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港青變身物流舵手 設送貨團隊 參股神州集運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在港土生土長的鄭民博,由IT人變成了神州集運在港的掌舵人。 (黃潤根攝)
隨着網購成為港人生活一部分,八十後港男鄭民博在兩年前,就跟神州集運創辦人胡勝林結緣。他開發貨物追蹤新系統,大幅提升物流效率後,再入股做港區子公司老闆,以自家送貨團隊殺入集運市場,成為本地人氣品牌之一。
現年29歲的鄭民博,本身是一名IT人,在網購物流業屬半途出家。他於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後,就加入網上音樂串流平台Soliton,負責更新手機App的使用者介面(UI),藉此提升用戶體驗(UX)。他強調:「一個App的UI,應該讓用戶按3個鍵,就可做到想做的事。」
在Soliton任職9個月後,有朋友邀請鄭民博一同創業,專營網頁設計、App及系統開發等,那時他才24歲。惟基於種種原因,公司變成「One Man Band」,他要一手包辦大小事務。鄭民博坦言:「若客人提出要求,我又不太懂的話,就馬上去學。確是有點冒險,但自信處理得到。」
開發新追蹤系統結緣
網購物流公司神州集運,當時亦是鄭民博的客戶之一。該公司在港「插旗」多時,但貨物倉存、分流、運送等工序仍交由外判商負責。約兩年前,神州集運創辦人胡勝林找上了鄭民博,希望他建立一套提升貨物追蹤功能的IT物流系統。
花上近9個月時間,鄭民博終於建成新系統,比舊系統記錄更多貨物位置,例如貨物由網店送到內地集運倉、離開香港貨倉預備送到取件服務站,或者送到客人手上時,均需要掃描條碼確認,以便追蹤貨物位置。「數據愈準確,客人愈安心,這是網購物流大趨勢。」

神州集運位於元朗的貨倉,佔地約1.2萬平方呎。(黃潤根攝)
成港區子公司話事人
追蹤功能更強的新系統,在去年農曆新年後投入運作,但鄭民博密切留意後發現,外判工往往為省時方便,不願配合新系統的流程,甚至偷偷跳過某些步驟。「他們覺得把貨物運上貨車,送到收件地址,放低貨就盡了本分;為求盡快完成工作,未必每一個程序都會掃描條碼。」
其後,眼見自己的數碼設計公司已上軌道,靠一班穩定熟客已夠維持業務,鄭民博於是大膽向胡勝林提議,在香港建立自家送貨團隊,取代外判商以便管理,更自薦加入神州集運。建議獲胡勝林答允,鄭民博更在今年2月入股公司,上月獲正式委任為神州集運貨運代理(香港)的行政總裁。
鄭民博坦言,對網購集運認識不深,惟有邊做邊學,「如果有自己處理不到,或在我這位置不應花時間處理的問題,就要找熟悉該範疇的人處理。」他又稱,協助自己管理貨倉、調派車輛的下屬均是送貨工出身,熟悉前線送貨的日常情況。而整個自家物流團隊,則於今年3月完成埋班,但他不願透露人員數字。
臨場督師改善流程
另一項關鍵管理技巧是親身體驗前線工人的工作,了解他們使用新系統時,流程上所面對的各種困難,然後加以改良。鄭民博舉例說,當裝着大量貨物的貨車,從內地抵達元朗的貨倉後,跟車工人須把貨物從高位搬下來,掃描條碼及將貨物移到車尾;位於車尾的另一工人,就負責把貨物卸到地上,讓地面工人將貨物分類。
他描述:「同事一隻手拿着手提條碼掃描槍,只靠單手不夠力搬貨,這小事原來已很影響工作。」他於是改動工作流程,由車尾工人掃描條碼,而首位工人集中精力負責把貨搬到車尾。
改善系統和工作流程,是鄭民博的主要任務;也有責任率領團隊,在網購物流業跑出,跟其他集運商一較高下。他表示,相比起順豐、4PX等淘寶官方集運,神州集運價格便宜近半。惟跟其他非官方私人集運公司比較,價格優勢不算明顯。
鄭民博指出:「我們有積分計劃,客人寄夠若干公斤貨物,可以先儲積分,待下次再減運費。」神州集運在香港有逾70個自取點,客人可按需要,在自取點或順豐站收貨;將來亦有計劃開設品牌的自取店,令收件地點更多選擇。

親身體驗前線工人的工作,有助了解他們在流程上面對的困難。(黃潤根攝)
採訪、撰文:陳子健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氛圍編程」降創業門檻(黃岳永)
人工智能(AI)對教學的影響力,已在今年的課堂完全展現出來。筆者在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入門創業課,堂上使用最新的AI工具如Manus和Visily,僅僅用30分鐘便打造出一個「Airbnb for HKUST的住宿平台」,幫助同學們在將軍澳或西貢尋找長短期租屋。
- Posted October 14, 2025
- 0
-
AI教父訪談|讚中國更警惕智能風險
被譽為「人工智能(AI)教父」的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榮譽教授辛頓,日前接受美國傳媒人斯圖爾特(Jon Stewart)播客專訪,討論AI技術當前能力與潛在風險,更比較中美領導人的態度,認為不少中國政要均為工程師出身,相對明白AI風險。
- Posted October 14, 2025
- 0
-
首形科技|內地仿真人機械頭 表情超逼真
中國機械人科企「首形科技」(Aheadform)發表一款超逼真機械人頭像Origin M1,具備完整的臉部驅動系統,最多可容納25個微型電機,能夠眨眼、點頭、環顧四周,甚至模仿臉部表情,令不少網民毛骨悚然。
- Posted October 14, 2025
- 0
-
抖音教AI|北航大學美女教授爆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航)一位年輕的美女副教授何靜,近日在抖音自媒體賬號「數據學姐」上傳教學影片,把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解說得通俗易懂,她隨後在社交媒體爆紅,引發網民對她青春外貌及學歷的熱烈討論。
- Posted October 14, 2025
- 0
-
複製磁片|劍橋數碼保育 修復磁片資料
英國劍橋大學早前舉辦「複製磁片」活動,邀請民眾攜帶家中舊式磁片(Floppy Disks)到該校圖書館,嘗試修復資料,再轉化成為可供新型電腦讀取的格式。
- Posted October 14, 2025
- 0
-
港首隻AI機械狗|能站立攀高台 中大自研平台開發 適用物流零售場景
香港中文大學InnoHK香港物流機械人研究中心(HKCLR),昨推出本地首個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AI)機械人平台,並展示多個解決方案,包括本港首個尖端AI四足機械人LY1、AI智能雙臂操作平台,以及視覺語言模型(VLM)驅動的具身智能系統,適合物流、零售、自動化工業等應用場景。
- Posted October 14, 2025
- 0
-
加州AI法 平衡創新與監管(方保僑)
在人工智能(AI)高速發展的今天,如何在創新與安全之間取得平衡,成為全球科技界與政策制定者共同面對的難題。
- Posted October 1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