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化風水佬指點迷津 恒生後人創算命App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但一些傳統智慧或名言,往往令人無所適從,例如有說「君子不念舊惡」,又有曰「君子報仇,十年未晚」,究竟仇該不該報呢?談到命理運數,廣東歌唱「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閩南歌卻唱道「愛拚才會贏」,到底命運能否掌握?
講到底,傳統智慧亦須加以科學化應用,才可得出理想效果。我是28歲的IT創業者老明韜,我的「靈機」公司主打生肖、紫微斗數、星座、塔羅牌、面相及八字等手機程式(App),結合傳統與科學,希望為現代人指點迷津並帶來慰藉。
青年創業近日成為熱門話題,多少人在數碼港裏日以繼夜,希望在IT行業闖出一片天。我則早於五六年前已起步,「靈機」公司累計推出逾百個Apps,其中指紋測算曾位居蘋果App Store中國排行榜首位,王牌占卜App《靈機妙算》更有逾千萬人次下載,用戶涵蓋香港、內地、美加等近50個國家及地區;公司團隊亦由最初的數人,發展至目前的數十人。
算命減煩惱增自信
記得在創業初期時,並未找到自己的方向,我們推出很多手機的牆紙、音樂及工具等,後來思量還有哪些新玩法?於是想起算命App,結果用戶的反應很好,不斷問還有什麼新東西。漸漸,我們加入塔羅占卜、心理測試、解夢等等。我覺得算命畢竟是中國傳統文化,要讓新一代接觸了解,最好的方法是與先進科技相配合。
我和股東們一開始對算命並不熟悉,大家都是邊做邊學。從第一個產品開始,至今雖然談不上能幫人家算命,但多少也要懂一點。我們主要與30多個風水師傅合作,來自本港、內地、台灣及星馬等地,務求令我們的App愈來愈專業。
在我看來,算命其實不是教人發達,而是減輕人們心中的煩惱及增加自信。道理很簡單,比如App推算出今天穿紅色會帶來好運,你照着穿就能抱正能量去面對今天的工作。我深信,這些一丁點的改變累積起來,就能改變一個人的心態,說白了,很多困難只是心理上的障礙。
所謂「風水佬呃你十年八年」,我們的App卻一視同仁,不會憑言語取巧,亦不看你的打扮、座駕或身家,純粹根據你的生辰八字等資料作出分析。相比市場上同類產品,很多只是從算命書上抄來算法,我們花更多精力在「準」的追求上,例如集合30多個師傅制訂算命的邏輯,並按照每年不同的變化作出調整,希望盡量做到最精準。
到底是「人定勝天」抑或「成事在天」?我的看法是,人始終有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利,不然,我們生存下去有什麼意義?人總有順境時,亦必有辛苦的時候,但沒有人一生出來就注定會發達,一定要經過某些過程,只是有的人比較幸運點。
聰明長輩傳授營商功力
大家都覺得我是幸運的一個,因為我的祖父是老洪鈞(恒生銀行創辦人何善衡的女婿),我的爸爸是老元迪。這些都是事實,也躲避不了,更不是我能選擇的。我也覺得自己幸運,但幸運的不是家裏有錢,而在於長輩都是聰明的生意人,很懂得教育下一代。若要說我最大的家族遺產是什麼?那就是太公、爺爺、爸爸,一代傳一代的營商功力,他們的教導是我將來成功的根本。不過,他們的成功不會為我增添壓力,我會盡力而為,夠不夠他們成功不重要,但希望他們為我感到自豪。
爸爸給我的教誨是:不要走捷徑,並找一些信得過的夥伴。我和拍檔們年齡相若,大家很談得來,彼此都不驕傲,都願意學習及接受挑戰。爸爸還說要平衡工作和生活,不能只顧着工作。很多人認為一開始要投入,每天工作20小時,讓生意能盡快上軌道,然後才慢慢享受;可是,屆時往往已經太遲,身體健康已離你而去。
採訪、撰文:吳雄
來源:信報財經新聞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Mind Map突顯人工智能UX革命(黃岳永)
最近Google的NotebookLM推出了全新的Mind Map功能。用戶只需點擊Mind Map按鈕,NotebookLM便能自動生成互動式思維導圖,讓你一目了然地掌握知識架構。
- Posted April 29, 2025
- 0
-
Google|英經濟可藉AI多增4萬億
谷歌(Google)日前發表報告指出,如果英國對勞動力作培訓,將可從人工智能(AI)創新中獲得4000億英鎊(約4.14萬億港元)的經濟增長,其中一半取決於勞工是否真正採用該技術。
- Posted April 29, 2025
- 0
-
AI潛在危險|AI教父再警告 小心智能叛變
被譽為「人工智能(AI)教父」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辛頓近日接受CBS訪問時再發出警告,直言AI發展速度超出預期,人類被AI接管的可能性約10%至20%。
- Posted April 29, 2025
- 0
-
本地創科動態|理大非入侵檢測「糖尿上眼」
香港理工大學致力推動「醫工結合」,以及人工智能(AI)賦能醫學科研創新和成果轉化,最近把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應用於眼科診斷上,完全避免傳統注射顯影劑的風險。
- Posted April 29, 2025
- 0
-
筍工已過時?|AI職稱又多又亂 搵工者「𢱑頭」 熱潮上落快 「提示工程師」不再吃香
人工智能(AI)正在創造就業機會,無論上班族或急需人手的公司,今年似乎要面對新難題,就是科技職位名稱變得五花八門,職責又不清晰,稱謂不同但工作重疊,往往讓求職者摸不着頭腦。
- Posted April 29, 2025
- 0
-
小米手機|內地市佔19%稱冠
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最新數據顯示,小米(01810)手機於今年首季在中國市場市佔率達19%,位居榜首,按年增長5個百分點。
- Posted April 28, 2025
- 0
-
全球AI發展陷十字路口(方保僑)
美國特朗普政府近期的關稅政策反覆無常,近日又全面禁止輝達(Nvidia)向中國出口特供版人工智能(AI)晶片H20,令輝達需要減記55億美元庫存與採購費用,股價單日重挫近7%。
- Posted April 28,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