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人物專訪 News
-
換輪胎App配對巴打「救車」 店主自學寫程式 改革傳統業界
八十後鍾浩賢數年前頂手一家輪胎店後,決定運用科技革新這個傳統行業。他研發的Tyrehood Zone手機App,讓車主借出閒置的換胎工具及後備車胎,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
- Posted March 30, 2020
- 0
-
Dash李灝庭愛解難 轉攻地產拓展共居 《福布斯》才俊百足多爪
服務式住宅企業Dash Living(Dash)創辦人李灝庭(Aaron)先後辦過團購網、女性時裝購物平台等,近年轉在地產領域發光發熱,2016年以28歲之齡,榮登《福布斯》亞洲版30歲以下青年才俊榜。
- Posted March 30, 2020
- 0
-
金融科技協會憂肺疫礙融資
香港金融科技協會(FTAHK)創會兼董事會成員董欣怡受訪時指出,「我們估計(疫情)第一波影響會在集資方面,可能出現放緩甚至擱置情況,尤其對規模較小的初創影響會較大。」
- Posted March 23, 2020
- 0
-
港配送機械人疫境有錢途 Rice懂繞障礙搭? 派餐遞件避感染
本地科企Rice Robotics研發的配送機械人Rice,協助外賣員、商廈前台接待員、酒店職員等,把外賣食物或信件等送到收件人手上,代人手完成最後一里路運送。
- Posted March 16, 2020
- 0
-
4港青全球搶材料本土產口罩 盼惠及弱勢社群 今網上預售籌錢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口罩供應緊張,明特機械科技創辦人禤彥勳跟三位社科界好友,從各地搜羅口罩原材料,並購入機器生產「masHker本土好罩」。
- Posted March 10, 2020
- 0
-
Miro AI識別跑手裝束助品牌營銷 「電腦視覺」追蹤畫面 建立體育大數據
Miro AI由行政總裁Taylor Host及技術總監Jamie Wilde在香港聯合創辦,選定跑步運動領域專門發展,利用AI及電腦視覺技術,識別出現在照片或影片中的運動員及身上的裝備。
- Posted March 9, 2020
- 0
-
AI 平台配對融資服務 助港中小企疫市撲水
運用AI科技為企業配對融資服務的金融科技平台FinMonster,其創辦人鄭文耀及陳健明受訪時稱,新冠肺炎爆發後,公司2月份的網站流量、企業查詢及用戶登記數目,均較1月上升一倍。
- Posted March 5, 2020
- 0
-
港產格價App助精明抗疫 涵蓋6連鎖超市 GaGala擬招小店加盟
新冠肺炎肆虐,全城搶購口罩等日用品。記者近日發現一款港產手機應用程式GaGala,聲稱格盡2300種貨品價錢,涵蓋6間連鎖超市,讓消費者疫市精明消費。
- Posted March 2, 2020
- 0
-
科技初創視像會議「腦震盪」
本地初創Mindlayer於疫症期間安排員工在家工作,創辦人繆堅尼指出,此舉雖然多少影響團隊工作,但問題不太大,「團隊已合作多時,大家互相信任,我不擔心同事趁機偷懶!」
- Posted February 27, 2020
- 0
-
Home Office資訊保安多陷阱 企業及早準備 避免洩密中毒
為防新冠肺炎蔓延,政府及不少私企均安排員工在家工作。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黃家偉認為,企業安排員工在家工作,須為員工提供足夠支援。
- Posted February 27, 2020
- 0
最新文章
-
百望專訪|藉港作支點走向全球
內地「電子發票第一股」百望股份(06657)近期致力向數據智能(Data Intelligence, DI)方向實現人工智能(AI)轉型。
- July 7, 2025
- 0
-
Sumsub專訪|科技助偵測洗錢 省時提效
近來不同領域的企業或機構引進人工智能(AI)系統時,往往關注能否或多久以後才能獲得經濟回報,而反洗錢(Anti-Money Laundering, AML)監控與合規,正好是已出現成功案例的領域之一。
- July 7, 2025
- 0
-
Sumsub專訪|AI辨深偽欺詐 堵KYC驗證漏洞 Sumsub自研技術 識破假冒生成影片
全球一體化驗證平台Sumsub亞太區副總裁Penny Chai接受本報專訪,剖析當前身份驗證產業變局,以及如何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對抗「深偽」(Deepfake)與詐騙,協助企業有效管控風險。
- July 7, 2025
- 0
-
盛博香港|拉攏歐日建產鏈 勝過自給自足
林清源承認,中國製半導體產品單件效能較低、價格較高,在國際市場上較欠缺競爭力,主要限於國內市場使用。但縱使在半導體製造相對落後,也能在其他技術追求創新,逐步縮小與海外大廠的差距,例如華為最近透過堆疊多晶片與優化架構設計,推出理論上綜合算力超出輝達(Nvidia)方案的CloudMatrix CM384超節點。
- June 30, 2025
- 0
-
國產EUV光刻將面世 封鎖倒逼自主創新
為降低對海外技術的依賴,中國須分散供應鏈風險,提升自主研發的能力,為交付國產光刻機鋪路。本報專訪盛博香港(Bernstein)董事經理、高級分析師林清源,拆解國產替代的技術路線,分析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動向。
- June 30, 2025
- 0
-
香港教育城|冀當超級貨架 推動AI學習 加強基建支援 融入日常教學
本報專訪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林峯,探討香港推動AI教育的現況、挑戰與前景。他認為AI教育在香港已全面起步,大部分學校都引入相關課程及工具,未來則需要加強基建資源支援,推動AI全面融入日常教學。
- June 23, 2025
- 0
-
AI智能交通|推進智能交通 不離數碼基建
國際汽車及航空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前任主席潘志健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AI可支援城市規劃、交通流量預測與模擬,例如模擬隧道封閉對人流與車流的影響,提前調動巴士等資源,讓政府更有前瞻地部署危機應變策略。
- June 16,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