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 Me手機點餐小店恩物 掃二維碼落單 走冰少甜任你揀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查宇期望,透過科技解決香港飲食業面對請人難的困局。 (何澤攝)
「寫嘢,唔該!」在擁擠的茶餐廳內,食客即使喊破喉嚨、舉手舉到手軟,侍應分身不暇,亦無法即時上前招呼。由港青查宇及其團隊所開發的Pin Me手機點餐系統,正好是食客、餐飲小店的福音。
Pin Me協助餐廳把餐牌資訊電子化,並將之製成二維碼,張貼於餐廳內每張枱上。食客只要透過智能電話,掃描枱面上的二維碼,即可進入電子餐牌點餐,連「凍檸茶少甜」、「炒蛋轉太陽蛋」、「走青豆」等要求亦有得揀。
毋須裝App 用法簡單
客人點餐完畢後,落單資訊即會自動分發到廚房、水吧、收銀等,各人按單預備食物和出餐。客人毋須安裝任何手機應用程式(App),查宇解釋:「不想強迫客人安裝App和提交電話號碼,透過Cookies一樣可追蹤客人點餐喜好。」
系統使用方法簡易,但背後離不開編程,涉及很複雜的邏輯。服務剛剛推出時,曾有不少設定問題惹來「反彈」,例如不小心在河粉一欄開放了軟硬度選項、在熱檸茶中讓客人選少甜少冰,「廚房大哥打來問我係咪玩嘢,我即刻話唔好意思,馬上改!」這些「蝦碌」情況,可經由後台系統一鍵修改。此外,餐廳負責人亦可自行修改餐牌上的食物配搭,或將已售罄的食物暫時從電子餐牌移除。
研實時監察銷情程式
查宇透露,團隊正開發專為餐廳負責人而設的App,以便實時監察每款食物的銷情;同時為每位樓面員工提供專用賬戶,讓樓面員工只要手持智能電話,即可替外賣客人及傳統食客以Pin Me落單,確保系統涵蓋自助及人手點餐的銷售數據。另一方面,系統日後更會加入付款功能,讓食客直接透過Pin Me結賬。
2011年,剛從高級文憑課程中輟學的查宇遠赴台灣,取得當地水果茶牌子MR.WISH的代理權,在大埔開店售賣水果茶和珍珠奶茶。生意本來不俗,更計劃在市區多開兩間直營店,並開拓特許經營業務,卻不幸遇上台灣珍珠奶茶塑化劑事件,台式茶飲業首當其衝;查宇的生意亦大受影響,翌年結業收場。

客人掃描二維碼後,即可透過用手機電子餐牌點餐。(陳子健攝)
由老闆變回打工仔,結果他去了銀行做銷售工作。直至2017年,再跟朋友拍檔創業,主要協助香港的商戶,連接支付寶之類的電子支付系統。隨着生意漸上軌道,查宇若有所思,認為自己的工作,只服務了內地遊客,對香港普羅大眾幫助不大,「但我始終是香港人,總也要服務香港人吧?」於是心裏就構思大計。
據了解,查宇經常幫襯長沙灣一間餐廳,見證餐廳由兩間店變成一間,最後到結業。有天他向老闆打聽結業原因,發現在香港從事飲食業除了要應付高昂租金,更大難題在於請人難而且成本高。同時,很多小店不懂善用科技解決人手問題和留住客人,「在內地,一間規模很細的餃子店,都懂得用WeChat向客人發送E-Coupon、跟客人互動。我可以怎樣協助香港的小店,用最低成本做到業務網絡化?」
他於是開發Pin Me系統,為餐廳提供自助點餐解決方案,紓緩人手不足問題;團隊亦正研究加強餐廳跟客人之間的互動,「如果你(客人)點開凍奶茶少甜少冰,但你今次沒有(選少甜少冰),系統就問多你一次,驚你唔記得。」
月費500元起 另加硬件配套
Pin Me的收入主要來自餐廳繳交的費用,月費500元起,視乎餐廳規模而定;公司亦會看情況向餐廳提供硬件配套,例如平板電腦、打印機以至無線上網(WiFi)等,硬件費用約2500元至3000元。查宇明言,他跟朋友合作的電子支付業務仍然繼續,並足夠維持營運,目前未計劃引入投資者。
採訪、撰文:陳子健
延伸閱讀:
逾20間餐廳採用助廚房分流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跨境支付通 加速智慧城市建設(方保僑)
隨着「跨境支付通」正式啟動,香港與內地的金融互聯互通邁入全新階段。這項由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共同推動的快速支付系統對接,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為香港的經濟、民生,乃至國際金融地位注入強勁動力,這場金融變革,正悄然改寫規則。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AI代理|職場AI代理尚處起步階段
波士頓顧問公司(BCG)發布名為「AI at Work」的調查報告,在今年5月13日至6月4日期間訪問全球10635名公司員工,涵蓋收入少於5億美元至超過50億美元的公司。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AI時代|全球6億人每天使用AI
美國風投Menlo Ventures發表首份《2025年:消費者人工智能》報告,於2025年4月向5000多名美國成年人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61%受訪者在過去6個月曾使用人工智能(AI),更有近五分一(19%)受訪者每天都會使用AI。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紅帽|新系統助企業擁專屬AI
為回應市場相關需求,美國軟件供應商紅帽(Red Hat)提出一套完整的AI解決方案組合,強調以開源為基礎,協助企業可控、安全且高效地採用AI。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盛博香港|拉攏歐日建產鏈 勝過自給自足
林清源承認,中國製半導體產品單件效能較低、價格較高,在國際市場上較欠缺競爭力,主要限於國內市場使用。但縱使在半導體製造相對落後,也能在其他技術追求創新,逐步縮小與海外大廠的差距,例如華為最近透過堆疊多晶片與優化架構設計,推出理論上綜合算力超出輝達(Nvidia)方案的CloudMatrix CM384超節點。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國產EUV光刻將面世 封鎖倒逼自主創新
為降低對海外技術的依賴,中國須分散供應鏈風險,提升自主研發的能力,為交付國產光刻機鋪路。本報專訪盛博香港(Bernstein)董事經理、高級分析師林清源,拆解國產替代的技術路線,分析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動向。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AI多模型協作 智慧軍師在握(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正從單一模型主導的時代,邁向多模型協作的新紀元,Perplexity Pro便是代表之一。
- Posted June 2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