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研人工腦突觸晶片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MIT研發的微型人工腦晶片,由成千上萬的合金突觸製成。(MIT網站圖片)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最近研發一種微型人工腦晶片,由成千上萬的人工腦突觸(又稱憶阻器)組成,可提高晶片性能,模仿人類大腦傳遞訊息的過程。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
科技媒體Engadget指出,除MIT以外,蘋果公司、谷歌、微軟及輝達(Nvidia)都擁有其自家版本的機器學習硬件。以英特爾的Lolhi晶片為例,通過1024個人工神經元模仿大腦,惟其人工腦突觸多數以銀製成。MIT團隊借鑑冶金學(Metallurgy)原理,利用銀、銅及矽組成合金,製成各個人工腦突觸。當晶片執行視覺任務時,能「記得」非常精細的圖像,較常規突觸相比更清晰,而且可多次複製影像。

新晶片(左上)執行視覺任務時,能記得非常精細的圖像,並可多次複製它們。(MIT網站圖片)
離子傳送神經訊號
在神經形態運算中,人工腦突觸將充當電路的晶體管,工作原理類似大腦突觸,即兩個神經元之間的連接。人工腦突觸主要以離子形式,從一個神經元接收訊號,並向下一個神經元發送相應訊號。MIT指出,新型人工腦突觸的設計,其電路可內置於小型便攜式設備中,能執行現時只有超級電腦才能處理的複雜運算任務。
MIT機械工程副教授Jeehwan Kim透露,團隊正為便攜式人工智能系統構建真正的神經網絡硬件。Kim期望團隊進一步提升技術,使晶片具備更大規模的陣列(arrays),以執行圖像識別任務。未來只要把上述設備連接至自動駕駛汽車的鏡頭,系統毋須連接互聯網,即能離線識別燈光及物件,並作出即時決策。

團隊正為便攜式人工智能系統構建真正的神經網絡硬件。(Freepik網上圖片)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人工智能重塑建築業:邁向智慧城市新紀元(黃莹博士)
香港銳意打造國際創科中心,一股由人工智能(AI)驅動的革新浪潮,正悄然為我們的城市「換新妝」。早前應科院的「建築及房地產科技聯盟」(CPTA) 技術論壇,雲集近250位業界精英,親身見證多項令人眼前一亮的嶄新科技。
- Posted August 7, 2025
- 0
-
智能科技重塑傳統美食(湛家揚博士)
月餅這種中秋節的代表性糕點,不僅是味道,更象徵團圓與文化傳承。真正的問題不是如何大量生產月餅,而是如何在擴大產量的同時,保留其意義與品質。
- Posted August 7, 2025
- 0
-
Grok「辛辣模式」|可生成裸露片
Grok近日在圖像與影片生成功能Grok Imagine,新增了一個「辛辣模式」,讓用戶生成靜態圖像後,再轉製帶有動態與聲音效果的影片,當中很大機率帶有不雅內容。
- Posted August 7, 2025
- 0
-
未來科學大獎|七科學家獲殊榮
香港未來科學大獎基金會設立的「未來科學大獎」,今屆共有7位傑出科學家獲得殊榮。
- Posted August 7, 2025
- 0
-
OpenAI新模型|OpenAI推兩模型 專攻高階筆電
ChatGPT的開發商OpenAI自2019年以來,再推出兩款開放權重模型gpt-oss-120b及gpt-oss-20b,分別對應1170億及210億參數,模型上下文視窗均為12.8萬個Token。
- Posted August 7, 2025
- 0
-
Google Genie 3|世界模型Genie 3能追溯記憶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人工智能(AI)部門Google DeepMind,日前發布最新的基礎世界模型Genie 3。
- Posted August 7, 2025
- 0
-
理大「智慧城市指數」 |港全球第八 整體發展平均 亞洲區僅次東京
香港理工大學潘樂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SCRI)及國際城市信息學會(ISUI),昨天聯合舉辦「全球智慧城市峰會暨第四屆國際城市信息學大會」,同場發布第一屆「智慧城市指數」。
- Posted August 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