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金融科技五大例子(車品覺)
「金融科技」(FinTech)是一個新生的混合詞,聽着讓人覺得金融業就像此前一直沒用上科技。其實剛好相反,八十年代金融業就是最早大量使用資訊技術的行業,Oracle、IBM也在這個年代被養得肥肥白白。但今天我們所講的金融科技,我覺得其實是互聯網20年來的結晶品,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合體,在國內用得更多的名稱叫做互聯網金融。
記得阿里馬總有一次問淘寶天貓的業務總裁,說互聯網的本質就是無時無刻互聯互通,理應24小時營業,但為什麼淘寶「小二」(支援人員)半夜都不上班?這個問題就引來了後來我負責的「無人車」專案,數據部門開始積極思考如何做到隨時隨地用更有效的方法,甚至全自動地滿足客戶的需求,讓金融服務能無縫地普惠到社會各階層身上。
如果還是不太搞得清什麼是創新金融,不如我再舉幾個消費者的例子給大家:
一、消費者貸款
這類公司提供新的方法,讓一些原來無法得到傳統的信用風險評估的消費者獲得貸款。這種創新其實是利用了一些從前無法獲取的互聯網上的行為數據作參考,動態地打分作出評判。不過,有時也會鬧出一些笑話,例如有人會跟你說,千萬不要過期不交電話費,因為這樣你會丟失很多「信用分」。當中的P2P(個人對個人)貸款,更已經能做到短期的無抵押借貸及還款,這些原本是銀行不願意做的生意。
二、個人財務管理
這類公司向消費者提供管理個人財務的新方式,對於一些精打細算的朋友來說絕不陌生。但若要讓我這樣粗枝大葉性格的人,也可簡單容易地追蹤開支、管理預算、處理信用卡還款,大數據的整合是必備的條件。就像我有很多國內朋友,都是收到支付寶年度賬單的時候,方感慨自己如此「敗家」。
三、消費者支付
這類支付公司圍繞着消費者開展業務,從網上交水電費、物業管理費、交通罰款、加油、捐款,到各種線上線下購物。更妙的是近來的新年微信派紅包,這幾年已經風靡了大江南北。你可能會說支付不是很簡單的事嗎?且看每年春節的火車票支付系統失靈,你就會明白支付的背後其實有着很廣大的網絡,連接着銀行、支付機構、商戶及消費者終端。每一個支付場景都需要完美的支撐,最終才可讓你的資金變得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四、股權融資及眾籌
這是私營公司用股權換取資金,以及投資者參與私募證券市場的新方式。眾包平台是二級市場對融資的解決方案,這種方法巧妙的地方是集融資與行銷於一身,投資者大部分既是用家也是股東。據我所知,這類型的私募方法已經開始滲透到各行各業,如果你覺得眾籌融資拍電影還不夠新穎,且看有一天地產界也來一招「眾籌買地」。
五、金融交易安全
安全從來都是雙刃劍,過度的安全往往令用戶的體驗障礙重重,其中驗證用戶身份一直是互聯網的罩門。
近年,人工智能的進步讓防止欺詐措施發展出很多新方式,除指紋認證外,還有人面識別甚至掌紋掃描等,務求做到不見廬山真面目也能識別你的真實身份。曾經有一位業內安全專家預言,有一天密碼也會變成過去式,只靠生物識別和位置驗證便已足夠。
正如你所看到,金融科技是一個非常龐大、無所不包的行業,它才剛剛起步,有着巨大增長潛力。但它的先決基礎是要有大量敏感性數據的互聯互通,這對傳統金融行業是重大的衝擊和考驗。現今監管機構擺出一貫貌似合理、滴水不漏的強硬態度,以我的經驗看,這其實反而是創新的重要障礙。就像我在阿里做數據安全的時候,我們一直提倡安全原則是為了發展業務而建立的,並不是為了安全而安全。
更多車品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R Lens助購物節派優惠(林國誠)
今年踏入第三屆的「香港開心購物節」已於7月1日正式展開,活動由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辦,聯合超過180個品牌,涵蓋零售、餐飲、旅遊、酒店、會展、商場、銀行、航空及跨境交通等10個界別,合共推出超過300項優惠,總值超過19億元。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AI私隱|憂AI損私隱 港府:適時發指引
人工智能(AI)近年發展迅速,為本港帶來私隱風險。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昨天在立法會會議上,回應江玉歡議員動議的「制定個人資料保障制度框架,應對人工智能時代挑戰」議案。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論文亂象|檢測論文AI內容準確度成疑
就學生在課業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的情況,去年多間中國高校陸續發表相關規定,其中北京師範大學、成都四川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等校,更加硬性要求作業包含AI內容不得超過一定比率。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Perplexity Max|Perplexity頂級套餐出爐 月費1560
現時主要的人工智能(AI)科企,例如OpenAI、Anthropic及Google,推出每月200美元(約1560港元)起的頂級訂閱計劃,讓訂戶任用其最先進產品及工具。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AI扼殺流量|「零點擊」搜尋重創新聞網流量
數碼市場情報公司Similarweb發表報告,自從搜尋引擎巨頭谷歌(Google)於2024年5月推出AI Overviews以來,零點擊(Zero Clicks)新聞搜尋的佔比穩步上升,由一年前的56%上升至今年5月的69%。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高層靠AI決策|美企高層多靠AI決策升遷裁員 七成相信下判斷公正 首選ChatGPT
2025年全球科技業爆發裁員潮,企業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把重複性任務自動化,例如編程、客服、物流和內容審核等,以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輸入好數據 為AI把關(湛家揚博士)
最近我遇見了一位來自美國矽谷的數據管理專家,了解他們的高級數據管理技術,讓我想起自己第一堂關於計算機科學的課。
- Posted July 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