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成功隱身講求使用技巧 常換伺服器 資料須加密 看產品背景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賴灼東提到,揀選不同VPN品牌時,要留意供應商的往績,例如過去有否資料外洩等。(陳子健攝)
虛擬私人網絡(VPN)近日火速成為港人熱門話題,因不少網民擔心「港版國安法」實施後,網上一舉一動會被監控,甚至無法如常瀏覽部分網站,故希望以VPN連接至海外地區網絡,藉此隱藏IP地址,實現「翻牆」及隱身等目的。
NordVPN下載飆120倍
彭博報道,其中一家VPN服務商NordVPN稱,上周四(21日)的程式下載量較前一天暴增120倍。另一競爭對手Surfshark亦表示,在中國發布訂立「港版國安法」聲明後,在香港的銷售量急飆,短短一小時就達到過去一星期的規模。現時民間較常見的VPN操作是以跨區連線突破封鎖,查看受海外版權限制的內容(例如有地域限制的Netflix影片內容、美軍網站等)。
電腦安全研究員賴灼東認為,平日瀏覽討論區或社交媒體時,若只打算當CD-ROM(即Read-only,泛指只看帖不回覆的網民),無意留言或讚好內容,未必需要用VPN。惟當涉及一些敏感舉動(譬如在連登討論區討論政事、捐款予政治組織等),且非經由網絡完成不可,就應該在VPN保護下進行。

NordVPN等虛擬私人網絡程式,能隱藏用戶上網IP地址,以達「翻牆」及逃避監控等目的。(NordVPN圖片)
賴灼東指出,考慮到網絡安全問題,用戶通過公共WiFi上網時,本身應該養成開啟VPN的習慣。假如想隱藏個人身份,長時間開啟VPN亦無不可,但別忘記定期轉換所連接的遠端VPN伺服器,「如果你長期連線至同一個海外IP地址,一樣容易被人追蹤。最好每日不同,我自己就每一兩小時便換一次。」
雖然VPN可以讓人隱藏身份,然而賴灼東強調,VPN服務供應商也可追蹤用戶原有的真實IP地址,以及所連線的海外地區網絡,「VPN公司會否將有關資訊轉交第三方,例如執法者呢?」
資料加密方面,部分VPN供應商(例如Surfshark)會提供兩地雙重VPN連線,透過接駁兩個地方,加強IP匿名隱身功能。NordVPN更已內建Tor瀏覽器,可透過隨機節點技術為資料加密,但由於涉及多重加密作業,缺點是網速不太快,故沒法支援BT下載。
VPN用戶到底該揀選哪些地方連線?賴灼東坦言,美國、日本、台灣等會是較佳選擇,皆因這些地方網速較快,私隱保障亦較完善,而歐洲與南美的網速則相對遜色。他又建議,用戶可同時啟動VPN及原用於瀏覽暗網(Dark Web)的Tor上網,加強隱藏個人身份,「但數據傳輸速度會減慢,亦未必支援某些網絡服務。」

美國等地網速較快,私隱保障亦較完善,是VPN用戶揀選連線的較佳選擇。(NordVPN圖片)
查供應商口碑及來歷
賴灼東提醒,最近有用戶的VPN登入資訊遭盜取,故在物色VPN期間,務必留意該VPN品牌過去有否發生過賬戶資料外洩或被轉交第三方的事件。「用戶應該優先選用提供雙重認證的VPN服務,以及適時更新VPN軟件。」
資安研究機構VPNPro資料顯示,全球101個主流VPN產品分別由23間母公司管理,其中6家是中資公司,覆蓋至少28個產品,比例相當於三成。若擔心資料遭內地企業監控,宜避免使用不明來歷的VPN供應商產品。
用戶「課金」選購前,不妨先上網搜尋,有些KOL網紅或廠商會發出限時優惠碼,隨時享有七折收費;部分軟件接受加密幣,如比特幣、以太幣付款。若預算有限,NordVPN設有緊急援助服務,供本港媒體免費申請,以應不時之需。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硬件改變傳統行業(劉瑋)
法國一直是整個歐洲乃至全球農業科技領先國家,近年受俄烏地緣政治影響,歐盟更是加大力度培育、發展本土農業科技發展。
- Posted May 8, 2025
- 0
-
AWS報告|近半企業年度預算 GenAI居首
亞馬遜(Amazon)雲端運算部門AWS發表《生成式人工智能(AI)採用指數》報告,涵蓋對美國、巴西、加拿大、法國、德國、印度、日本、南韓及英國3739位資訊科技(IT)決策者的調查成果。
- Posted May 8,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磁控血液機械人治顱內腫瘤
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張立教授,聯同深圳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王奔副教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SIAT)研究員徐天添博士等港深聯合團隊,成功研發全球首個磁控血液凝膠纖維機械人,於顱內腫瘤治療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Posted May 8, 2025
- 0
-
量子晶片|思科新量子晶片可分散式運算
互聯網設備供應商思科(Cisco)周二(6日)發布一款量子糾纏晶片原型,將量子電腦聯網以實現分散式運算,有望把實用量子運算提早5至10年;研究成果發表在論文平台arXiv。
- Posted May 8, 2025
- 0
-
Hugging Face|雲端AI代理自動瀏覽搜尋
人工智能(AI)開源社區Hugging Face,近日推出新服務Open Computer Agent,這是可透過網頁存取的免費雲端AI代理工具,能夠在Linux系統虛擬機器上運行。
- Posted May 8, 2025
- 0
-
三藩市復甦|科企重投三藩市 黃仁勳歸因AI 預言智能機械人5年內普及
美國新聞媒體Business Insider報道,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包括惠普、Palantir及甲骨文相繼將總部遷出三藩市。亦不乏其他行業領袖,選擇遷往奧斯汀、邁阿密等城市。
- Posted May 8, 2025
- 0
-
人工智能、機械人與物聯網:未來科技的三重奏(李沛陞)
假如有一天,您的家可以自動安排機械人清潔、IoT設備幫您購物,同時透過AI優化能源分配,那麼這不再是科幻電影的場景,而是正在成形的未來科技生態。人工智能(AI)、機械人(Robot)和物聯網(IoT)三者的結合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 Posted May 8,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