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創科評分遜中台星韓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李兆富(右一)促請政府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凝聚社會共識。(共享經濟聯盟圖片)
團體「共享經濟聯盟」在8月底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以網上問卷調查了636位18歲或以上市民,發現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評分,較其他亞洲城市台北、深圳、首爾、新加坡遜色。以5分為最佳的話,香港平均只有1.9分;新加坡及首爾平均有3.8分,兩地並列首位。
七成四認同共享經濟
逾六成人在調查中反映,共享經濟有助提升香港競爭力,更有七成四受訪者同意,共享經濟有助釋放閒置資產的經濟價值。針對本港創新及科技局的表現評價,超過六成人不滿當局的協調工作,如促進各持份者及政府部門的合作。
七成受訪者認為,政府在推動共享經濟時,過於保護現有產業及既得利益者。調查結果亦顯示,逾九成人冀政府做帶頭角色,試用一些科技新產品及服務,並就「不合時宜的法例」作公眾諮詢。
共享經濟聯盟促請政府借鑑其他城市的成功經驗,加快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以持平開放的態度,凝聚社會各方共識,正式落實政策修訂之前,必須先考慮消費者權益及市場競爭等因素。
創科局:必須符合法規
就港人對是次調查的意見,創新及科技局回應本報查詢時指出,現時有不少商業機構透過共享經濟的概念成功營運。另一方面,亦有部分商業模式未能完全符合現行法規,引起爭議。從政府的角度,當局歡迎創新商業模式,但前提是該模式必須合法。各相關政策局將繼續檢視它們負責的政策和法規,確保達至其政策目標。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進化與風險並存(方保僑)
我們正目睹人工智能(AI)走上一條無可逆轉的自動化之路,其演進模式正如自動駕駛技術一樣,從最初「人手為主,電腦輔助」,逐步邁向「電腦主導,人類監督」,最終將可能到達「完全自主,不再需要人為介入」的境界。
- Posted November 3, 2025
- 0
-
AI令人盲目自信?|聲稱更懂AI者 易過分自信
心理學上有一種「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指技術最差的人往往嚴重高估自己的能力,真正有天賦的人卻意識不到自身才能。
- Posted November 3, 2025
- 0
-
Canva新系統|整合AI工具
澳洲設計平台Canva在網站介紹,正式推出全新人工智能(AI)工具「創意作業系統」,以統稱其各種特定任務工具、驅動這些工具的AI,以及更廣泛的平台介面,能夠自動產生體現品牌顏色、字體、基調及風格的設計。
- Posted November 3, 2025
- 0
-
AI製遊戲湧現 質素差惹劣評(郝本尼)
美國人工智能(AI)初創HyperWrite行政總裁舒默(Matt Shumer),早前在社交媒體X發布一段示範影片,展示由生成式AI製作的第一人稱視角射擊遊戲。
- Posted November 3, 2025
- 0
-
Smart Sensing|人臉模糊化處理保障私隱
Smart Sensing首席執行官鄧建國強調,在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人流統計系統下,邊緣裝置一旦完成AI計算,只會保留時間、地點與人數等數值,系統只會回傳統計結果到雲端,毋須保存拍攝影像。
- Posted November 3, 2025
- 0
-
Smart Sensing|物聯網配AI監控人流 高效省成本 Smart Sensing展覽實測 僅需簡單硬件
近年業界探索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方案,意指在物聯網(IoT)系統追加人工智能(AI),讓邊緣裝置不僅連接與收集資料,還能協助分析或決策。
- Posted November 3, 2025
- 0
-
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圖像與視頻的無限可能(吳壽冠)
在過去的數年間,人工智能(AI)的發展已從抽象的技術概念,迅速演變為觸手可及的應用工具,而其中最引人矚目、最具顛覆性的領域,無疑是「生成式創意」(Generative Creatives)——特別是圖像與視頻的生成。
- Posted October 31,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