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再工業化」意何所指(莫乃光)

By on November 30, 2015

本文作者莫乃光為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為《信報》撰寫專欄「專業為公」

科學園圖片(何澤 攝)

科學園圖片(何澤 攝)

創新及科技局成立後,新局重點工作為何?新局成立前後常常提及但又缺乏深度討論的「再工業化」又是什麼?新任局長指「有很多例子」,卻又欲言又止。

政府為通過創科局撥款,在10月提交立法會的文件中提到德國、美國、中國等近年在先進製造業的改革政策有一些共通點:提倡進一步以創新及高新科技引領製造業發展,打造智能和環保的製造,並以資訊、通訊科技和物聯網技術為骨幹,聯繫人類、物件、機器等系統,生產以服務為本的產品。假設這些就是工業大國對未來工業發展的看法,香港的定位應是什麼?我們要先了解別人策略的前因後果,而非只籠統地訂出一些不着邊際、沒有成效指標的「提倡」、「打造」。

首先,全球製造業面對的最大挑戰已不是過往一般關注的成本上升、市場疲弱等因素,而是在數據科學、物聯網等科技挑戰下,工業成功的要素已非單純在於製造最優質可靠的產品,更重要的是,提供最佳的相關數碼服務。換句話說,工業不再只限於製造,還要運作數據服務平台。中、德作為世界上最大兩個工業大國,在這方面顯然面對最大的挑戰。

本地官員經常引述德國政府推行的「工業4.0」,主要工作目的是為數碼工業平台推出先行測試、分享成功和值得參考的例子,並集中向本土中小型工業企業推行;為了學習建立數碼平台,不少大型德國工業企業已經把技術和管理人員派到美國矽谷,長駐取經。美國矽谷的情況,非常值得香港參考。也許很多人以為矽谷只有谷歌、臉書這類互聯網和軟件公司,事實上,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指出,矽谷的製造業就業人數比例高達46.1%,當中絕大部分屬於先進科技製造,比例是全國之冠。

當我們普遍以為,後工業時代的服務型經濟等於去工業化,矽谷的經驗告訴我們錯了;只為追求最低生產成本的本地工業家,令香港喪失應該保留的競爭力。香港現時幾乎已沒有工業生產,出發點與德國不同,但香港作為一個開放的國際金融、通訊和商業中心,一方面可以配合內地的生產基地的需要,例如為它們建立和營運面向世界的數碼運作平台,另一方面亦有條件把部分適合的先進生產帶回香港。

事實上,我近年在科學園見過不少香港創業者都希望把相關生產搬返香港,原因包括保護知識產權、內地生產成本上升和希望幫助香港本土產業和就業,卻苦無工業單位供應。活化工廈這項錯誤政策只令地產商受惠和賺到盡,卻令工業更加難做。

政府現時有關「再工業化」的政策只交代科技園公司打算日後在工業邨內「興建及管理專用的多層工業大廈以出租給多個用戶,而不再批出用地予單一用戶以興建自家廠房」。前部分方向正確,後部分卻很影響未來數據中心的土地供應。政府的「再工業化」政策須平衡數據平台的容量、支援和持續發展,否則必然窒礙業界的長遠發展。

更多莫乃光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