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ejtech.hkej.com
Skip This Ads
Don't Miss

浸大創納米粒子診治腦神經瘤

By on November 25, 2022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神經膠質瘤是常見的原發性腦部惡性腫瘤,惟現有的診斷方法準確度有限。香港浸會大學一支協作研究團隊,合成了一種名為TRZD的納米粒子,其持續發光的特性,既能為體內神經膠質瘤細胞組織作顯影診斷,亦可透過靶向傳送化療藥物,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研究結果已刊登於國際科學期刊Science Advances

靶向傳送化療藥

TRZD的基本結構是一組納米粒子,特點是受紫外光照射後,會持續發放近紅外線,加上載有多孔結構的二氧化矽,使TRZD成為化療藥物阿黴素的理想載體。

浸大化學系助理教授王奕博士帶領研究團隊,開發近紅外線持續發光納米粒子TRZD。(浸大提供圖片)

此外,TRZD表面塗上紅血球細胞膜,並嵌入T7肽;前者可提高穩定性,後者對腫瘤細胞的表面受體有高度親和力,有助TRZD穿透血腦屏障,令藥物得以傳送至腫瘤細胞。

為評估TRZ(即未有加載阿黴素的TRZD)在神經膠質瘤影像診斷的成效,研究團隊採用一組大腦及小腦均被注入腫瘤組織的小鼠進行實驗。TRZ首先受紫外光照射,在發光後被注射至小鼠體內。在隨後24小時,小鼠的腫瘤位置,能偵測到TRZ所發出的光。

隨後,團隊進一步評估TRZD的抗腫瘤成效。在小鼠被注射TRZD之後的15天,其腫瘤直徑平均縮小至一毫米,平均壽命亦較沒注射TRZD的對照組小鼠長20天。細胞死亡情況集中在腫瘤範圍,正常腦組織未有受損。團隊認為,TRZD有潛力開發成新一代對抗神經膠質瘤的藥物,能發揮診斷及治療的雙重功能,更具備潛力發展出其他腦疾病的治療方案。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