銀彈攻勢」搶奪人工智能(AI)人才,近日至少從OpenAI挖走7位研究人員。
- Posted July 3, 2025
- 0
-
防AI盜內容|Cloudflare防AI爬蟲盜內容 助網站落閘報價 付款始可抓取資訊
美國網絡安全公司Cloudflare宣布把7月1日定為「內容獨立日」,並提出一系列措施協助網站阻止AI公司任意抓取資訊,讓網絡出版商或創作人能為自家內容爭取合理報酬。
- Posted July 3, 2025
- 0
-
科技重塑急診的未來(鄧淑明博士)
有研究指出,2024年全球急診科數據市場規模約為10.3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增至20.1億美元(約156.78億港元),反映急症服務的需求有明顯上升。為緩解急症室的負荷,科技成為關鍵突破口。
- Posted July 2,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