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特首要做創科火車頭(鄧淑明博士)
特首選戰已經進入倒數階段,3位候選人在不同場合正面交鋒,但我認為到目前為止他們對創新及科技發展的重視略嫌不足。
創科發展有助激活香港經濟和促進年輕人向上流動,因此如何靈巧地運用《財政預算案》預留的100億元支援相關發展,如何以智慧城市概念打造新經濟模式,均為必須思考的問題,就此我認為有以下對策:
4招打造新經濟
「產處不如聚處」──這一直是香港的成功之道,政府應透過稅務優惠等措施,滙聚中外人才來香港創業或工作;
加強人才培訓──當務之急是把編程加入中小學正規課程,支持智慧城市長遠發展;
切實推動智慧城市──在今年中「智慧城市藍圖」推出之後,須投放足夠資金和資源來推動相關建設;
帶頭增加研發開支──現時香港整體科技研發開支僅佔GDP約0.74%,遠遠不如南韓和以色列的4%,以及中國內地和新加坡的2%,因此香港政府和私營機構應顯著增加科技研發的開支,培養社會的創新風氣。
盼落實業界進言
其實,3位候選人在其政綱中多多少少也有涵蓋上述內容,例如曾俊華提到要及早把編程概念引入課堂;胡國興表示會推動本港的創科開支在未來5年追上新加坡的水平;林鄭月娥提議企業研發開支可獲得高達200%的稅務寬免,顯示各人都意識到發展創科的重要性。
此外,林鄭月娥也曾提到政府在創科發展上應充分發揮「促成者」和「推廣者」角色,而海內外經貿辦就是關鍵之一。
對於有意進軍內地的本港科技企業,一直面對「大門開小門未開」,說的是如CEPA等貿易協議令他們原則上能夠進入內地市場,但實施起來卻困阻重重;至於有意在海外大展拳腳的本港中小企,也受困於在當地開設辦公室和申領牌照等「小事」。強化海內外經貿辦的職能,為創科企業扮演「盲公竹」,可令他們少走冤枉路。
香港只有全方位推動創科發展,才可為經濟和年輕人創造美好未來。希望未來特首能積極聆聽業界的進言並加以落實,這才是香港之福。
更多鄧淑明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