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掛牌第一口價插6.7% 市值跌至5998億 買家首日賺錢夢成空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除了霍斯勞沙希(前排左三)等公司高層外,Uber還找來一些Uber司機及其他合作夥伴出席敲鐘儀式。(法新社圖片)
美國今年最大型IPO登場,召車平台Uber周五在紐約證交所掛牌,招股價只定在每股45美元,儘管集資額達81億美元,市值824億美元,依然是史上第九大美國IPO,以及自2014年的阿里巴巴後最大宗IPO,但定價保守,因為對手Lyft持續潛水,而且上市撞正中美貿易爭拗升級,股市大幅波動,令Uber不敢輕舉妄動。
史上第九大美國IPO
Uber極力避免重蹈Lyft的覆轍,但周五開始交易時,第一口價報42美元,較招股價低6.7%,公司市值跌至769億美元(約5998億港元),保守定價也未能為抽到新股的投資者在首日賬面賺錢。
招股價接近原本範圍44至50美元的下限,儘管這仍較Uber最後一輪私人融資的760億美元估值為高,但遠低於年初銀行家估計可達1000億美元以上的數字。消息拖累Uber最大股東軟銀在日本的股價周五應聲下挫5.4%。
業務以美國為主的召車公司Lyft自3月底上市後,股價現在較招股價低超過20%,為Uber的IPO潑了冷水。根據路透、彭博和《華爾街日報》的報道,這次IPO其實超額認購,新股定價高一點也不愁無人問津,但Uber想吸納互惠基金等長期投資者,希望較少短炒股東,例如對沖基金和散戶,以減低股價波動,因此選擇了較低的招股價。

Uber第一口價報42美元,較招股價低6.7%,公司市值跌至769億美元(約5998億港元)(法新社圖片)
今年仍然有多隻獨角獸排隊準備上市,包括WeWork、Slack Technologies、Airbnb等,Uber股價未來數周走勢,將對新股市場有很大影響。
上市後,Uber行政總裁霍斯勞沙希(Dara Khosrowshahi)急須解答公司何時及如何扭虧為盈。Uber去年收入113億美元,但全年勁蝕30.4億美元,2016至2018年3年累積虧損超過100億美元。
CEO稱將重塑物流運輸業
霍斯勞沙希在開市前接受CNBC訪問,指出Uber可以是下一間亞馬遜,因為亞馬遜上市初期都是持續虧損,但保持高速增長。他據報在路演中向投資者說,Uber的未來不在於其召車業務,而是一間層面廣泛的科技公司,將重塑整個物流及運輸業。
創辦人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兩年前因為連串醜聞而被迫辭任行政總裁,霍斯勞沙希接任後一直淡化他的角色,連周五的紐交所開市敲鐘儀式也未有邀請他出席,後者只能出現在交易大堂地下。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慎用AI 免墮「偽學習」陷阱(車品覺)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還在上中學時,每個暑假最頭疼的就是要寫讀後感,總是拖到開學前才拚命趕工,過程雖然痛苦,卻實實在在地鍛煉腦子。
- Posted September 17, 2025
- 0
-
iOS 26|設來電篩選 AI支援粵語
蘋果公司(Apple)昨天推出新一代作業系統iOS 26,除了換上Liquid Glass(液態玻璃)介面設計,多項智能功能新增廣東話支援,包括「篩選未知的來電者」功能。
- Posted September 17, 2025
- 0
-
Anthropic使用報告|Claude用家最常執行編程功能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Anthropic,日前發表最新一份經濟指數系列研究報告,主要探討該企旗下Claude模型在不同國家與美國各州的使用情況。
- Posted September 17, 2025
- 0
-
互聯網檔案館侵權案|唱片商與互聯網檔案館和解
互聯網檔案館(Internet Archive, IA)日前與環球音樂(UMG)、索尼(Sony)等唱片公司巨頭,就一宗擾攘兩年多的版權訴訟達成和解協議。
- Posted September 17, 2025
- 0
-
ChatGPT使用報告|7億人用ChatGPT多不涉公事
ChatGPT開發商OpenAI,早前跟美國哈佛大學及杜克大學發表一份研究報告,探討ChatGPT用戶的行為與影響。
- Posted September 17, 2025
- 0
-
新時代商業模式|AI時代催生「一人公司」
香港無線科技商會(WTIA)主席李勁華在發布會上指出,「人工智能(AI)時代會衍生較多細型公司,未必是一班固定員工或班底,彼此之間會互相合作。」
- Posted September 17, 2025
- 0
-
港企投資AI急增|八成已有回報 生成式技術最普及 預測分析居次
香港無線科技商會(WTIA)今年8月委託市場研究公司Kantar,以網上問卷形式訪問合共300位智能科技企業管理層,來自香港及亞洲其他地區比例各佔一半,以了解業界目前需要及使用人工智能(AI)的情況,並於昨日公布最新一期「亞洲智慧創新大獎業界調查2025」。
- Posted September 1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