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拓金融科技毋須大修例 財庫局:眾籌P2P融資可引入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金融科技(FinTech)督導小組發表報告,在推廣、支援措施、規管、人才及資金五大範疇,提出合共10項建議,冀將香港建立成為金融科技樞紐。督導小組主席、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認為,現行法例毋須作出重大修改,亦能令網上股權眾籌及P2P融資等金融科技得以繼續發展。
設專用平台制衡風險
現時香港較常提及的金融科技服務, 以網上股權眾籌及P2P融資為主。陳家強認為,現行法例未有阻礙網上股權眾籌及P2P融資等金融科技服務的發展。他認為有關的金融科技服務,可考慮向專業投資者的方向發展,主因專業投資者的資本較大,所能承受的風險亦較高。他指出,現時毋須特意修例放寬監管,但同意要加強法例對金融科技的適用性(adaptation),故金管局、證監會及保監局將設立金融科技專用平台,以平衡市場對金融科技服務的需求及投資者風險。
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解決方案的金融科技企業AMP Creditech,其行政總裁Thomas DeLuca認為,香港的法律及相關規例已相當清晰,而他們的生意模式亦是針對現行法律而建立。
金融科技在發展的同時,陳家強認為必須符合保障投資者的原則。他稱,「(股權眾籌及P2P融資)有其吸引力,但同時要考慮眾籌活動與現行保障投資者及融資法例是否有牴觸?最近我們看到一些典型「爆煲」例子,就是內地的『e租寶』,短時間籌得500億元人民幣,但背後都是假項目。」
須符保障投資者原則
現時美國、馬來西亞、泰國及南韓等地均已立法放寬所有公民投資初創公司,惟設有投資上限。
陳家強指出,若要擴展至散戶投資者亦可參與股權眾籌等金融科技服務,將要面對相當高的監管風險,暫亦未見有此需求,「監管要很嚴謹,證監會整個條例要轉變,不是一朝一夕,而且如果公司造假數、走佬,投資者怎算?」
不過,股權眾籌網站Fundnel聯合創辦人吳楚琛認為,應先諮詢公眾,由公眾決定是否能夠放寬投資範圍至散戶投資者。「在美國,個人流動資金少於10萬美元,法律規定只可以將資金不多於5%投資初創公司,多於10萬美元是10%。如果我很喜歡這個項目,了解風險後,我應該要有權利去投資,如果港府覺得風險高可以將上限再收細。」
本地網上貸款公司WeLab創辦人龍沛智認同,新產品推出之初是需要教育及監管。但他更希望政府首要是認同網上借貸,不屬於投資,而是猶如朋友借錢予朋友。他指出:「每個商業模式都有高風險地方,但如果P2P借貸是好危險的,這盤生意會自己消失。」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R Lens助購物節派優惠(林國誠)
今年踏入第三屆的「香港開心購物節」已於7月1日正式展開,活動由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辦,聯合超過180個品牌,涵蓋零售、餐飲、旅遊、酒店、會展、商場、銀行、航空及跨境交通等10個界別,合共推出超過300項優惠,總值超過19億元。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AI私隱|憂AI損私隱 港府:適時發指引
人工智能(AI)近年發展迅速,為本港帶來私隱風險。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昨天在立法會會議上,回應江玉歡議員動議的「制定個人資料保障制度框架,應對人工智能時代挑戰」議案。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論文亂象|檢測論文AI內容準確度成疑
就學生在課業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的情況,去年多間中國高校陸續發表相關規定,其中北京師範大學、成都四川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等校,更加硬性要求作業包含AI內容不得超過一定比率。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Perplexity Max|Perplexity頂級套餐出爐 月費1560
現時主要的人工智能(AI)科企,例如OpenAI、Anthropic及Google,推出每月200美元(約1560港元)起的頂級訂閱計劃,讓訂戶任用其最先進產品及工具。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AI扼殺流量|「零點擊」搜尋重創新聞網流量
數碼市場情報公司Similarweb發表報告,自從搜尋引擎巨頭谷歌(Google)於2024年5月推出AI Overviews以來,零點擊(Zero Clicks)新聞搜尋的佔比穩步上升,由一年前的56%上升至今年5月的69%。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高層靠AI決策|美企高層多靠AI決策升遷裁員 七成相信下判斷公正 首選ChatGPT
2025年全球科技業爆發裁員潮,企業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把重複性任務自動化,例如編程、客服、物流和內容審核等,以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
- Posted July 4, 2025
- 0
-
輸入好數據 為AI把關(湛家揚博士)
最近我遇見了一位來自美國矽谷的數據管理專家,了解他們的高級數據管理技術,讓我想起自己第一堂關於計算機科學的課。
- Posted July 3,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