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中國人工智能實力狂飆突進(車品覺)
AI產品的全球滲透速度,遠遠超越以往的科技創新產品,如互聯網發展足足花了23年才讓北美以外的用戶佔比超過90%,而ChatGPT僅用3年就完成這目標。
- Posted June 18, 2025
- 0
-
小心漫遊數據「隱形兇手」(林國誠)
不少人即使已選購數據漫遊計劃,卻忽略了一個經常被低估的事項──手機作業系統在用戶不察覺的情況下,於背景自動使用大量數據,導致數據流量無聲無息地消耗掉,影響漫遊上網體驗。
- Posted June 13, 2025
- 0
-
AI賦能建造無障礙社會(湛家揚博士)
回顧上周舉行的Google Cloud Summit Hong Kong 2025峰會,人工智能(AI)的創新應用令人驚嘆。
- Posted June 12, 2025
- 0
-
全球AI政策「雙軌制」(車品覺)
站在香港這中西交滙的視角上,筆者注意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AI)政策已形成鮮明的「雙軌制」特徵:高速發展與積極治理。
- Posted June 11, 2025
- 0
-
從教人創業到自行創業(黃岳永)
自從OpenAI在2022年11月推出ChatGPT以來,AI浪潮席捲全球,政府、企業及學術界不斷探索AI的應用方案,許多有志創業的人士也看到了AI帶來的機會。
- Posted June 10, 2025
- 0
-
應用科技推動旅遊業發展(方保僑)
隨着全球旅遊業復甦,香港再次迎來旅客潮。內地與海外旅客的回流,不僅為本港經濟注入活力,也讓旅遊模式趨向多元化,同時為城市管理帶來新挑戰。
- Posted June 9, 2025
- 0
-
當AI成為工廠的「眼睛」與「大腦」(黃莹博士)
這次我想談談人工智能在工業的應用。想像一下,在現代化工廠裏,機器人像熟練技工般精準抓取零件,瞬間辨識出比髮絲還細的瑕疵,生產線上的AI系統甚至能「自我進化」。
- Posted June 9, 2025
- 0
-
國際級5G網 為智慧城市奠基(林國誠)
香港的5G網絡已覆蓋超過99%人口,覆蓋率之高,在全球城市中數一數二。然而,各大電訊商並未因此停步,仍積極升級網絡,致力為市民提供更流暢、更穩定的流動上網體驗,並為未來智慧應用的發展鋪路。
- Posted June 6, 2025
- 0
最新文章
-
跨境支付通 加速智慧城市建設(方保僑)
隨着「跨境支付通」正式啟動,香港與內地的金融互聯互通邁入全新階段。這項由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共同推動的快速支付系統對接,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為香港的經濟、民生,乃至國際金融地位注入強勁動力,這場金融變革,正悄然改寫規則。
- June 30, 2025
- 0
-
AI多模型協作 智慧軍師在握(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正從單一模型主導的時代,邁向多模型協作的新紀元,Perplexity Pro便是代表之一。
- June 27, 2025
- 0
-
數據與AI素養:推動香港數碼轉型的核心力量(陳龍威)
人工智能(AI)與大數據技術正快速改變全球產業格局。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正積極推動智慧城市與數碼經濟發展。根據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政府撥款設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並在多個部門推廣本地AI工具應用。
- June 26, 2025
- 0
-
職場女性把握AI變革機遇(鄧淑明博士)
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日漸普及,不少工種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當中女性主導的職業更為明顯。
- June 26, 2025
- 0
-
藉「周哈里窗」改善人機溝通(車品覺)
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作為經典心理學的人際溝通模型,在優化人類與人工智能(AI)的互動中展現新的可能性。
- June 25, 2025
- 0
-
應科院引領生成式AI金融革命:從理論邁向實踐的創新之路(黃莹博士)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在金融科技領域深耕多年,從2014年起積極鑽研區塊鏈技術,如今已成為推動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應用的關鍵力量。
- June 25, 2025
- 0
-
智能眼鏡窺見未來生活(黃岳永)
出外旅行要準備什麼拍攝裝備?雖然未必如專業攝影師一般,帶備專業相機和長短鏡頭,但智能手機、360度全景相機,甚至小型無人機等裝備,都是許多人旅行時的選擇。
- June 24, 2025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