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永遠没有最適合的時機」
數碼港與《信報》StartupBeat在日前合辦創業講座,主題是「做嘢先定創業先?」,邀請了多名創業者及數碼港代表討論這個主題。Snapask創辦人余佑謙在大學二年級時已開始創業,先經營實體補習社,當時思考如何把教育生意擴展,再轉型做即時教學生功課的手機應用程式。
余佑謙說:「創業永遠没有最適合的時機。你要自己尋找機會,反覆驗證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後成就到一個商業模式,當下便是最適合的時機。」他回想當初拍攝短片去教授知識,没有花費過一分錢。在欠缺資源下,會專注去思考如何投入最少的金錢,去獲得最大的回報,例如尋找免費的工具去建立產品,「創業時應盡量要有節儉的想法。」
Snapask是「數碼港培育計劃」成員,於今年 10 月完成300萬美元(約2300 萬港元)融資,獲得包括騰訊主要創辦人名下基金注資。現時Snapask在香港、新加坡和台灣,已有逾10萬名學生註冊使用。
零成本無融資
V視點創辦人蔡智文的創業歷程與余佑謙迥異,蔡在2003年畢業後先做打工仔,「8年做過7份工作。」期間一邊工作一邊試行創業項目,例如在2006年為家人經營的「海味軒」建立網店,他稱當時是「零成本」起步,到2011年便全職投身Startup。由於過去一直没有融資,他倚靠自己的資源使業務增長,直至現時經營的新項目V視點,用虛擬實境科技去物色樓盤,並打算在經濟轉好之時,去尋找資金。
數碼港創業家組高級經理蘇雅麗建議,有意創業的人,腦裡有意念,嘗試以兼職的方式去試行。而「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會有10萬港元種子基金資助,協助有意創業者把意念變成產品,申請者不一定要開設公司,以個人名義申請也可。
經營必須踏實
對於如何應付資本寒冬,現場3位創業者均認為,要有踏實的經營模式,先建立好根基,不可只為增長去燒耗投資者金錢。
余佑謙表示,即使有否融資,Startup本身要有健康的經營模式,「許多行業透過燒錢來購買用戶,投放大筆宣傳資金去使用戶快速增長至幾百萬、幾千萬。但如果未找到健康的營運模式,無論你有幾多資本,最終也會GG(完蛋了)。」
蔡智文指出,在經濟環境轉差下,現時內地的天使及A輪投資全部收緊,「你可以去內地網媒看看,有幾多間公司還會像去年,高調宣佈自己獲多少天使或A輪資金?現在真的没有。」他憶述,去年到前海出席創業活動,當時人頭湧湧及氣氛熾熱,今年同樣活動卻寂靜得多。至於香港是否受影響,他認為這難以預測,因資金不只來自內地。但他認為,香港市場很受外圍環境影響,「如果外圍環境不好,香港也不會好。」
不過寒冬未必没有生機,蔡智文憶述2003年香港正值沙士,百業蕭條,卻於最差的時代,出現了一間亮眼的Startup -- 有一班本地IT人,開發了網上試算表EditGrid,2009年被蘋果公司收購,是本地科技創業成功一例。蔡建議,在經濟環境欠佳下,先尋找較穩定的生意模式,不需要募集太多資金,「現在去融資,交易條件也不會太好。」
FindDoc創辦人伍俊彥表示,業務根基很重要,尋找醫療資訊網站FindDoc的瀏覽人次,全靠自己經營得來,毋須賣廣告。他認為,有些公司透過融資去獲取用戶,才想後續的經營模式,這存在賭博成份,因為不知未來可否把用戶量化作收入,「所以一開始應要打好基礎,若業務根基穩固,便能在好的時機,洽商到最好的價錢,才得到最大益處。」
夥團隊增實力
另一方面,伍說由於香港出現成功的Startup,吸到來自家族企業的投資者,他們有意為Startup提供早期資金,「香港的優勝之處是,本身有一班本土資本家,會很支持本地Startup。」
伍建議想創業的人,可先加入一個出色的創業團隊工作,以鍛煉自己實力,「加入的公司越早期越好,可經歷當中的成長階段。」例如9GAG聯合創辦人陳展程,曾經在經營網上書櫃的本地公司aNobii工作,而aNobii老闆是知名創業者宋漢生,該公司於2010年被英國HMV Group牽頭收購。
數碼港公眾使命總監湛家揚博士也認為,創業者應先充實自己,例如練好演說技巧。他又指,香港Startup較欠缺早期資金,可申請「數碼港培育計劃」及「數碼港加速器支援計劃」,提供合共高達63萬港元資金,協助Startup的初期發展。今年8月推出的「數碼港投資創業基金」,單個項目的投資額高達2,000萬港元,金額猶如一筆A輪融資。
相片:黃勁璋 攝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高速網絡釋放電玩潛能(林國誠)
任天堂正式宣布全新一代遊戲主機Switch 2將於6月隆重登場,引發全球遊戲迷熱烈期待。作為繼承Switch王者地位的新世代掌機,Switch 2帶來更強畫質、更流暢操作,以及嶄新的網絡功能,讓遊戲體驗全面升級。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LLM人格評估|理大新系統評估大模型人格
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李力恒領導的團隊,近日研發一套名為「語言模型人格評估」的AI驅動系統,能透過語言分析對LLM人格特徵進行量化評估。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Deel|平台助企業跨國實時支薪
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平台Deel發布多款人工智能(AI)驅動的產品套件,旨在改變企業僱用、管理和支付跨國團隊薪酬等工序,有助解決部門獨立運作而導致的低效問題,透過其一站式平台助企業跨國合規營運。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法律AI|商湯夥中大研法律資訊AI
本地人工智能(AI)軟件公司商湯(00020)與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基於商湯粵語大模型Sensechat共同開發法律資訊AI模型,並計劃開放予香港公眾使用。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AI不當回應|GPT-4.1建議用戶入侵賬號解悶
ChatGPT開發商OpenAI早前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AI)模型GPT-4.1,惟未按慣例同步發布技術報告與安全評估。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AI出題捱轟|加州律師試 AI擬訂考題捱轟
美國加州律師公會近日公布,今年2月舉辦的新律師資格考試,引進了經由人工智能(AI)協助撰寫的題目。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
-
AI代理|「AI為先企業」授權員工管智能代理 重塑工作架構 須靈活調配人機比例
微軟日前發表《2025年工作趨勢指數報告》,半數受訪本港企業領導層指出,正利用人工智能代理全面自動化工作流程或業務程序,其中客戶服務、市場推廣及產品開發,為AI投資的首要領域。
- Posted April 25,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