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實世界的數據同步 (車品覺)
佛家說一切皆虛妄,主張要能守住本心,在看見這些皮相的時候,能夠不被其外表所迷惑,要明白所看到的現象並不是真實。誰不知科技發展到今天,人們正在探索如何讓虛擬世界變得愈來愈真實,大千世界把這個概念稱為「元宇宙」(Metaverse)。
元宇宙一詞最早在1992年小說《雪崩》中出現,描述一個永恒不滅的虛擬世界。故事背景發生在二十一世紀初,當全球經濟瀕臨崩潰時,元宇宙的虛擬世界便會成為人們的避難所,以及尋找機遇的地方。
如果跟筆者年紀差不多的朋友,可能都聽過在2003年一度被認為會改變世界的《第二人生》遊戲,以至後來的《我的世界》和Roblox等平台推出,都意味着人類愈來愈願意把工作、生活、娛樂混雜在現實與虛擬世界之間。關於元宇宙的定義,新書《元宇宙改變一切》的作者馬修.鮑爾(Matthew Ball)是這樣說:「大規模、可互動的網絡能夠實時接通3D虛擬世界,借助大量連續性數據,如身份、歷史、權利、對象、通訊和支付等資料,可以讓龐大數量的用戶體驗實時同步」。
馬修所描述的虛擬世界分為三種:
1.現實世界的鏡像(又叫數碼孿生)
2.現實世界的虛構版本
3.完全虛構的世界
不管是以上哪一種模式,要做到實時同步虛擬世界中的事物,才是最難解決的問題。例如身處在同一房間內,有人打破玻璃杯,房內不同人的感受應該既獨立又唯一,而且影響着他們的心理狀態也不一樣,這個念頭是如何在虛擬世界記錄下來,成為未來的記憶,這些記憶又會否影響着真實世界的我?
筆者忽然想起莊周夢蝶的處境,現實世界的我起初在操縱着虛擬世界的我(化身),真實與夢境的分別當時頗為清晰,但當我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在虛擬世界後,隨着活動痕跡變得頻繁,本人在虛擬世界的言行,反而會不會成為我在現實世界生活中的依據。比如說在虛擬世界中,你是個如雷貫耳的英雄豪俠,現實卻是寂寂無聞的普通人。
跳出這兩個世界之外,假如筆者要設計一套軟件,為主角找一份合適的工作,主人翁在兩個世界中的表現所產生的數據,應該如何處理呢?虛擬與真實之間的數據存在關聯嗎?還是如佛家所言,這都是我們的執念,並無多大區別。
(編者按:車品覺著作《覺悟.大數據》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更多車品覺文章: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熊貓TV頻道AR免費睇(林國誠)
海洋公園目前擁有6隻大熊貓,包括「樂樂」、「盈盈」及牠們的龍鳳胎寶寶,以及中央政府送贈的「安安」和「可可」。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利用AI打破遺忘曲線(黃岳永)
雖然我們已經踏入人工智能(AI)時代,但筆者在大學上課時仍發現許多學生熱愛手抄筆記。有些同學甚至要求索取老師的PowerPoint教材。然而,這種多年來一直「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否能跟上當今世界的變化?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真菌電池|3D打印無毒兼生物降解
瑞士聯邦材料科學與技術實驗室(Empa)透過3D列印,首次將兩種真菌結合起來,製造出功能齊全的燃料電池,讓微生物透過新陳代謝,將水份及營養物質(例如單醣)轉化為能量。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Canon新產品|新全片幅CMOS 逾4億像素破紀錄
Canon 發表全新35毫米全片幅CMOS感光元件,擁有業界最高的4.1億像素,其解像度高達24K(24592乘16704像素),相當於高清HD的198倍,或者超高清8K的12倍,預計將用於監控、醫學及工業層面。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AI洩密?|戶外照洩定位 憂成起底工具
美國波士頓初創Graylark Technologies開發一款人工智能(AI)平台GeoSpy,即使移除照片的EXIF中繼資料(例如GPS定位座標),亦能立刻分析上傳照片的地理標記,例如建築風格、土壤特徵及空間關係。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AI趨勢|生成廣告片 99%內容虛構
最近越南一位創作者László Gaál,就利用影像生成模型Veo 2,結合Google Deepmind人工智能技術,生成一條保時捷跑車廣告片。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
-
智能手機大戰|加強人工智能 一鍵呼叫Gemini
三星(Samsung)全新Galaxy S25系列旗艦手機,搭載以Android 15為基礎的OneUI 7.0作業系統,提供長達7年安全性更新。
- Posted January 24,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