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軟硬件兩線爭主導 搶攻內容生態 vs 投入虛擬實境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社交平台Facebook(fb)去年易名為Meta Platforms,正式把「元宇宙」概念變成未來發展方向,惟市場並不買賬,目前股價較年初蒸發逾六成。元宇宙風潮下,科企衍生兩套理念:以The Sandbox為代表的軟件派,另有以Meta為代表的硬件派。兩派對元宇宙的理解、聚焦行業亮點及挑戰,都大相逕庭。
INDEX GAME營運總監及聯合創辦人王碧琪認為「fb不是真正的開放式元宇宙」,其並非建於區塊鏈之上,用戶沒數碼資產權,做不到去中心化及透明交易。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Meta旗下Horizon World的月均活躍用戶(MAU)不及20萬;Sandbox聲稱平台MAU達35萬。
「Meta過於注重硬件,如VR(虛擬實境)技術。」The Sandbox大中華區香港業務增長主管黃宏誠強調,Sandbox可用電腦遊玩,認為元宇宙的重點絕非硬件,而是內容生態。

年初,不少大公司、名人紛紛「買地」入駐平台,坊間稱買賣虛擬土地為「投資」,黃宏誠對此不置可否。「The Sandbox從未叫人投資,更強調元宇宙體驗。」但他坦承,有投機自然多人關注,但平台商業模式冀建基於「內容」的穩定體系之上,而非短線炒賣。黃宏誠舉例,平台邀約大機構入駐、協助廣告公關公司成為元宇宙中介,以及成立遊戲製作者基金和創作者基金,皆為了充實內容,最終目標是「用戶生成內容」佔七成。
遊戲體驗商業模式未夠清晰
然而,單靠內容生態,無法闡明「軟件派」的商業方向。Capco亞太區數碼與科技業務合夥人Paul Sommerin指出,縱然許多品牌入駐元宇宙,行業當前發展仍處初期,商業用例模糊,未能完全回答「要解決什麼問題」。

另一挑戰是大眾接受度。黃宏誠舉例,許多用戶即使已註冊平台,大都停在連接加密貨幣錢包的一步。未有錢包的用戶,可參加部分活動卻無法解鎖完整體驗。Sommerin分析:「FTX事件影響了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等概念的可信度。」
學者倡生活增益非逃離現實
香港科技大學元宇宙與計算創意研究中心主任許彬接受專訪時,直言「Web3和元宇宙被市場偷換了概念(hijack)」,強調「去中心化」很難實現,例如運算力已是瓶頸,「去中心化與規模性(scalability)是矛盾的」。在許彬眼中,元宇宙絕非逃離現實的「反烏托邦」,更應視為現實生活增益的超現實(Surreality)。他以瑞典宜家家居(IKEA)為例,該企業推出試用家具的AR(擴增實境)應用程式,這類商業應用才是未來元宇宙的主流。

有別於「軟件派」的迷茫,「硬件派」方向較清晰。例如,Meta攻佔硬件市場的同時,圍繞遊戲、健身、社交、娛樂及生產力五個主題開發用例,冀把VR眼鏡構建為集娛樂和工作用途的元宇宙產品。
據市場研究公司IDC年中數字,Meta Quest 2已佔九成VR設備市場,預計今年出貨量達1390萬台,因其價格最實惠。Meta Quest 2上調價格前,入門款僅299美元(約2332港元)。

VR設備低成本策略恐難持續
軟件方面,Meta大中華區總裁梁幼莓介紹,Meta Quest商店的遊戲及應用程式,已錄得逾15億美元收入,未來會把更多生產力工具引入元宇宙,例如與微軟、Adobe及Autodesk等商業軟件公司合作,在旗下VR設備Meta Quest Pro推出商業應用。
然而,Meta「硬件讓利軟件」的商業模式,成本效益差強人意。IDC分析師Jitesh Ubrani指出,長遠來看,Meta以犧牲盈利、推廣低成本硬件的策略「是不可持續」。該企第三季度財報印證這說法,其元宇宙軟硬件部門Reality Labs,前三季營業額為14.3億美元,錄得虧損約94.4億美元(約736.2億港元)。

Meta並不急於止蝕,明年將繼續投放兩成開支於Reality Labs。梁幼莓說,「元宇宙的投資既不簡單也不便宜,但我們相信這是互聯網的下一頁。」
採訪、撰文:楊瀅瑋
延伸閱讀:
fb港用戶群組年增27%
監管超前部署 打擊新型犯罪
沉浸式營銷切合公關媒體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AI賦能弱勢 打破世代貧窮(湛家揚博士)
在傳統經濟體系中,貧窮往往如同宿命般代代相傳。教育、資本、人脈與機會,長期集中於少數人手中,出身低下階層者,即使勤奮努力,仍難以突破制度的天花板。
- Posted November 6, 2025
- 0
-
生物打印機|微創3D打印機 精準修復聲帶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團隊發表一款「微創原位生物打印機」(MIISB),旨在解決聲帶手術後的纖維化併發症(Post-surgical Fibrosis,PSF)。
- Posted November 6,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城大AI科研助手 公眾登記使用
香港城市大學去年10月創立「香港人工智能與科學研究院」(HKAI-Sci),該院昨推出專業人工智能(AI)科研助手SciencePal(https://sciencepal.ai),開放公眾登記使用。
- Posted November 6, 2025
- 0
-
科技趨勢|十大科技趨勢揭示轉型路向
市場調查機構Gartner公布《2026年十大策略性科技趨勢》,指出世界即將步入由人工智能(AI)驅動和連結的新時代,任何單一技能都難應付未來需求。
- Posted November 6, 2025
- 0
-
Comet陷法律糾紛|亞馬遜入稟禁Comet網購代理
美國科技巨擘亞馬遜(Amazon)就人工智能(AI)初創公司Perplexity旗下的AI代理瀏覽器Comet,爆發法律糾紛。
- Posted November 6, 2025
- 0
-
谷歌捕日計劃|擬太空建數據中心 2027發射兩顆衞星 測試硬件運行情況
全球科企搶建大型數據中心,惟隨着地球資源日益緊張,將人工智能(AI)運算設施移師到太空軌道,技術上並非天方夜譚。
- Posted November 6, 2025
- 0
-
AI創新引擎推動變革(車品覺)
人工智能(AI)無疑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革命性的技術之一。然而,當前關於AI的討論,往往局限其作為勞動力替代工具的角色,而忽視更深層次的潛力。
- Posted November 5,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