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生直播平台 (KOL直播買馬智洪)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馬智洪認為香港永遠都存在機會,但初創一定要求變開拓新業務,否則很易被淘汰。(朱美俞攝)
縱橫廣告界十多年的馬智洪,原本經營WiFi初創業務,惟疫情下生意急挫,輾轉跟拍檔合辦「KOL直播買」平台,透過直播銷售,專攻潮流、美妝、母嬰產品及生活百貨。今次請他分享疫市轉型心得,如何憑網紅(KOL)直播銷售模式與商戶創造雙贏。
主持:(朱)朱美俞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馬)馬智洪 KOL直播買聯合創辦人
朱: 你本身經營WiFi初創,為何轉攻直播銷售平台,還要親身上陣做主播?
馬: 以往經營WiFi業務,一直倚靠插播廣告盈利,因市場有一定需求,公司早期業務每月均錄得持續增長。不過,至去年中,受本港政治不穩及市況影響,生意急轉直下。其後疫情爆發,對公司更是雙重打擊。早已洽商的廣告、政府項目等,包括已簽署的訂單,不是延期,就是終止服務。期間公司生意額暴跌九成,有數個月更是零收入。
然而,我留意到疫情期間,市民較少外出消費,坊間有不少直播銷售節目做得不錯。考慮到我本來是廣告銷售員,善於跟客戶溝通,於是聯同合作夥伴在一個多月前創立「KOL直播買」平台。憑藉多年來廣告業經驗,例如熟悉社交媒體玩法、品牌建立策略等,團隊很快就獲得觀眾認同,平台在短短一個多月內,就已累積過萬名追隨者(Followers)。

為增新鮮感,「KOL直播買」會邀請知名網紅、藝人或歌手介紹商品。(KOL直播買圖片)
夥藝人臨場帶動氣氛
朱: 相比傳統實體店的銷售模式,在吸引顧客消費方面,平台有何策略?
馬: 團隊本身認識不少廣告客戶、廠商及商家。在疫情期間,我們曾向對方了解取消廣告訂單的原因,明白主要是願意堅守業務,卻不想額外花費,於是我們轉以直播銷售模式,協助他們「散貨」。
對觀眾而言,只須看直播影片,就能了解產品用途及資訊,亦可隨時發問,跟團隊互動交流,豐富其用戶體驗。更重要的是,以往廠商供貨予實體店,當中涉及批發商和分銷商等,加上舖租與薪酬等成本,貨品因而漲價。現時廠商直接供貨至直播平台,消費者可低於市價購物,運送服務則由團隊包辦。
此外,為增加每場直播的新鮮感,我們每集會邀請知名的KOL、藝人或歌手登場,一齊跟觀眾交流,甚至即場獻唱帶動氣氛。另外,亦會不定期舉辦「一元搶購」活動,或以遊戲形式送禮,吸引客戶繼續留意支持。

KOL直播買以「單刀直入」方式,主打潮流美妝母嬰生活百貨。(KOL直播買圖片)
數碼世代發揮空間大
朱: 數碼廣告及銷售方面,未來有何發展趨勢?
馬: 我預期未來數碼廣告與銷售,將隨着網購熱潮而轉型。現時流行的直播平台帶有「復古」元素,跟早年電視購物直播台如出一轍。當年電視台的銷售員,在鏡頭前擺放煮食廚具推銷,屏幕上標示聯絡電話,觀眾只要致電就有專人接聽,協助他們下單及送貨。
兩者分別在於,現時科技進步,引入不少新元素,把整個購物體驗轉至網上,觀眾可即時瀏覽,甚或享用限時優惠。個人認為相對於傳統模式,直播平台發展空間更大,因為當網紅的門檻不高,人人皆有可能成為網紅。直播模式方面,主播不論在街上即場找來途人協助直播銷售,又或推廣女性呵護產品等,也不會受到限制。

平台在一個多月內,累積過萬名追隨者。(KOL直播買圖片)
籲初創謀變扭轉困局
朱: 現時營商環境艱難,對初創企業有何建議?
馬: 坦白說,初創近年營商環境十分艱難。我相信,公司之前的免費WiFi項目,若於一兩年前,或許能獲得一定的融資,並可發展成熟。無奈好景不常,團隊過往的擴張計劃等,在疫情下均須暫緩。
個人認為,初創需要轉變,不能死守業務,意思不是放棄不做,而是必須開拓其他業務,以維持生計。香港是個福地,機會永遠都在,待疫情好轉時,初創須思考如何發展,同時調整業務,才有望扭轉困局。作為初創,不進則退,不變就會被淘汰。就目前情況而言,團隊寄望「KOL直播買」平台能為公司帶來有利的生存條件,未來跟免費WiFi項目業務,得以雙線發展。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圖像辨識革命(林國誠)
近年來,人工智能(AI)快速進步持續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其中最新突破來自OpenAI的o3模型。這款全新模型引入圖像分析能力,尤其是「看圖辨位」功能的推出,瞬間成為科技界焦點。
- Posted May 2, 2025
- 0
-
新發明|世界幣在美國加快支付應用
由美企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共同創立的科技公司Tools for Humanity,周五於美國三藩市舉行At Last發布會,首次介紹流動掃描裝置Orb Mini,其外形恍如一部智能手機,正面有兩個大型傳感器,用於讀取用戶眼球數據,旨在區分人類及人工智能(AI)代理。
- Posted May 2, 2025
- 0
-
AI大戰|Perplexity登陸WhatsApp 香港可用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Perplexity宣布,旗下聊天機械人登陸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該公司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斯里尼瓦斯(Aravind Srinivas)在社交媒體X表示,「現在你可直接從WhatsApp使用Perplexity。答案、來源、影像生成。更多功能即將推出!」
- Posted May 2, 2025
- 0
-
打牌機械人|內地機械人懂思考識打麻將
內地靈初智能科技公司(PsiBot)展示一款機械人,利用自主研發的分層端對端VLA+強化學習演算法模型Psi-R1,結合類人推理方式與強化學習框架,實現超過30分鐘的CoAT(Chain of Action Thought)思維系統,驗證三重複合交互能力,即人機交互、機機交互、機環境交互,能夠即場自主思考,出牌、碰牌及自摸食糊。
- Posted May 2, 2025
- 0
-
o3及o4-mini現「幻覺」頻率飆
ChatGPT開發商OpenAI早前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AI)大型語言模型(LLM)o3及o4-mini,在編程、數學推理等任務表現卓越,被稱為該企至今最強模型。
- Posted May 2, 2025
- 0
-
朱克伯格料AGI願景 智能爆發將降臨
Meta行政總裁朱克伯格在一小時的訪問提到,所有在行業領先的人工智能(AI)實驗室,包括 Meta、Anthropic及OpenAI等,都在追求AGI或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從而讓每人都能擁有超人能力的工具,帶來巨大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 Posted May 2, 2025
- 0
-
智能交通新紀元(湛家揚博士)
在上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人工智能(AI)如何重塑產業與日常生活,並走訪騰訊(00700)、華為、百度(09888)等,見證這些科技巨頭在遊戲開發、智慧城市建設、AI技術及數據應用等創新突破。
- Posted May 2,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