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 CEO--全面黏網時代,企業如何加速提昇數位 DNA
本文作者林之晨,現為台灣 AppWorks 之初創投創辦人暨合夥人,原文刊於作者網誌「Mr Jamie」

Photo via mtowber, CC License
在「創業 CEO」系列,我們探討創業者如何教會自己,成為偉大的 CEO,因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往往都是由這樣的人在領導。
隨著行動裝置日益普及,消費者的時間也越來越被網路佔據 ─ 不僅走路、開車時要邊滑手機,甚至在高級餐廳中,你也經常看到一家四口,沒人聊天,只是各自忙著他們眼前的手機、平板。
在這消費者全面「黏網」的新時代,企業如果無法有效透過網路與他們溝通、了解需求、進而提供適切且優質的線上消費體驗 、服務管道,很快將會被這個世界淘汰。
這個觀念大家都理解,但環顧四周,成功轉型的企業卻屈指可數。近來我與許多企業主聊天,發現他們共同的問題,都是卡在對外難以找到優秀的網路人才,對內又無法有效提昇同仁的數位 DNA。
在這個網路公司百花齊放、快速崛起,而傳統消費型企業如銀行、電信、媒體、通路積極轉型的時刻,我們的教育體系卻是僵固而沒有積極反應社會的需求,因此,優秀的數位、軟體人才「一票」難求,是必然的結果 ─ 事實上,人才供需的嚴重失調,是台灣社會現在最大的問題,也是未來十年要提昇國際競爭力最大的挑戰,需要各界一起來正視、解決。
但無論如何,網路人才供不應求的現象,短期無法被有效改善。也就是說,對多數企業而言,要提昇網路能力,仰賴外來的數位 DNA 將是杯水車薪,很難真的造成決定性的突變。
但在這新黏網時代要生存、要勝出,企業又必須在未來幾年大幅提升數位能力。因此,結論就是大家必須往內修身齊家,培養同仁們的網路競爭力,才有機會先立於不敗之地。
請業界專家來演講、舉行工作坊、教育訓練大家都在做,但成效非常有限,原因是師父領進門,修行還是得靠每個同仁。因此,必須設計一些長期、經常性的方案,去激發同仁們不斷精進。
其中,內部競賽通常是有效的方法,以下提供三個階段、由淺入深的規劃,供大家參考:
階段一:粉絲團經營大賽
Facebook Pages、Instagram、Twitter 帳號等等各種俗稱「粉絲團」的服務,是最容易上手的數位工具。它們麻雀雖小,卻是五臟都有,幾乎是大型網路服務的完美縮影。要把一個粉絲團經營好,你必須設定 TA (Target Audience)、篩選與他們高度相關的內容來分享 (所謂 Curation)、學習如何到 TA 流連其他粉絲團 (或網站) 去引導他們加入 (所謂 Inbound Marketing),以及以病毒性高的內容贏得粉絲們的再分享,取得更多粉絲 (所謂 Word-of-Mouth / Earned Media)。此外,為了追蹤成效,你必須學會分析數據,並且以數據為基礎,修正自己的工作方法。
因此,鼓勵同仁們去經營粉絲團,幾乎就已經覆蓋了最基本的數位能力。所以我建議組織內可以設計一個比賽,給每季增加最多活躍粉絲的同仁某種實質的獎勵。另外,實務上,如果真要讓他們有熱情,自由的選擇題目,不要求與公司業務相關,往往是比較好的設定,畢竟,主要目的是養成他們的數位能力,不是幫公司宣傳。
階段二:網誌經營大賽
如果說經營粉絲團是養隻小麻雀,那營運網誌就像照顧一隻大公雞。網誌的基本概念與粉絲團類似,但成功門檻卻要高上許多。當今的網誌,尤其以千字以上的長文為主流,因此光是內容製作就需要一定功力。但經營一個網誌,有更多元的訪客來源,透過 Google Analytics 等工具去追蹤,你可以得到更細緻的數據,也能夠對網路的「流行銷」概念,有更多的掌握。因此當同仁們透過經營粉絲團,已經擁有不錯的數位能力,則要更上一層樓,網誌經營大賽是一個相當好的選擇。
階段三:網路商店經營大賽
有了粉絲團與網誌的經驗,同仁們應該開始對數位媒體、導流、轉換等網路的基本邏輯有好的掌握。接著,我們可以進到商務的領域,學習透過網路提供消費者優質購物體驗。在這裡,實際去經營一家網路商店是最直接的方法。幸運的是,在今日,就像粉絲團一樣,企業的員工也可以非常低成本的在商店街等平台開始經營電子商務,更有甚者,如果想要進一步了解行動時代如何經營跨裝置網路商店,還有像是 91APP 這樣的多通路開店平台可以運用。當然,經營網路商店還牽扯到進貨、出貨,所以恐怕得把同仁分組,才能夠在 20% 時間內,確實去學習掌握這門知識,又不過分影響既有業務。
實務上,在組織內逐步走完這三個階段,我估計約需 18-24 個月 。但我幾乎可以跟你保證,屆時,你公司內部擁有的數位 DNA,將有大幅度的躍進,換言之,你擁有了一顆在這黏網時代,企業要持續演化,最棒的核心引擎。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圖像與視頻的無限可能(吳壽冠)
在過去的數年間,人工智能(AI)的發展已從抽象的技術概念,迅速演變為觸手可及的應用工具,而其中最引人矚目、最具顛覆性的領域,無疑是「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特別是圖像與視頻的生成。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
城大國際科研排名榮膺全港第一 HK Tech 300列高校推動創新產業示範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致力推動教研創新,培育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未來領袖。在最新公布的國際權威排名之中,城大推動科研成果排名耀眼。在「自然指數」(Nature Index)發布的「2025科研領導者」排名榮膺全港第一、位列全球第70位。城大科研成果助力創新產業應用顯著,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全球百強創新集群排行榜,「深圳—香港—廣州」集群榮登全球第一位之際,城大HK Tech 300計劃更獲政府列為高等院校推動創新創業生態蓬勃發展的案例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
AI+AR眼鏡融入生活(林國誠)
近年來,「AI+AR眼鏡」已成為科技界的新興焦點,它不再僅是工程師的實驗玩具,而是逐步融入一般消費者日常生活中。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
粵語評測平台|中大首創平台 測LLM粵語能力
香港中文大學推出全球首個粵語動態評測平台CLEVA-Cantonese,旨在建立公平、持續、標準化的基準評估,揭示各類大型語言模型(LLM)對粵語的支援程度。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
AI小說爆紅|日出版商角川 網載AI小說爆紅
日本出版商角川集團旗下網絡小說平台Kakuyomu,近日一部由人工智能(AI)生成的作品,名為《我在街角偶遇一個女孩,對她使用了治癒魔法,治好她不治之症及失明,她從此對我產生了很深感情》,意外登上每日綜合排行榜首位,在日本文學界引發軒然大波。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
希路能源|港設充電站 貨車可用
本地科企希路能源(Halo Energy)聯同物流設施供應商嘉民集團(Goodman),在其物流中心啟用「全港最大型」商用電動車快速充電網絡。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
百億超算中心|亞馬遜858億超算中心 一年建成
亞馬遜(Amazon)在印第安納州約4.85平方公里土地上,短短一年內建造了一座數據中心。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