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尖子創科圈身經百戰 (Pedosa Group 馮旨瑨)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現年16歲的馮旨瑨建議年輕創業家應把握科技趨勢,面向全球發展。(受訪者圖片)
創業其實無分年紀,馮旨瑨現年只有16歲,已是Pedosa Group的創辦人兼行政總裁。他早於9歲投身創科圈,除了建立編程平台,亦創立過多間公司,涉足媒體、物聯網(IoT)、STEM教育等業務,他更於2016年在聯合國世界訊息峰會上勇奪全球最高級別青年大獎。《信報》StartupBeat請他分享公司的營運模式,還有在以色列交流的見聞。
主持:朱美俞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馮旨瑨 Pedosa Group 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朱:為何當初有志投身創科?可否簡單講解你們的產品及服務?
赴英美註冊不受年齡限制
馮:早於2011年,當時9歲的我在學習編程時遇到技術難題,於是萌生意念,決定透過既有的知識及技術,開創非牟利編程學習平台GLMET。通過網上資源共享,協助解決同學於科技學習上的困難,之後再拓展科技、數碼媒體等業務。
時至2015年,我把業務整合為Pedosa Group,並於美國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懷俄明州(Wyoming)及英國做商業登記,除英國須年滿16歲之外,於美國以上兩州註冊公司,對創辦人年齡沒有嚴格限制。
公司現時的業務共有兩大範疇,分別為創新科技(Innovation)及數碼媒體(Media Group)。前者為公司核心業務,專注開發物聯網、基建等專利技術,再將之產品化,帶給不同機構和消費者。以旗下產品Pedosa ECO為例,即使企業沒有專業科技知識,亦可藉此開發基於雲端的數據系統,其技術更可應用於農業、工業、教育等行業。
數碼媒體業務方面,有見現時不少新晉藝人對音樂推廣平台需求殷切,Pedosa Group就建立分支Media Group,以音樂公司形式,協助他們發行數碼音樂。此外,我們亦提供度身訂造產品,例如跟中小學、幼稚園等教育機構合作,推出STEM教育項目。

Pedosa Group旗下業務,既有涉足物聯網技術,亦有STEM教材及媒體項目。(Pedosa Group圖片)
分享構思獲各地網民義助
朱:作為年輕創業家,在團隊管理及招聘人手方面, 你有何策略?
馮:回想首次創業,正值9歲的我,在缺乏足夠資源及人脈下,嘗試透過討論區等網上平台,分享我的創業構思,獲得不少網民意見。令我始料不及的是,在短短數個月內,全球有數百人願意義務參與項目,包括來自IBM的資深工程師,助我構建網上編程教學平台,最後成功把產品推出市場,足見科技及全球化的影響力。
時至今日,不論在創新科技或數碼媒體業務上,我亦熱中親自跟每位同事溝通、協作。根據以往跟各國人才合作的經驗,塑造我今天擁有的管理及溝通技能。得悉有些曾於傳統機構工作的同事,例如設計師、藝人、工程師等,其能力或構思或被公司忽略。透過開放式的交流,彼此想法逐漸契合,令公司營運更加流暢。

公司業務共有兩大範疇,分別為Innovation及Media Group。(Pedosa Group圖片)
朱:剛談及你於創業初期不以盈利為本,那麼未來有否融資打算?
馮:科研牽涉許多資源及成本,除了跟不同夥伴合作,製作產品原型(Prototype)亦要一定支出。當我考慮到接受融資,便要跟投資者擬定商業條款,甚至可能要終止學業。經過權衡輕重後,我決定先發展Media Group的分支業務,獲取充裕營收以支持科研發展。長遠而言,日後為擴展公司業務,亦可能考慮不同融資項目。
以色列教育重職業導向
朱:據了解,你曾獲以色列理工學院拔尖取錄,本港跟當地的創科氛圍有何差異?對有意進軍海外的初創,你有何建議?
馮:大約兩年前,我曾參與以色列理工學院舉辦的活動,有幸與當地商界領袖交流。以色列作為「創業王國」,當地學校着重從小開始培育學生「職業導向」的技能,促使他們大膽創新。
事實上,香港年輕人擁有兩文三語的優勢;在全球化下,初創毋須受制於本地資源或網絡,善用本港鄰近內地的優勢,可於全球採購資源,甚至業務一開始便可面向國際。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遺忘與記憶 尋找箇中平衡(黃岳永)
內地科企深度求索(DeepSeek)近期發表的DeepSeek-OCR,乍聽之下是光學文字辨識系統,實則別開生面。
- Posted November 4, 2025
- 0
-
AI具自私傾向|AI推理愈強 行為愈趨自私
美國卡尼基美隆大學(CMU)研究人員發現,隨着人工智能(AI)系統推理能力提升,其行為可能會變得更加自私,破壞集體福祉。
- Posted November 4, 2025
- 0
-
AI無意識|微軟蘇萊曼:AI不具意識
微軟人工智能(Microsoft AI)行政總裁蘇萊曼(Mustafa Suleyman),一直公開反對看似有意識的AI。
- Posted November 4, 2025
- 0
-
AI重塑企業架構|李開復:將誕一人獨角獸公司
內地人工智能(AI)初創零一萬物CEO、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近日出席2025 GOTC全球開源技術高峰會,他認為AI將重塑企業架構。
- Posted November 4, 2025
- 0
-
LLM不懂指揮?|LLM指揮機械人送貨遠遜真人
Andon實驗室早前發表新的Butter-Bench基準測試結果,旨在評估大型語言模型(LLM)在物理世界的實用智能水平,判斷它們能否有效地指揮一台機械人做任務。
- Posted November 4, 2025
- 0
-
AI研究報告|65%港公司對HR駕馭AI欠信心
本港人力資源(HR)網站AsiaHRM昨天公布一份研究報告,於2025年8月至9月訪問本地70間領先企業,大約45%受訪企業的員工介乎1000至5000名,並收集了首席人力資源總監(CHRO)及人力資源總監(HR Director)的意見。
- Posted November 4, 2025
- 0
-
金融科技周|港金融科企聯手設監管實驗室 藉AI打擊洗錢 提供合規方案
香港金融科技周及StartmeupHK創業節,昨天起一連5日於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走訪會場,參觀數碼港、香港科技園等展館。
- Posted November 4,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