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電動車成未來大趨勢 抓緊機遇(Mikhail Zverev)

By on March 2, 2016

本文作者Mikhail Zverev為標準人壽投資 環球股票投資主管,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網站

tesla 2mar

Tesla官網圖片

無論是着眼於環球任何一個股市,投資者首要的方針應是判斷個別企業出現的變化,換言之是發掘該業務本身或公司經營環境正在萌生、但市場尚未充分認識的重大利好變化。

有時候,當整個行業正面臨結構性轉變時,相應地為潛在贏家創造投資機會,又或對潛在輸家構成威脅。

廢氣排放標準趨嚴格

汽車業就是正面臨這類轉變的行業,一方面亞洲和美國市場可能放緩,另一方面Uber等顛覆性的汽車共享模式長遠亦會對汽車銷售產生影響,與此同時廢氣排放標準亦日益嚴格。

經過福士汽車(Volkswagen)的廢氣排放醜聞,投資者重新聚焦車廠承受改良引擎排放的壓力,以及傳統內燃機技術迎合新規定的考驗。投資者(乃至行業本身)仍在摸索如何解決這個難題──轉用威力更大的催化轉換器?還是以體積較小、效益較高的汽油引擎連渦輪增壓器來取代柴油引擎?

最新崛起的方法之一是「動力系統的電氣化」(electrification of the drive train),向插電式混能(plug-in hybrid)或者純電動汽車的方向邁進。

汽車電動化多元發展

今年1月,筆者的環球股票投資團隊出席底特律汽車展,並與多間車廠和零件生產商交流,赫然了解到,如今汽車業的研發和投資重心,已如此專注於電氣化的多個範疇。

舉例說,Tesla是電動汽車革命的象徵,其Model S售價不菲,卻依然深受歡迎,這個初步成果會否觸發整個汽車業進軍這個市場,值得拭目以待。

至於戴姆勒(Daimler)旗下的平治(Mercedes Benz)或福士汽車旗下的奧迪(Audi)品牌等主要車廠,愈來愈多車系正引入電動或插電式混能模式,而電動或混能汽車的售價仍有相當「溢價」(price premium),加上電池行業致力提升成本功率比例,斥資研發新科技和增加產能。將來更可能有新業者湧現,包括德國多間化工企業等,或與日本或南韓的電池技術行業龍頭一較高下。

不過,這個趨勢並非純粹是以電動摩打來取代汽車的內燃機,電氣化其實不止於此。

電力系統變得更複雜

時至今日,不少通過主引擎或油壓驅動的汽車功能已開始改用電力系統。

愈來愈多汽車的動力轉向(Power steering)、煞車、油冷泵功能以電動摩打驅動,使汽車的電力系統更為複雜,電力消耗亦更大,而這一點本身已為一些公司帶來機遇──例如全球首屈一指的小型電動引擎生產商日本電產(Nidec)便受惠於這些契機。

隨着汽車電力消耗增加,其電力線路亦有必要提升。目前汽車的電力系統以12伏特電路驅動,但隨着需求日增,此電力系統已愈來愈不敷應用。業內人士預計,未來汽車將轉用48伏特系統,屆時將需要採用更精密的電子零件來控制和保護電路。以上轉變的其中一個影響是汽車將採用更多半導體組件,尤其是電力半導體。

發掘企業層面的機遇

不少企業正受惠於這個趨勢,德國工業及電力半導體公司Infineon就是明顯例子之一。該公司是Tesla的供應商,其他客戶亦包括不少世界頂尖的汽車代工廠商。與傳統汽車比較,Infineon在每部純電動或插電式混能汽車所佔的組件比重幾乎倍增,而每部這類汽車的半導體價值近400美元。儘管可能言之尚早,但汽車業逐步電氣化甚至改用48伏特系統,亦會是有利於Infineon業務發展的因素。

目前環球汽車行業面臨的轉變,無疑有若干負面的傳媒報道,但即使在逆境中,亦往往存在契機。投資者可能需要放眼至汽車業以外的範疇,如德國的半導體行業,從而發掘有能力在這些轉變下獲益的潛在企業。

上述正是我們股票團隊所持的投資方針。儘管近期環球市況波動,其實造就一定投資潛力,只要積極留意企業層面的各種變化,仍不難發現相關機遇。

更多Mikhail Zverev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