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網食正停課不停學 (Snapask 余佑謙)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余佑謙指出,優質教育的關鍵在於好老師、好教材,至於在什麼地方學習並非重點。(受訪者提供圖片)
受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港中小學和幼稚園延長停課,按目前最新安排是不早於3月16日復課。可是,不少應屆文憑試(DSE)考生都不敢鬆懈,紛紛透過網上補習平台為公開試備戰。今次請來補習平台Snapask創辦人余佑謙,分享如何讓學生「停課不停學」。
主持:(朱)朱美俞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余)余佑謙 Snapask創辦人
朱:據了解,本地不少補習社業務受疫情打擊,甚至要裁員。作為網上補習平台,可否透露近期業務狀況?
每月人均發問80題
余:據知在2003年沙士期間,有補習社首推影片教學,自此Live Class及Video Class隨之盛行。公司自2015年成立至今首次遇上大型停課,卻發現這或許是教育界轉型契機。
作為網上服務商,不論協助學生解答功課難題、預備考試等,平台都可隨時安排老師跟進,甚至提供影片課程及改卷服務。在停課期間,平台用戶使用量明顯上升,中六學生使用量更上升一倍,每人每月平均發問80條題目。至於「超級用戶」,單月發問量更多達800題,主要圍繞DSE歷屆試題。
另外初中至中五學生,他們較少問功課,反而花更多時間觀看教學影片,增幅上升38%,以中英文範文影片最受歡迎,由以往多在晚上8時才觀看,提前至中午12時便開始。此外,平台師生對話時間拉長13分鐘,惟當中不少是師生之間的寒暄時間;其中「口罩」一詞更在48小時內,出現多達5000次。

在肺炎疫情下,學生無法外出上課,卻成教育界轉型契機。(Snapask圖片)
朱:你們有何策略刺激生意,以穩佔市場?
余:公司今年度主題為Why School,讓團隊探索學校存在意義,以至「停課不停學」概念是否可行。停課期間學校未有運作,惟學生仍須學習。於是,團隊設立多種產品及服務,讓學生以月費訂購計劃24小時問功課,特別着重三方面。
第一是高質教材。除了按教育局小冊子、課程指引及準則等照書誦讀授教,團隊期望把課程章節化,讓學生「一啖一件」地慢慢咀嚼消化內容。以作文為例,不是出題後計時兩小時讓學生自行寫作,而是透過分析並拆解文體、詞彙、句子等,提升學生寫作技能。
第二是優質老師。儘管好老師遍布全港學校,惟不久前才親歷其境應考公開試的大學生,能比老師更「貼地」指導學生應試策略。
第三是學生進度。學校老師平日一般照顧一班30至40名學生,科主任更要管理逾100名學生,若問及某學生學到哪裏、有什麼強弱項等,老師未必能逐一細說。公司透過數據分析系統Wizmo,把學生強弱項數據化,讓團隊針對其需要作出回應。

學生透過App上傳題目照片,即時配對專業導師解題。(Snapask圖片)
老師分派如Uber搶單
朱:老師方面,平台有否設立評級及收費機制?
余:平台老師一般為自由工作者,透過分紅獎勵制賺取額外收入。平台會根據老師活躍程度、教學質素等,分派更多題目;形式就如Uber司機搶單,捕捉最新問題並搶答。平台根據學生問題所屬科目等作初步篩選。然後,團隊會根據學生喜好,例如哪些老師的教學模式能讓學生更易吸收,安排最常跟進該名學生的老師,或他們一直追蹤(Follow)的老師作派單動作。
學生可利用手機應用程式上傳有關題目的照片,跟老師展開即時對話,之後學生可為老師評分。團隊後台設有監測系統跟進投訴個案,例如不當用字、行為等。若老師評級低,有機會被取消資格。
答題計劃最便宜低至10題180元,付月費880元更可無限發問。老師通過即時通訊軟件,可同時解答數名學生的提問。每完成一條題目,老師可賺取6至7元;活躍老師每天花3小時答題目,月入可高達3至4萬港元;一般來說,老師答題每月收入接近1萬元。

Snapask最新推出陶傑DSE課程,向中學生傳授寫作技巧。(YouTube影片擷圖)
少子化令家長願花費
朱:Snapask的投資者來自泰國、新加坡及中國內地,你們如何維持雙方關係?
余:公司現於港、台、日本、南韓及東南亞共8個地區設立據點,平台全球學生有300萬人、老師人數超過35萬人。團隊發現,上述地區均有「少子化」現象,家長願意投放更多資源在孩子身上,教育成為其消費重點。
公司作為教育科技初創,投資者普遍認同教育為必需品,亦抱持共同信念認為必須改革現行教育制度。以一名星洲早期投資者為例,他現年70多歲,一直想改革教育;據知他本為英文老師,曾往越南、柬埔寨辦校教書,後來發現教育科技影響力大,便支持團隊發展業務。
此外,有泰國投資者更為團隊提供商業網絡,讓平台跟旗下電訊供應商合作,直接向其消費者提供服務。我們認為,此等投資意義及價值,遠大於資金本身。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圖像與視頻的無限可能(吳壽冠)
在過去的數年間,人工智能(AI)的發展已從抽象的技術概念,迅速演變為觸手可及的應用工具,而其中最引人矚目、最具顛覆性的領域,無疑是「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特別是圖像與視頻的生成。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
城大國際科研排名榮膺全港第一 HK Tech 300列高校推動創新產業示範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致力推動教研創新,培育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未來領袖。在最新公布的國際權威排名之中,城大推動科研成果排名耀眼。在「自然指數」(Nature Index)發布的「2025科研領導者」排名榮膺全港第一、位列全球第70位。城大科研成果助力創新產業應用顯著,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全球百強創新集群排行榜,「深圳—香港—廣州」集群榮登全球第一位之際,城大HK Tech 300計劃更獲政府列為高等院校推動創新創業生態蓬勃發展的案例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
AI+AR眼鏡融入生活(林國誠)
近年來,「AI+AR眼鏡」已成為科技界的新興焦點,它不再僅是工程師的實驗玩具,而是逐步融入一般消費者日常生活中。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
粵語評測平台|中大首創平台 測LLM粵語能力
香港中文大學推出全球首個粵語動態評測平台CLEVA-Cantonese,旨在建立公平、持續、標準化的基準評估,揭示各類大型語言模型(LLM)對粵語的支援程度。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
AI小說爆紅|日出版商角川 網載AI小說爆紅
日本出版商角川集團旗下網絡小說平台Kakuyomu,近日一部由人工智能(AI)生成的作品,名為《我在街角偶遇一個女孩,對她使用了治癒魔法,治好她不治之症及失明,她從此對我產生了很深感情》,意外登上每日綜合排行榜首位,在日本文學界引發軒然大波。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
希路能源|港設充電站 貨車可用
本地科企希路能源(Halo Energy)聯同物流設施供應商嘉民集團(Goodman),在其物流中心啟用「全港最大型」商用電動車快速充電網絡。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
百億超算中心|亞馬遜858億超算中心 一年建成
亞馬遜(Amazon)在印第安納州約4.85平方公里土地上,短短一年內建造了一座數據中心。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