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前CEO憂元宇宙不利人類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施密特認為,在沒終止程序下創造AI,無疑是召喚惡魔。(路透資料圖片)
元宇宙(Metaverse)熱潮蓄勢待發,Facebook(fb)上周宣布改名為Meta,計劃全力轉型為元宇宙企業。谷歌(Google)前行政總裁、現任美國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施密特(Eric Schmidt)近日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談到,元宇宙相關議題大熱,呼籲重視其發展帶來的隱憂。
元宇宙概念最早出現在科幻小說《雪崩》(Snow Crash),而全力押注元宇宙的Meta,將之描繪成一個虛擬空間。用戶可透過消費級硬件,配合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等技術,跟不同物理空間的親友一起工作、玩耍、學習、購物及創作等。

fb將元宇宙描繪成一個虛擬空間,可跟不同物理空間的親友,一起工作、玩耍、學習、購物及創作等。(Facebook影片擷圖)
認同馬斯克 AI隨時變惡魔
施密特認為,所有談論元宇宙的人,都認為它是一個比現實更令人滿意的世界,只要身處其中,人們將變得更富有、英俊、美麗和強大。他指出,元宇宙將令世界變得更數碼化(digital)而非實體化(physical),對人類社會而言不一定是好事。
人工智能(AI)是元宇宙發展的關鍵技術,施密特認同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對AI的看法:在沒終止程序下創造AI,無疑是召喚惡魔。未來AI將無處不在,甚至參與戰爭。施密特提醒,必須以更謹慎態度看待AI,避免此類技術產生更大對立。

Facebook上周宣布改名為Meta,計劃全力轉型為元宇宙企業。(中新社資料圖片)
此外,被稱為「iPod之父」的東尼法戴爾(Tony Fadell)近日接受彭博訪問時,亦透露對元宇宙發展的擔憂。他早在1988年已聽聞元宇宙,相信此概念在企業及工業領域能發揮重要作用,惟要讓消費者保持高度投入則較困難,坦言對其發展前景持懷疑態度。他又強調,科技公司高層有責任就產品作自我監管,而非完全指望政府。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本地科研成果|科大AI診斷四大癌症 95%準確整合50萬切片影像 制定個人化療法
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醫工交叉聯合創新中心主任陳浩帶領的團隊,近日研發創新人工智能(AI)系統SmartPath,整合臨床診斷、分型、生物標記物量化、治療評估及預後跟進功能。
- Posted October 21, 2025
- 0
-
特斯拉純視覺方案挑戰(方保僑)
電動車廠商特斯拉(Tesla)最新發布的FSD(Full Self Drive,全自動駕駛)v14.1軟件,向無人駕駛及Robotaxi的實現邁進重要一步。
- Posted October 20, 2025
- 0
-
AI趨勢|Google生成式AI網課免費學習
Google雲端由即日起至10月31日,推出「Google雲端生成式AI培訓計劃」(Cloud Al Study Jam 2025)。這項網上學習計劃完全免費,緊扣Google最新的人工智能(AI)技術,專為開發者與初學者設計。
- Posted October 20, 2025
- 0
-
AI趨勢|AI教母李飛飛「世界模型」升級
被譽為「人工智能(AI)教母」的李飛飛,其世界實驗室(World Labs)發布全新「即時生成世界模型」RTFM(Real-Time Frame Model)。RTFM只需單一輝達H100圖像處理器(GPU)即可運行,能夠即時渲染持久、一致的3D世界。
- Posted October 20, 2025
- 0
-
人造電池|人體奧妙 啟發葡萄糖電池
美國賓漢姆頓大學的科學家,藉模擬人體能量產生方式,研發出新一代液流電池(Flow Cell Battery),以維他命B2(核黃素)取代貴金屬,催化葡萄糖發電,可望研發出無毒、低成本的環保電
- Posted October 20, 2025
- 0
-
港新聞機構多乏AI發展策略(郝本尼)
人工智能(AI)正在改寫新聞業的運作邏輯,香港中文大學上周舉行新一屆「中大新聞獎」講座,題目正是AI浪潮下新聞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 Posted October 20, 2025
- 0
-
智能機械齊聚亞博 能歌善舞搶眼球
環球資源二期香港展上周六(18日)起一連4日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今年首設1200個展位的「AI主題館」,雲集Al智能終端、Al穿戴、Al眼鏡、Al玩具、AI寵物用品、AI個人健康護理及其他AI產品。
- Posted October 20,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