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網食正停課不停學 (Snapask 余佑謙)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余佑謙指出,優質教育的關鍵在於好老師、好教材,至於在什麼地方學習並非重點。(受訪者提供圖片)
受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港中小學和幼稚園延長停課,按目前最新安排是不早於3月16日復課。可是,不少應屆文憑試(DSE)考生都不敢鬆懈,紛紛透過網上補習平台為公開試備戰。今次請來補習平台Snapask創辦人余佑謙,分享如何讓學生「停課不停學」。
主持:(朱)朱美俞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余)余佑謙 Snapask創辦人
朱:據了解,本地不少補習社業務受疫情打擊,甚至要裁員。作為網上補習平台,可否透露近期業務狀況?
每月人均發問80題
余:據知在2003年沙士期間,有補習社首推影片教學,自此Live Class及Video Class隨之盛行。公司自2015年成立至今首次遇上大型停課,卻發現這或許是教育界轉型契機。
作為網上服務商,不論協助學生解答功課難題、預備考試等,平台都可隨時安排老師跟進,甚至提供影片課程及改卷服務。在停課期間,平台用戶使用量明顯上升,中六學生使用量更上升一倍,每人每月平均發問80條題目。至於「超級用戶」,單月發問量更多達800題,主要圍繞DSE歷屆試題。
另外初中至中五學生,他們較少問功課,反而花更多時間觀看教學影片,增幅上升38%,以中英文範文影片最受歡迎,由以往多在晚上8時才觀看,提前至中午12時便開始。此外,平台師生對話時間拉長13分鐘,惟當中不少是師生之間的寒暄時間;其中「口罩」一詞更在48小時內,出現多達5000次。

在肺炎疫情下,學生無法外出上課,卻成教育界轉型契機。(Snapask圖片)
朱:你們有何策略刺激生意,以穩佔市場?
余:公司今年度主題為Why School,讓團隊探索學校存在意義,以至「停課不停學」概念是否可行。停課期間學校未有運作,惟學生仍須學習。於是,團隊設立多種產品及服務,讓學生以月費訂購計劃24小時問功課,特別着重三方面。
第一是高質教材。除了按教育局小冊子、課程指引及準則等照書誦讀授教,團隊期望把課程章節化,讓學生「一啖一件」地慢慢咀嚼消化內容。以作文為例,不是出題後計時兩小時讓學生自行寫作,而是透過分析並拆解文體、詞彙、句子等,提升學生寫作技能。
第二是優質老師。儘管好老師遍布全港學校,惟不久前才親歷其境應考公開試的大學生,能比老師更「貼地」指導學生應試策略。
第三是學生進度。學校老師平日一般照顧一班30至40名學生,科主任更要管理逾100名學生,若問及某學生學到哪裏、有什麼強弱項等,老師未必能逐一細說。公司透過數據分析系統Wizmo,把學生強弱項數據化,讓團隊針對其需要作出回應。

學生透過App上傳題目照片,即時配對專業導師解題。(Snapask圖片)
老師分派如Uber搶單
朱:老師方面,平台有否設立評級及收費機制?
余:平台老師一般為自由工作者,透過分紅獎勵制賺取額外收入。平台會根據老師活躍程度、教學質素等,分派更多題目;形式就如Uber司機搶單,捕捉最新問題並搶答。平台根據學生問題所屬科目等作初步篩選。然後,團隊會根據學生喜好,例如哪些老師的教學模式能讓學生更易吸收,安排最常跟進該名學生的老師,或他們一直追蹤(Follow)的老師作派單動作。
學生可利用手機應用程式上傳有關題目的照片,跟老師展開即時對話,之後學生可為老師評分。團隊後台設有監測系統跟進投訴個案,例如不當用字、行為等。若老師評級低,有機會被取消資格。
答題計劃最便宜低至10題180元,付月費880元更可無限發問。老師通過即時通訊軟件,可同時解答數名學生的提問。每完成一條題目,老師可賺取6至7元;活躍老師每天花3小時答題目,月入可高達3至4萬港元;一般來說,老師答題每月收入接近1萬元。

Snapask最新推出陶傑DSE課程,向中學生傳授寫作技巧。(YouTube影片擷圖)
少子化令家長願花費
朱:Snapask的投資者來自泰國、新加坡及中國內地,你們如何維持雙方關係?
余:公司現於港、台、日本、南韓及東南亞共8個地區設立據點,平台全球學生有300萬人、老師人數超過35萬人。團隊發現,上述地區均有「少子化」現象,家長願意投放更多資源在孩子身上,教育成為其消費重點。
公司作為教育科技初創,投資者普遍認同教育為必需品,亦抱持共同信念認為必須改革現行教育制度。以一名星洲早期投資者為例,他現年70多歲,一直想改革教育;據知他本為英文老師,曾往越南、柬埔寨辦校教書,後來發現教育科技影響力大,便支持團隊發展業務。
此外,有泰國投資者更為團隊提供商業網絡,讓平台跟旗下電訊供應商合作,直接向其消費者提供服務。我們認為,此等投資意義及價值,遠大於資金本身。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氛圍編程」助構思落實(黃岳永)
在大學教授創業課程多年後,今年香港科技大學有個明顯變化:即使是一年級的新生,也需要嘗試將自己的創意,轉化為原型(Prototype)。
- Posted September 16, 2025
- 0
-
新聞真假難辨 AI淪造謠幫兇(郝本尼)
早前美國保守派政客柯克(Charlie Kirk)遇刺後,人工智能(AI)不幸淪為了謠言加速器,甚至變成新的政治動員工具。
- Posted September 16, 2025
- 0
-
AI證件相|廉價AI工具大熱 影樓生意難做
從執相工具Photoshop興起,到數碼影像爆炸式增長,以至菲林相片衰落,近期廉價人工智能(AI)工具大熱,一張生活照可變身影樓證件相,更可搭配背景、服裝顏色及姿勢,威脅攝影行業生存。
- Posted September 16, 2025
- 0
-
AI證書|Gemini教育證書免費報考
科技巨擘Google正為旗下人工智能(AI)模型Gemini籌備相關證書,最近首先推出是Gemini認證教育工作者(Certified Educator)證書。
- Posted September 16, 2025
- 0
-
AI泡沫|OpenAI主席預警人工智能泡沫
OpenAI董事會主席兼人工智能(AI)代理初創Sierra行政總裁泰勒最近接受科技媒體The Verge採訪表示,「我認為AI確實會改變經濟,而且它會像網絡一樣,在未來創造巨大經濟價值。」
- Posted September 16, 2025
- 0
-
AI摘要惹官非|《滾石》母公司控告谷歌AI摘要 不滿吸走流量 強迫免費提供內容
美國搜尋引擎巨頭谷歌(Google)自2024年5月,開始推出人工智能摘要(AI Overviews),新功能讓讀者毋須到訪網站都可閱讀資料簡介,之後惹來出版商反彈,指做法令網絡流量及廣告收入大減,對商業模式備受威脅。
- Posted September 16, 2025
- 0
-
50家聰明公司|DeepSeek宇樹上榜(凌通)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近日發布「50家聰明公司」最新評選結果,DeepSeek、宇樹科技等內地星級創企均榜上有名。
- Posted September 1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