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Bard呆等兩年終抬頭 高層保守失先機 急推產品追落後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StartupBeat創科鬥室」
人工智能(AI)聊天機械人ChatGPT,去年11月曝光後搶盡風頭,吸引全球各行各業試用。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谷歌研究人員早在兩年多前,已低調鑽研同類AI技術,惟遭公司管理層多次駁回,認為不宜發布相關工具,導致錯失市場先機。谷歌為了急起直追,除於上月推出Bard聊天機械人,最近亦公開多篇研究項目,涉及機械人智能及語音識別技術,為日後的AI大戰做好準備。
報道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當年AI研究部門Google Brain的工程師Noam Shazeer,以及另一位專案主導者Daniel De Freitas,曾構建一款聊天機械人(內部開發代號Meena),更試圖將之結合Google Assistant虛擬助手。谷歌管理層卻指程式不符合公司的AI系統安全及公平原則,拒絕公開演示有關技術。二人於2021年功成身退,離開谷歌並成立初創Character.AI。

工程師曾稱有人類意識惹風波
谷歌後來把Meena改名為LaMDA,更考慮在去年5月的旗艦會議上,為LaMDA釋出一個初期版本。意料之外是,谷歌工程師Blake Lemoine跟LaMDA聊天後,稱其言談猶如一名8歲小孩,斷言AI已具備自我意識,未幾被公司勒令停職。不過,於ChatGPT首次亮相後幾個月,谷歌決定重投聊天機械人,將之命名為Bard(中文意思為詩人)。
無論人才、論文及數據量,谷歌一向穩佔上風,但它一直對AI持謹慎態度。母公司Alphabet行政總裁皮采(Sundar Pichai)早於2018年6月,已宣布7項AI原則以指導公司工作,旨在限制傳播不公平、偏見的技術,例如AI工具應該對人負責,同時「為安全而構建及測試」。上月皮采再向員工發出電郵,表示公司一些最成功的產品,並非最先推向市場,惟隨時間而贏取用戶信任。

務求在AI設備競賽迎頭趕上,谷歌近來連番推出多款「秘密武器」,例如周一(6日)與德國柏林工業大學聯手發表PaLM-E。
展示重磅機械人冀奪回版圖
作為一個具備5620億個參數的「多模態體現視覺語言模型」(VLM),PaLM-E就像ChatGPT風格的AI模型增加視覺。機械人毋須重新訓練,亦懂得執行各種任務。示範影片可見,當有人發出指令「從抽屜拿出米餅」,機械臂隨即四周搜尋,再在廚房打開抽屜,順利找出目標物件。
針對自動語音識別(ASR),谷歌同日又發表「通用語音模型」(USM)API(應用程式介面)研究成果,其模型參數以1200萬小時語音及280億組訓練,聲稱能自動辨識100多種語言,最終目標是支援1000種語言。谷歌已把這版本的USM,套用在短片分享平台YouTube。

研究顯示,該模型在73種語言中,單詞錯誤率(WER)平均低於30%(數值愈低愈好),表現為歷來最佳。
全球AI今年支出料破1.2萬億
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預測顯示,全球以AI為中心的系統支出,包括系統軟件、硬件及服務,預計2023年達到1540億美元(約12012億港元),比2022年的支出增長26.9%。面對OpenAI及微軟的挑戰,皮采在Twitter發帖預告,谷歌於5月10日在加州山景城舉行年度大會Google I/O 2023,料屆時發表更多AI相關新產品。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人機合一新紀元(方保僑)
科技界奇才、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腦機介面公司Neuralink,再次為人類未來投下震撼彈。
- Posted November 17, 2025
- 0
-
AI歌曲泛濫|97%聽眾難辨真假
擁有970萬用戶的法國串流平台Deezer發現,人工智能(AI)音樂提交量每日超過5萬首,佔平台總上傳量約三分一。
- Posted November 17, 2025
- 0
-
Dell|人工智能PC掀辦公室革命
電腦生產商戴爾(Dell)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鄺家麒、大灣區信息基礎架構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監鄒以倫,探討新興工作模式與企業、AI個人電腦(PC)崛起的關係。
- Posted November 17, 2025
- 0
-
PwC調查報告|員工採用AI 逾九成增生產力
羅兵咸永道(PwC)近日發布《2025全球勞動力希望與恐懼調查》,在今年7月7日至8月18日期間,訪問全球48個主要經濟體、28個行業的近5萬名員工。
- Posted November 17, 2025
- 0
-
萬碧發展|港科企不認同AI泡沫論 謝小江稱應用廣 省成本提效顯著
本地科企萬碧發展(Million Tech)創辦人謝小江接受本報專訪,他形容AI是帶來「翻天覆地」轉變的科技,「應用範圍廣,還便宜到難以置信……可能用一兩美元,就可以生成一條漂亮的影片出來,立刻上網做成廣告。」
- Posted November 17, 2025
- 0
-
AI時代影像真假難分(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AI)影片,正以驚人速度席捲全球,社交媒體上充斥真假難辨的影像。從Sora、Runway到Pika,甚至一個手機應用程式(App),都能一鍵生成擬真影片。
- Posted November 14, 2025
- 0
-
Heidi|澳洲醫企攻港 夥科大AI輔診
截至2024年3月31日,香港有16459名醫生,即每1000名人口僅得2.16名醫生,比例遠低於其他先進經濟體。
- Posted November 14,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