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論與AI發展 (車品覺)
控制論創始人維納(Norbert Wiener),生前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榮休教授。維納的奠基著作Cybernetics在1948年出版,有趣的是他把這本書的副標題,命名為「關於在動物和機器中控制及通訊的科學」。在1946年到1953年間,共舉行了10次以控制論為主題的會議(著名的梅西會議)。
按照維納的定義,控制論旨在發展一種語言和技術,使我們能夠真正解決高級計算技術領域中的控制與通訊問題。正好論證了強人工智能之下的系統設計者更應該考慮人類、計算機以及更廣泛的生態世界之間的關係。
控制論的核心問題,涉及三個基本方面:首先,通訊與控制之間的關係。一切系統為了達到預定目的,必須經過有效控制。有效的控制一定要有訊息反饋,人控制機器或計算機控制機器,都是一種雙向訊息流的過程;其次,適應性與訊息和反饋的關係。適應性是系統得以在環境變化下,能保持原有性能或功能的一個特性;第三,學習與訊息及反饋的關係。反饋具備以過去行為來調節未來行為的功能,它可以是簡單或複雜反饋。複雜反饋中,過去的經驗不僅用來調節特定動作,而且用來對系統行為全盤策略,使之具有學習功能。
舉一個日常生活例子,假設你在等候一部據稱以人工智能自動驅動的升降機時,有沒有懷疑過它的公平性及安全?可能以下問題,對你的疑問有幫助:
一、電梯是如何預測並回應需求的,例如,它通過一系列算法預先調整優先次序,以提供節能及高效服務;
二、電梯製造商有否考慮在緊急情況下,可以用鑰匙取代智能系統;
三、如何確保系統安全、可靠及可管理;
四、乘客與電梯系統如何交互;
五、電梯的生產力和效率是否可持續、安全和負責任;
六、電梯系統設計之目的及目標,以及這背後的思考。
控制論在技術、生物學,以至複雜的社會系統領域,都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尤其在當下人工智能高速發展下,它的思考原則有助人類檢測人工智能是否仍然受控。
(編者按:車品覺著作《覺悟.大數據》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