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測試防癌於未然 (Prenetics 楊聖武)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楊聖武提到,不少華人都願意以基因檢測,了解患上遺傳病的機會率。(黃潤根攝)
癌症是本港的頭號殺手,病徵往往於後期才發現。普羅大眾關心健康,近年開始以遺傳基因(DNA)測試,預早防範各種潛在危疾,而收費門檻亦逐步降低。《信報》StartupBeat請來Prenetics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楊聖武,分享其創業理念及營運方式,探討本港對基因測試的需求。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楊聖武 Prenetics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
尹:你們最近推出DNA測試平台Circle,主要向大眾提供什麼服務?可否簡單講解其原理?
楊:公司最新推出的「circledna.com」平台,目前向大眾銷售兩項DNA測試,當中拆解基因背後的密碼。
第一項是有關飲食及營養的DNA測試,偵察用戶攝取食物營養的狀況。舉例,有些人吃大量食物也不胖,有些人吃少許已致肥。營養方面,通過我們的DNA測試平台,讓用戶辨識所需維他命的攝取量,或分析會否對某些食物過敏。透過此等數據,再建議用戶改善其飲食習慣,引領他們邁向健康生活。
唾液化驗 評估遺傳機會
第二項是癌症DNA測試。現時公司的技術能透過DNA檢測,分析8種常見癌症的健康風險,包括乳癌、胃癌、胰臟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大腸癌、黑色素瘤,以及子宮癌,評估用戶患上某些遺傳疾病的風險。
以荷里活影星安祖蓮娜祖莉(Angelina Jolie)為例,她於2013年透過DNA測試,發現體內有BRCA1基因變異,即分別有87%及50%機會患上乳癌及卵巢癌,於是決心施手術解除病變風險。同樣,我們若能預知有關問題,可以及早預防,把病發影響降至最低。
尹:可否講解整個DNA測試的操作流程?
楊:以往市民須事先往醫院抽血檢驗,等候多時方可獲悉其DNA測試結果。近年測試程序大幅簡化,現時只須從口腔提取唾液樣本,採集後放入特製器皿內,整個過程只需約30秒。其後,把有關DNA樣本送往公司轄下的實驗室化驗,10個工作天即可獲取數碼報告,毋須四處奔波而且快捷方便。

近年基因科技發展成熟,無論測試難度及成本,均比以往大為降低。(Freepik圖片)
科技提升 收費大眾化
尹:DNA測試是否在外國流行?跟本港的商業模式有何不同?
楊:美國的DNA測試發展成熟,目前當地約有1500萬人已做過測試。按當地約3.3億人口計算,參與的比例算是相當高。除了科技大幅提升,DNA測試收費門檻下降,亦是令測試普及的原因之一。
記得約在4年前,美國人要做DNA癌症測試,動輒花費數萬美元,現時數百美元即可享用。由於我們擁有自家實驗室及技術,收費可調低至千餘元左右,讓普羅大眾能夠受惠。
尹:癌症是致命的遺傳病之一,患者普遍對病情有何取態?
楊:我們曾進行市場調查,發現逾八成華人表示,即使他們患癌,仍想得悉其健康狀況。反而僅有三成外國人,有意查明自己有否患癌。港人普遍認為,若能愈早了解情況,主動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調整生活模式等,就可防患未然。
據了解,影響患癌風險有兩大因素,其一是DNA,其二是生活模式。有見及此,我們積極發展這兩項DNA測試。
承諾保障消費者私隱
尹:剛提到DNA數據會伴隨我們一生,你們如何處理這些數據?
楊:現時消費者的私隱意識提高,他們進行測試前,公司會事先諮詢客人同意後方會使用有關數據。此外,我們亦向他們承諾,不會把有關資料賣給第三方,例如作市場營銷用途,這點我們是十分肯定的。
尹:你們公司未來有何發展計劃?
楊:公司率先推出的兩大產品,主要以消費者容易理解為大前提。由於大部分病症都能從DNA探測得到,相信我們的技術水平足以覆蓋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等病症。按目前情況估計,本年內將推出更多基因測試項目,助市民改善健康狀況。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編者按:尹思哲最新著作《初創起義》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圖像辨識革命(林國誠)
近年來,人工智能(AI)快速進步持續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其中最新突破來自OpenAI的o3模型。這款全新模型引入圖像分析能力,尤其是「看圖辨位」功能的推出,瞬間成為科技界焦點。
- Posted May 2, 2025
- 0
-
新發明|世界幣在美國加快支付應用
由美企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共同創立的科技公司Tools for Humanity,周五於美國三藩市舉行At Last發布會,首次介紹流動掃描裝置Orb Mini,其外形恍如一部智能手機,正面有兩個大型傳感器,用於讀取用戶眼球數據,旨在區分人類及人工智能(AI)代理。
- Posted May 2, 2025
- 0
-
AI大戰|Perplexity登陸WhatsApp 香港可用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Perplexity宣布,旗下聊天機械人登陸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該公司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斯里尼瓦斯(Aravind Srinivas)在社交媒體X表示,「現在你可直接從WhatsApp使用Perplexity。答案、來源、影像生成。更多功能即將推出!」
- Posted May 2, 2025
- 0
-
打牌機械人|內地機械人懂思考識打麻將
內地靈初智能科技公司(PsiBot)展示一款機械人,利用自主研發的分層端對端VLA+強化學習演算法模型Psi-R1,結合類人推理方式與強化學習框架,實現超過30分鐘的CoAT(Chain of Action Thought)思維系統,驗證三重複合交互能力,即人機交互、機機交互、機環境交互,能夠即場自主思考,出牌、碰牌及自摸食糊。
- Posted May 2, 2025
- 0
-
o3及o4-mini現「幻覺」頻率飆
ChatGPT開發商OpenAI早前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AI)大型語言模型(LLM)o3及o4-mini,在編程、數學推理等任務表現卓越,被稱為該企至今最強模型。
- Posted May 2, 2025
- 0
-
朱克伯格料AGI願景 智能爆發將降臨
Meta行政總裁朱克伯格在一小時的訪問提到,所有在行業領先的人工智能(AI)實驗室,包括 Meta、Anthropic及OpenAI等,都在追求AGI或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從而讓每人都能擁有超人能力的工具,帶來巨大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 Posted May 2, 2025
- 0
-
智能交通新紀元(湛家揚博士)
在上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人工智能(AI)如何重塑產業與日常生活,並走訪騰訊(00700)、華為、百度(09888)等,見證這些科技巨頭在遊戲開發、智慧城市建設、AI技術及數據應用等創新突破。
- Posted May 2,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