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靚媽一站買賣高檔二手童裝 RETYKLE網上支付連送貨 寄售平分收益
常言道,要養大一個孩子約需要400萬港元,供書教學、安排上興趣班等,固然花費甚多,但添衣等日常瑣事的開支亦不容忽視。來自加拿大居港12年的靚媽Sarah Garner對此感受尤深,於是2016年創立二手童裝買賣平台RETYKLE,讓父母放售孩子不再稱身的衣物。
曾當名牌時裝買手
小朋友快高長大,再華麗的衣裳很快便不合身。Sarah Garner坦言:「由孩子出生到兩歲,起碼要換7種尺碼的衣服,既不划算又不環保。」當全職媽媽前,Sarah Garner在服裝界打滾了近15年,曾在連卡佛、上海灘(Shanghai Tang)等高檔時尚品牌任職產品開發及採購,她開始盤算如何充分利用那些質量好又新淨、只是不再稱身的兒童服飾,毋須一車車送往堆填區。

居港12年的加拿大人Sarah Garner創立RETYKLE,讓父母放售二手童裝,交易過程全在網上完成。(黃潤根攝)
她發現在社交媒體上,不少二手買賣群組均「交投活躍」,童裝亦是常見的交易類別。出讓閒置物品固然減少浪費,但買賣雙方約時間交收,過程始終不夠方便。如今,父母可透過RETYKLE平台,讓他們以較實惠的價錢,購買新淨的二手童裝,而且平台提供送貨服務,買賣雙方毋須相約在港鐵車站以現金交收貨品。RETYKLE上售賣的童裝,主要是Bonpoint、Chloé、Moncler、Ralph Lauren等較高檔次品牌的產品,類別涵蓋連身裙、上衣、工人褲、鞋子等,約八成貨品是父母放售的二手童裝。至於全新的衫褲鞋襪,主要是直接從品牌引入,以折扣價發售的過季商品(Past Season Stock)。
Sarah Garner慨嘆,現今社會不少有用物資遭浪費,「我在服裝界工作多年,很清楚衣服一旦過了季就造成浪費,所以我想為品牌提供既安全,又不會影響品牌價值和定位的渠道來處理過季衣服。當然,即使是父母交來的『二手』童裝,其實有些都是未剪牌的。」

除了高質名牌童裝,童裝鞋亦是RETYKLE的熱賣產品。(黃潤根攝)
對買家而言,在RETYKLE購物的流程跟其他電商平台大同小異,只要揀好心水貨品,再透過信用卡或PayPal付款,物品隨即有專人送到府上;父母如想放售二手童裝,首先須確認所放售的物品是來自平台逾1000個指定品牌、屬0至12歲小孩的衣服尺寸,而且沒有污漬、褪色、起毛粒、異味或損壞(例如鈕扣脫落)。
經RETYKLE網站預約收件後,平台會把物品定價、拍照並上傳至網站,「但我們不會洗濯放售的物品,希望賣家在交給我們前,已經妥善清潔好。」當物品成功賣出,賣家即可取得售價的一半作為收入,另一半則歸平台所有。
滯銷貨品 可代捐出
假如放售的物品,最終不獲平台接受或賣不出,賣家可選擇取回,或經由平台將之捐贈予PathFinders、難民聯會(Refugee Union)等慈善團體。Sarah補充,放售的物品會按照物品狀況定價。假若是未剪牌的物品,定價大約是原價的一半;「Gently Used」的物品,更可以低至原價一至兩折出售。
到底一件童裝能夠給多少個家庭、多少名孩子穿着?Sarah說,童裝的使用年期因品牌及用料而異。曾有客人多次購買滑雪衣服,但長假過後,又再次到平台放售,「好像租衣服一樣!此舉其實又幾聰明,哈哈。」

假如放售的物品,最終不獲平台接受或賣不出,賣家可選擇取回,或經由平台將之捐贈予慈善團體。(黃潤根攝)
Sarah透露,平台剛營運時,購買童裝的客人,以居港外籍父母為主,皆因物品再循環(Recirculate)文化,在外國算是走得較前,而且外籍父母對名牌童裝的優良品質趨之若鶩,能以折扣價購買,對他們來說有一定吸引力。
謀開舖助推循環經濟
不過,現時本地客人已佔較多數,估計是因為本地家庭近年的環保意識有所提升,「父母想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東西,他們亦更關注環境。」Sarah Garner認為,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在香港僅屬起步階段,相比起單單循環再用物品,應研究將這概念融入不同行業的商業模式。
近期平台多次從線上走到線下,於中環、淺水灣等地點,開設期間限定店(Pop-up Store)。除了快閃試試市場水溫,Sarah希望日後找到合適地方開舖,「實體店有助推動二手童裝買賣文化,畢竟在香港,尚有一些人未試過買賣二手物品。」
採訪、撰文:陳子健
[ English Version ]
Meet the mom who started an e-commerce platform for kids clothes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貿發局兩大電子展覽下週揭幕 共20國家地區逾3,200展商參與
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45屆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秋電展)及其與慕尼黑國際博覽亞洲有限公司合辦的國際電子組件及生產技術展(electronicAsia), 將由10月13至16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兩展匯聚了來自20個國家及地區合共超過3,200家展商。秋電展將聚焦人工智能、機械人科技、銀髮經濟及數碼娛樂等領域,帶來多款科技智能產品及創新技術,期望促進業界跨行業更多交流,助力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
- Posted October 9, 2025
- 0
-
AI鞏固香港航空業領導地位(陳漢偉博士)
香港一直是全球航空業的巨人,行政長官早前發表《施政報告》,重申香港作為全球航空樞紐的重要地位,指三跑道系統在過去兩年,已令客運及貨運航班增長逾六成。
- Posted October 9, 2025
- 0
-
Neuralink|腦植晶片癱者 控機械臂飲水
億萬富商馬斯克(Elon Musk)創辦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其大腦晶片能夠將腦電波訊號轉換為藍牙指令;去年因幫助首位人類用戶遙控電腦打機而成為新聞焦點。
- Posted October 9, 2025
- 0
-
AI相機|首部支援谷歌AI相機 明年應市
英國人工智能(AI)初創Camera Intelligence在近日,介紹世界首款擁有AI生成功能的M43相機Caira。當中內建Google Nano Banana模型,方便影相後立即以AI執相。
- Posted October 9, 2025
- 0
-
Gemini新版本|模擬人手操控電腦
美國科技巨擘谷歌(Google)推出新版人工智能(AI)模型Gemini 2.5 Computer Use,旨在像人類一樣操作普通電腦常見的「圖形使用者介面」(GUI)。
- Posted October 9, 2025
- 0
-
AI鬥法|履歷藏指令 誘AI優先面試
最近有專家在TikTok、社交平台Reddit教路,如何在履歷「暗藏指令」或關鍵字,試圖用各種手段提升取錄機會。
- Posted October 9, 2025
- 0
-
Sora遭濫用|惡搞已故名人 家屬炮轟 OpenAI阻深偽公眾人物 禁令存漏洞
OpenAI上周推出影片生成模型Sora 2,其「客串」(Cameo)新功能變相容許任何人以人工智能(AI)深度偽造,引起關注。
- Posted October 9,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