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共享滑板車熱潮升溫 Bird融資12億 紅杉領投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總部設於美國加州的Bird料成為首間共享電動滑板車「獨角獸」。(Bird官方圖片)
共享單車方興未艾,最近美國更興起新一波電動滑板車(Electric Scooter)熱潮。彭博消息指出,當地其中一間營運商Bird,昨天獲得新一輪融資,籌集1.5億美元(約11.7億港元),領投方為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
極速晉身獨角獸
Bird於2017年才成立,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聖塔蒙尼卡,創辦人及行政總裁為Travis VanderZanden,之前曾擔任Lyft及Uber(優步)的高層。
上次融資是於今年3月,當時已籌得1億美元;連同本輪融資金額計算,估值料達10億美元,極速晉身「獨角獸」(Unicorn)之列。
消息稱,Bird共享電動滑板車最先登陸美國洛杉磯,其後擴充至三藩市、聖荷西及華盛頓。收費方面,開鎖費1美元,接着每使用1分鐘,收費0.15美元。以使用60分鐘為例,共須付10美元(約78港元)。

Bird每次開鎖費1美元,另每分鐘收費0.15美元。 (路透資料圖片)
發牌規管試行兩年
電動滑板車上手容易,最高時速約24公里,體積比單車小得多,亦適合上班一族及穿裙的女士使用。據三藩市的法例,在行車道上使用普通滑板車屬合法,惟用戶必須年滿18歲,同時要佩戴頭盔,並禁止在行人道駕駛。
隨着亂泊問題日趨嚴重,影響市容及公眾安全,三藩市交通局(SFMTA)早前決定透過發牌規管,所有沒有牌照的公司,必須在6月4日之前,把市內的共享電動滑板車收起,違例者每日每部罰款100美元。
據科技新聞網站TechCrunch報道,當局要求獲發牌的公司,每年支付2.5萬美元牌照費及1萬美元公共財產維護費,並必須分享其行程數據。這先導計劃為期24個月,預料營運公司不多於5間;另外電動滑板車亦設上限,市內最多容許2500部。
雖然行業成本不低,但競爭仍十分激烈。除了無樁共享單車運營商Spin外,Bird在美國的競爭對手還有Lime,後者共計籌得1.32億美元。此外,據報Lyft、Uber等共享汽車公司,甚至內地共享單車一哥ofo等,亦有意加入戰圑。

Bird共享電動滑板車最先登陸美國洛杉磯,其後擴充至三藩市、聖荷西及華盛頓。(Bird官方圖片)
[ English Version ]
US e-scooter startup Bird set to join unicorn club: report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創新引擎推動變革(車品覺)
人工智能(AI)無疑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革命性的技術之一。然而,當前關於AI的討論,往往局限其作為勞動力替代工具的角色,而忽視更深層次的潛力。
- Posted November 5, 2025
- 0
-
AI廣告|可口可樂再用AI生成新廣告
美國可口可樂(Coca-Cola)早於去年聖誕,已嘗試以人工智能(AI)製作宣傳片,但由於其效果及損害就業等理由,遭創意專業人士批評。
- Posted November 5, 2025
- 0
-
AI投資|企業年底放慢投資人工智能
現時不少企業爭相將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融入客戶服務到供應鏈管理等各個環節,但據新聞媒體Business Insider報道,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最新一份報告提到,企業在AI領域的投資將在2025年底放緩。
- Posted November 5, 2025
- 0
-
AI論文泛濫|學術網arXiv拒收
現時不少重大的科學發現,在完成同儕審查流程,並發表於其他同行評審期刊前,學者可上傳最新研究的PDF檔案,在預印本出版平台arXiv供公眾查閱。
- Posted November 5, 2025
- 0
-
雪景三格圖|美圖App秒變雪地主角爆紅
近日網民流行在社交媒體,分享人工智能(AI)雪景三格圖,畫面恍如置身日本北海道,唯美照原來背後由「美圖秀秀」應用程式(App)製作,操作過程相當簡單。
- Posted November 5, 2025
- 0
-
AI歌手|美唱片商2340萬簽約AI歌手
近日一位AI歌手莫奈(Xania Monet)首度打進美國權威音樂雜誌Billboard電台排行榜,據報已經跟美國唱片公司Hallwood Media,簽下一份價值約300萬美元(約2340萬港元)的合約。
- Posted November 5, 2025
- 0
-
Grok突嚴審色情內容 惹用戶不滿 最初以「辛辣」招徠 政策朝令夕改(郝本尼)
富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生成式人工智能(AI)產品Grok,素以自由不設限着稱,但過去一個月間,其成人內容過濾政策經歷了一系列快速且不透明的調整,導致用戶強烈反彈。
- Posted November 5,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