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火箭小子:中國社會有很多枷鎖
18歲成立探空火箭團隊、20歲自製探空火箭發射成功、21歲創辦全中國第一間民營航天公司、22歲作為行政總裁領導着一群85後博士,1993年出生的胡振宇笑說自己只是個普通人,「別人的愛好可能是看電影、打遊戲等等,我的愛好是造火箭」。
節錄五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Android揭頁版:https://bit.ly/hkejmonthlyandroid
iOS揭頁版:http://bit.ly/hkejmonthlyapp
發展民用火箭技術在歐美並不新鮮,美國民用航天公司SpaceX就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簽訂了16億美元的合約,向太空站進行物資補給,近年也有外國商人出資研究送人上太空旅行的技術。但在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也有幾位年輕的火箭發燒友,做着一個只有國家才敢做的火箭夢。
胡振宇聯合來自香港的清華大學航天博士、密歇根大學航天碩士嚴丞翊及有6年工作經驗的高級機械工程師吳曉飛,在2014年1月創立了翎客航天(Link Space),當年9月即收到超過千萬人民幣投資,公司估值更達到1億。
從批評和阻礙中逃生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在中國做一個不按照正常軌跡成長的人實在很多障礙,我暫時跨過了這些障礙。」父母分別是會計師和大學老師的胡振宇,從小就愛看煙花、玩炸藥,一直是讓家長和老師頭疼的「異類」,家裏、學校都是他做實驗的地方。初中時因為缺乏安全知識,他在調配炸藥時手被滾燙的鋁燒得皮開肉綻,從此被父母嚴厲禁止玩炸藥,「那時父母怕我買炸藥,每天只給2元零用錢,回家還要搜書包,如果有跟實驗有關的東西全都要丟掉」。
高中時因為只對化學有興趣,胡振宇在任何課上都只看化學,「物理老師看見我在物理書上的化學筆記,當着大家的面就把我的書撕了,那一刻我恨死應試教育了。」戲劇性的是,原本想考化學競賽報送大學的胡振宇發揮失常,最終靠網球特長進入大學。於是他開始在網絡上認識同樣興趣的愛好者,自資或以贊助進行實驗。
「現在我理解父母和老師了,中國社會就是有很多以『關心愛護』為名義的保護,但這樣會給有非主流創意、夢想的人套上枷鎖,我很幸運能找到贊助。」胡振宇笑言,現在父母已經全力支持,「他們看到你成功了,很多人認可了,自然也就認可了」。
但社會上的質疑卻沒那麼容易消退,「中國社會很講資歷,其實很多航天器材我們都已經可以製造,但仍有很多客戶以我們資歷太淺為由拒絕,其實什麼是資歷呢?就是混時間嗎?」
他認為,社會的保守還體現在國家對科研技術的保護,翎客團隊成員之一楚龍飛原來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工作兩年,參與的都是國家重點航天項目,月薪2萬,「但他從來沒能親眼看見過自己的設計,也不知道同事在設計什麼——這些都是頂尖機密,但一個設計師的夢想不是設計機密,而是設計火箭」!
胡振宇認為,中國政府過於保護所謂國家機密,其實一些過了時的技術完全可以在民間普及,「這才能促進技術提高、造價下降,美國NASA就定期將老舊技術公開」。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掌握下指令 釋放AI真潛力(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工具如Deepseek、ChatGPT和Perplexity等迅速普及,愈來愈多人開始嘗試利用AI寫作、整理會議紀錄、翻譯,甚至進行商業分析。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YouTube新政策|生成影片泛濫 YouTube出招嚴打
影片分享平台YouTube最近公布兩項政策變動,將從下周二(15日)起開始生效。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Grok 4|號稱學術能力達博士級
美國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人工智能(AI)初創xAI,昨天發布最新版聊天機械人Grok 4。馬斯克稱,Grok 4是「全球最強AI模型」,處理學術問題的表現達到博士級。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三星新摺機|Z Fold 7僅厚4.2毫米
南韓三星電子周三(9日)發表3款全新智能摺機,分別是像書本折疊的Galaxy Z Fold 7,儲存空間為256GB至1TB,售價15198港元起。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Comet|力撼Chrome霸主地位
據網絡分析公司StatCounter今年6月數據,Google Chrome擁有超過30億用戶,穩佔全球瀏覽器63.35%市場,大幅拋離排名第二、市佔率僅16.25%的蘋果公司Safari。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Comet|Perplexity推AI瀏覽器 當上網秘書 聲控自動執行任務 如「第二大腦」
不少科企自研網絡瀏覽器,透過代理式人工智能(Agentic AI),替用戶自主執行及決策一系列操作,這不但深度整合各項技術,亦有助企業收集用戶行為數據。
- Posted July 11, 2025
- 0
-
AI驅動地質工程轉型(湛家揚博士)
在全球邁向智慧城市與可持續發展的浪潮中,地質工程正悄悄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智慧革命。
- Posted July 1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