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汽車路線之爭(車品覺)
在一次會議中,以色列駕駛輔助系統公司Mobileye創辦人預言,全自動駕駛到2021年就會實現。在谷歌(Google)主管無人駕駛汽車專案的Chris Urmson亦曾預計,在幾年後出廠的自動駕駛汽車,將不再設有方向盤、油門和煞車踏板。相對於谷歌破釜沉舟式力推全自動駕駛,Mobileye則強調循序漸進,例如採用自我調整巡航控制和緊急制動,統稱為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
從成本效益角度看,Google採用一大堆較昂貴的感測器,每輛車的感測器成本高達數萬美元。Mobileye邁出的第一步,卻是一套完全圍繞一個攝像鏡頭打造的系統,其生產成本還不到1000美元,難怪該公司能以天價估值驚艷華爾街(市值近100億美元)。Mobileye亦以眾包方式跟汽車行業多方持份者合作,從特斯拉、即時地圖到導航公司,全面瞄準自動駕駛汽車市場。
谷歌在「深度學習」的路上愈走愈快,繼打敗圍棋高手後,這次讓汽車學懂自主駕駛。這種方法通過深度神經網絡,在極少或完全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藉着不斷試錯自我訓練出駕駛機器人。同一研究團隊同時還讓人工智能學習「打機」,像人類般玩電子遊戲,同樣不加任何指點,全靠在實踐中自學,便能摸索出如何「過關」。
有專家對汽車「自學成才」的想法潑冷水,因為駕駛輔助或自動駕駛若要成真,需要的是一種在大海裏面撈針的能力,深度學習擅長的是遊戲等定義明確的任務,例如識別數據庫中的圖片,或進行語種間的互譯。但想完美操控整個駕駛過程,就需要顛覆很多罕見狀況,才可讓汽車具備自動駕駛能力。
「深度學習」有限制
到目前為止,在某些條件下,自動駕駛是可行的,特斯拉的Autopilot系統已證明這一點。但若遇到複雜的城市道路環境,例如駛入環形交叉口,自動駕駛汽車就會有點拙於應付。發展速度超出汽車業估計的人工智能,正在幫助解決這問題,但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可讓汽車變得足夠聰明,毋須人類介入便可隨時隨地自動行駛。
我曾做個一個商業項目,跟上述故事相通。我的團隊要為公司研發一個數據引擎,藉之代替一個部門的日常工作。這輛「無人車」要代替人去計算什麼類型的產品會在14天後暢銷,並決定誰去賣、如何賣、賣多久等等。類似這樣的專案,未來一定愈來愈普遍。但到底是谷歌或Mobileye的模式更好一點呢?給大家一個貼士,這其中的優劣,首先取決於數據的全不全、細不細及快不快。
更多車品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跨境支付通 加速智慧城市建設(方保僑)
隨着「跨境支付通」正式啟動,香港與內地的金融互聯互通邁入全新階段。這項由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共同推動的快速支付系統對接,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為香港的經濟、民生,乃至國際金融地位注入強勁動力,這場金融變革,正悄然改寫規則。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AI代理|職場AI代理尚處起步階段
波士頓顧問公司(BCG)發布名為「AI at Work」的調查報告,在今年5月13日至6月4日期間訪問全球10635名公司員工,涵蓋收入少於5億美元至超過50億美元的公司。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AI時代|全球6億人每天使用AI
美國風投Menlo Ventures發表首份《2025年:消費者人工智能》報告,於2025年4月向5000多名美國成年人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61%受訪者在過去6個月曾使用人工智能(AI),更有近五分一(19%)受訪者每天都會使用AI。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紅帽|新系統助企業擁專屬AI
為回應市場相關需求,美國軟件供應商紅帽(Red Hat)提出一套完整的AI解決方案組合,強調以開源為基礎,協助企業可控、安全且高效地採用AI。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盛博香港|拉攏歐日建產鏈 勝過自給自足
林清源承認,中國製半導體產品單件效能較低、價格較高,在國際市場上較欠缺競爭力,主要限於國內市場使用。但縱使在半導體製造相對落後,也能在其他技術追求創新,逐步縮小與海外大廠的差距,例如華為最近透過堆疊多晶片與優化架構設計,推出理論上綜合算力超出輝達(Nvidia)方案的CloudMatrix CM384超節點。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國產EUV光刻將面世 封鎖倒逼自主創新
為降低對海外技術的依賴,中國須分散供應鏈風險,提升自主研發的能力,為交付國產光刻機鋪路。本報專訪盛博香港(Bernstein)董事經理、高級分析師林清源,拆解國產替代的技術路線,分析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動向。
- Posted June 30, 2025
- 0
-
AI多模型協作 智慧軍師在握(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正從單一模型主導的時代,邁向多模型協作的新紀元,Perplexity Pro便是代表之一。
- Posted June 27,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