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資歷深 120博士坐鎮 商湯AI誓挑戰美巨擘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創科鬥室」

商湯集團近日與美國晶片巨頭高通簽訂協議,一齊展開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圖右為商湯集團香港總經理尚海龍。(黃勁璋攝)
本港首間AI獨角獸商湯科技(SenseTime)與全球最大手機晶片商高通(Qualcomm)旗下的Qualcomm Technologies上周宣布攜手合作,推出人工智能(AI)晶片。商湯集團香港公司總經理尚海龍表示,該公司的研究團隊有深厚經驗,團隊現時擁有120名博士,稍後將擴大至140名。他相信中國未來的AI技術,能夠超越美國科企,技術上不讓美國科技巨擘專美。
港產人工智能登國際舞台
商湯於2014年成立,專注研究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的原創技術,主要應用包括智能手機和物聯網(IoT)裝置、聯網汽車及機械人等14個範疇。是次合作會把相關技術與高通的晶片融合,將源自香港的AI技術帶上國際舞台之餘,料將加快普及AI技術。
過去一段時間,發展科技多以「商業模式創新」為主,重點在於如何提升資源分配或商業運作效率,由此催生了共享經濟一類創新企業。尚海龍認為,未來日子以高科技創新及科學家為中心的新時代將會降臨。他以商湯為例,指聯合創辦人湯曉鷗教授已有20年AI研究經驗,以及近1000個相關知識產權,足以跟Google及Facebook等科技巨擘抗衡。
改造自駕車 400元有交易
商湯科技曾出產AI晶片,小米和Vivo等內地智能電話製造商亦有採用。尚海龍稱,「沒有針對要售賣給哪間公司,就是想將AI技術普及化,這一點很重要。今時今日,用家覺得AI離手機很遠,商湯要把它『落地化』。」
被問到商湯科技的競爭優勢,尚海龍以無人駕駛為例,指出一般普通車只要加上特製雷達裝置,亦能變身為自動駕駛汽車,惟最大問題是成本太高,特製雷達動輒要80萬元,但普通汽車售價不過20萬元,令市場難以接受。相反,若運用商湯的AI技術,只須使用普通攝錄裝置,售價可降低至約400元亦能達到相同效果。
尚海龍指出,在AI領域,中美的科研距離正逐漸收窄。中國發表的AI論文數目已超越美國,商湯科技佔當中四分之一。他稱,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離任前就曾推動美國5大科技巨擘Google、亞馬遜、Facebook、微軟及IBM組成一個AI聯盟,「為何嚴陣以待?因為看到在AI領域,美國未必再有優勢。」美國的AI知識產權收益,一年已高達1700億美元;相反,內地規模只相當於美國1%,約17億美元。
支持EJ Tech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按這裏聯絡我們。
Related Posts
Latest News
-
GEO成數碼營銷新寵(方保僑)
生成式引擎優化(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 GEO)迅速崛起,成為數碼營銷與媒體策略的新寵。
- Posted August 18, 2025
- 0
-
科企出海|網龍夥中科聞歌 AI技術出海
網龍(00777)及其子公司創奇思(Cherrypicks),日前聯同中科聞歌成立戰略聯盟,成為境外唯一出海平台與商業化夥伴,以推動內地人工智能(AI)核心技術出海。
- Posted August 18, 2025
- 0
-
GEO|AI概覽添流量 重塑行銷策略
NP Digital最近發布報告,在美國訪問了1000位美國成年人,亦聯繫600名全職從事行銷、市場研究、銷售及廣告工作的專業人士,探討SEO趨勢,以及對行銷績效及策略的影響。
- Posted August 18, 2025
- 0
-
識別AI片|九招識別人工智能生成影片
科技媒體Mashable於是傳授九大招數,讓觀眾以更敏銳的眼光及懷疑態度,發掘內容中的蛛絲馬跡,識別AI生成的病毒影片。
- Posted August 18, 2025
- 0
-
科幻科學|學者倡對未來科技超前部署
最近德國、加拿大及法國的3位學者提出一種「科幻科學」(sci-fi-sci)概念,試圖以實驗模擬未來科技,收集參與者的態度及行為數據,預測科技對社會的可能影響,論文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
- Posted August 18, 2025
- 0
-
RWA|散戶無緣龍頭穩定幣可惜
《穩定幣條例》本月起正式實施,開始對港元或其他法幣掛鈎的穩定幣(FRS)發行、供應與交易作出監管。
- Posted August 18, 2025
- 0
-
RWA代幣化具潛力|改革融資模式 操作透明去中介 降投資門檻創造價值
香港數字金融協會聯席會長、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創始會長陳家豪早前接受本報專訪,他認為RWA結合去中介化、透明化與細分投資優勢,有望重塑未來的資產交易及融資模式,為本港帶來新經濟機遇。
- Posted August 18,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