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人物專訪 News
-
輝達入股英特爾藏玄機(方保僑)
輝達(Nvidia)早前宣布,將斥資5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Intel),這個震撼半導體業界的消息,隨即觸動資本市場和全球科技生態的深遠變化。
- Posted September 29, 2025
- 0
-
打擊深偽|禁擅用生物辨識資料
近年「深偽」(Deepfake)技術騙案不斷增加,有意見稱版權法律或可用於處理此類問題,例如美國版權局去年7月一份有關版權與AI的研究報告認為,數碼複製技術創建極度逼真的仿製品,與版權保護原創的核心目標息息相關。
- Posted September 29, 2025
- 0
-
律師會促AI版權法|釐清原創性 作品須由人類主導 着重實質貢獻
香港律師會知識產權委員會主席黃錦山早前接受本報專訪,探討AI與本地版權法律的爭議,並分享該會建議立法方向。
- Posted September 29, 2025
- 0
-
西井科技|港滬創科優勢互補
行政長官李家超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構建數字化港口系統、支持現代物流業發展。西井控股(香港)首席執行官楊銘也認同,港府非常重視這方面的科技,像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運輸及物流局等相關部門,都有一系列資金支持。
- Posted September 22, 2025
- 0
-
西井科技|AINERGY戰略 改革物流 研新能源自駕貨車 智能操作助決策
西井科技是物流領域的人工智能(AI)創新領導企業,2015年在上海成立,去年2月宣布來港成立國際總部,6月在沙田科學園組建研發中心。
- Posted September 22, 2025
- 0
-
數字資產監管|港制定監管細節 領先全球
香港近年在數字資產領域的監管步伐顯著加快,今年6月財庫局新一份《政策宣言》更提出了「LEAP」框架,其中首項正是「優化法律與監管」。
- Posted September 15, 2025
- 0
-
RWA|實物資產「上鏈」 RWA掀投資變革 擴闊買賣種類 助推進「普惠金融」
現實世界資產(RWA)放上區塊鏈,近期成為金融界熱話。區塊鏈分析平台DeFiLlama統計,截至2025年6月底,公鏈上RWA規模已逾240億美元(約1872億港元)。
- Posted September 15, 2025
- 0
-
律師樓Cooley擁抱AI|自研工具設科技總監 規劃藍圖 搶先試用新技術
本身亦有自研AI工具的美國律師樓科律(Cooley)合夥人李鵬,近日接受本報專訪,探討業界如何應對科技轉變,並向新一代法律人教路,分享如何以AI裝備自己。
- Posted September 8, 2025
- 0
-
卓豪|倡AI融入業務流程
印度科企卓豪亞太區副總裁暨總經理馬修受訪時表示,AI屬於一種「創新平台」,它不會取代原本的應用程式,反而將令現有工具更加強大。
- Posted September 1, 2025
- 0
-
博歌科技|D輪融資獲富士康注逾兩億
最近本港科企博歌科技(Robocore)完成D輪融資,獲富士康集團旗下公司注資,投資金額最高3000萬美元(約2.34億港元)。林朗熙認為,除了直接注資之外,富士康的加入還可帶來四大助益。
- Posted September 1, 2025
- 0
最新文章
-
Dell|人工智能PC掀辦公室革命
電腦生產商戴爾(Dell)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鄺家麒、大灣區信息基礎架構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監鄒以倫,探討新興工作模式與企業、AI個人電腦(PC)崛起的關係。
- November 17, 2025
- 0
-
萬碧發展|港科企不認同AI泡沫論 謝小江稱應用廣 省成本提效顯著
本地科企萬碧發展(Million Tech)創辦人謝小江接受本報專訪,他形容AI是帶來「翻天覆地」轉變的科技,「應用範圍廣,還便宜到難以置信……可能用一兩美元,就可以生成一條漂亮的影片出來,立刻上網做成廣告。」
- November 17, 2025
- 0
-
星企Aspire|客製AI代理 簡化財務流程
新加坡金融科技服務商Aspire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巴隆切利(Andrea Baronchelli)早前接受本報專訪,探討如何運用人工智能(AI)技術應對複雜行政流程的情況。
- November 10, 2025
- 0
-
科大高清成像技術|助探索人腦 免麻醉實時掃描 遠勝照CT磁力共振
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團隊開發一項全球首創的高分辨率腦成像技術,能以幾乎無創方式對小鼠大腦作實時圖像掃描觀測,獲得精度高數百到數千倍的活體腦成像,清楚辨識單一神經元的形態與放電活動。
- November 10, 2025
- 0
-
Smart Sensing|人臉模糊化處理保障私隱
Smart Sensing首席執行官鄧建國強調,在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人流統計系統下,邊緣裝置一旦完成AI計算,只會保留時間、地點與人數等數值,系統只會回傳統計結果到雲端,毋須保存拍攝影像。
- November 3, 2025
- 0
-
Smart Sensing|物聯網配AI監控人流 高效省成本 Smart Sensing展覽實測 僅需簡單硬件
近年業界探索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方案,意指在物聯網(IoT)系統追加人工智能(AI),讓邊緣裝置不僅連接與收集資料,還能協助分析或決策。
- November 3, 2025
- 0
-
科律律師樓|企業宜勤演練 提升網攻存活率 各國AI法規差異大 擴版圖前要認清
本報早前跟科律(Cooley)律師樓3位網絡安全、數據、私隱業務專家深度對談,探討當下企業在這種複雜環境下,如何應對相關法律風險。
- October 27, 2025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