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mplet儲發票蒐大數據 送印花換優惠誘用戶上載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印度夫婦Nav Singh(左)及Simran Kaur(右)來港工作及定居後,創立發票兌換優惠平台Stamplet。(黃俊耀攝)
消費者購物或在餐廳用膳,總會收到店家開出的發票,除了在大型商場可用作免費泊車,大部分的下場都變成廢紙,被扔進垃圾桶。有香港初創開發手機應用程式(App)Stamplet,讓消費者把發票上傳至系統,讓消費額兌換為印花。當印花累積到一定數目後,再到合作商戶消費,即可享有折扣優惠。
手機拍照正規單據
Stamplet的用法並不複雜,用戶在手機App登記後,即可透過其影相功能,拍下最近3日的正規打印發票(必須以港元消費)。系統會以文字識別技術(OCR),自動審核發票的影像,再按消費金額發放相應印花,數目以消費金額的2%計算。
假設用戶在一間漢堡包店消費120元,數字上會以「120 x 2% = 2.4」計算;由於系統採取「上捨入法」(Rounding Up),2.4會算成3,最終可獲得3個印花。用戶每天最多可上傳3張發票,而每張發票最多可儲15個印花,即一日內最多只能兌換45個印花。
一般而言,用戶儲到5個印花,便有優惠可供換領。App上列出各式消費優惠(例如在某時尚服飾網店購物可享九折),用戶可憑這些印花換領,結賬時輸入優惠券代碼即可。
為鼓勵用戶多上傳發票,平台特設「BE-A-STAR」功能。每上傳一張發票均可獲得一顆星,逢星期五下午3時會截數;擁有最多星的200名用戶將可獲得額外獎賞,例如超市、服裝店優惠券或額外印花等。
幫商戶掌消費模式
開發Stamplet程式的是印度夫妻Nav Singh及Simran Kaur。二人來港前已經開始拍拖,Nav於3年前隻身來港工作,其後兩人共偕連理。
本身是IT人的Simran亦隨夫移居香港,最初於東南亞網購平台Lazada的香港辦公室任職。Simran曾在家鄉印度効力過多間公司,包括非牟利機構和科技初創,規模及業務各異,這些工作經驗雖然豐富了她的履歷,但當打工仔的成就感始終有限,「我們都想創立一些真正屬於我們的東西」。
Nav從事市場營銷9年,慨嘆大小企業做市場調查時,均要花大量時間蒐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相當費工夫。他從滿口袋的購物發票取得靈感,「在小小一張發票上,其實可發現不少關乎個人消費習慣的重要資訊,例如購物地點、時間、消費項目等。」
Nav想到,在流動互聯網科技發展下,發票上的資訊經整理後,有望被快速上傳和分析,讓商戶可以更快掌握市場資訊、群眾消費習慣等珍貴數據。當然大前提是,要為消費者提供誘因,例如是消費回贈、折扣優惠之類,鼓勵他們主動分享發票。

平台特設「BE-A-STAR」功能,鼓勵用戶上傳發票。(網上圖片)
收入靠訂閱及廣告費
Stamplet的概念油然而生,經過大半年時間籌備,平台今年3月推出市場,目前跟約10個商戶合作,當中以網上商戶為主,下一步會拓展至餐廳。
Simran補充:「以一間日本餐廳為例,透過蒐集發票及資訊,有助了解鍾情日本菜的食客以哪個年齡群為主、男女比例多少、午市還是晚市較多人光顧、灣仔中環各佔多少消費比例等。」餐廳方面亦會提供優惠,讓Stamplet用戶憑印花換領,藉以吸納更多客人。
二人強調,Stamplet不止是一個消費優惠App,更是一個「為B2C商戶而設,建基於數據的客戶獲取(Customer Acquisition)和維繫(Customer Retention)平台」;而數據訂閱費和廣告費,以及開放平台予商戶或商場,藉此推行顧客忠誠計劃(Loyalty Programme)等,將是平台的收入來源。
夥拍港鐵助吸新血
除了開拓多元化收入,他們亦着重企業社會責任。目前用戶每上傳一張發票,平台即會捐出1元予慈善團體「母親的抉擇」,捐款上限是每月2500元,「選擇捐助這團體,是因為我們都認為,孩子是社會的未來。」
平台推出至今,App下載次數約有2000多次,上傳至系統的發票超過6萬張。以上數字僅算不過不失,卻成功夥拍港鐵(00066),為旗下商場CityLink提供優惠。用戶在CityLink商戶購物後,只要上傳4張發票,即可獲得商場現金禮券。平台期望與港鐵合作後後,跟其他商戶洽商時能夠更容易成事。

系統會以文字識別技術(OCR),自動審核發票的影像,再按消費金額發放相應印花。(網上圖片)
採訪、撰文:陳子健
[ English Version ]
HK startup Stamplet turns receipts into customer rewards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飛速增長 須調整擴張戰略(車品覺)
近期,某知名雲計算巨頭宣布放緩部分人工智能(AI)數據中心項目,其中包括美國俄亥俄州中部10億美元的3個數據中心園區建設計劃。
- Posted April 23, 2025
- 0
-
AI作弊系統|輟學生誓言欺騙一切 AI作弊系統吸4134萬
現年21歲的Roy Lee在網上爆紅,始於他開發一套人工智能(AI)作弊系統,聲稱破解科企的技術面試,惟未幾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開除。
- Posted April 23, 2025
- 0
-
HKICT|比賽7.14截止報名
2025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HKICT Awards 2025)即日起接受報名,截止日期為今年7月14日。活動由數字政策辦公室舉辦,由8個本地業界組織及專業團體籌辦。
- Posted April 23, 2025
- 0
-
移民創辦人|AI 50強美企 六成由移民創立
《福布斯》早前公布2025年「人工智能50強」(AI 50)榜單,當地智庫進步研究所(Institute for Progress)分析後發現,有42間屬於美國的AI公司,當中有25間(相當於60%)由移民創立或共同創立。
- Posted April 23, 2025
- 0
-
AI立法|阿聯酋擬用AI立法創先河
阿聯酋計劃使用人工智能(AI)立法及審查、修改現行法例,預計可提高立法速度70%,將成為世界上首個實行AI立法的國家。上周當地批准成立新內閣部門「監管情報辦公室」,以監督AI立法的進度。
- Posted April 23, 2025
- 0
-
AI起底|OpenAI o3恐淪為起底工具
社交平台X有網民發現,o3尤其擅長針對相片的蛛絲馬跡,推斷城市、地標,甚至場所的可能地點,更會列出推理背後的理據,例如代表特定國家的某種顏色車牌、標誌上的特定語言或書寫風格等。
- Posted April 23, 2025
- 0
-
GenAI|九成早期使用者已享回報 IT網安客服三大類 應用比率最高
美國雲端數據庫服務商Snowflak與企業策略集團合作,近日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根本投資回報率》全球研究報告,在2024年11月21日至2025年1月10日期間,在全球9個國家調查3300多個組織,最後收到1900名商業及資訊科技(IT)高層的意見。
- Posted April 2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