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專家分析 News
-
無限畫布的記憶管理方式(黃岳永)
相對昔日人們靠有限文字和相片來憶起過去,近廿年隨着蘋果公司照片和Google相簿這類工具的出現,除了讓我們能直接視覺化回憶的時間線,還可以按時間、地點和人物,在這條「記憶之河」篩選人生不同經歷的訊息和細節。
- Posted August 16, 2024
- 0
-
AI顛覆電子產品使用體驗(林國誠)
人工智能(AI)無處不在,一般大眾可能不知道正使用的產品已內置相關功能。AI不單改變了產品的運作方式,還大幅提升了用家的使用體驗。相比沒有AI的傳統產品,現時新型智能產品在多方面都有顯著優勢,尤其是在便利度、個性化及效率上。
- Posted August 16, 2024
- 0
-
給香港創科的一點建議 (三) (葉成輝博士)
香港一直是國際金融中心,金融科技領域發展日益加快,所以怎樣藉創新科技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尤其重要。這次淺談金融科技與數據交流的發展方向,冀能確立香港國際創科中心的角色。
- Posted August 16, 2024
- 0
-
掌握數據素養 擁抱數碼AI新時代(陳龍威)
近日我有幸獲邀出席由數據素養協會與 OpenCertHub Academy 於香港恒生大學合辦的數據訓練營,訓練營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們的數據素養能力,以迎合在人工智慧與數位經濟時代的職場需求。
- Posted August 15, 2024
- 0
-
第一方數據行銷策略(葉文瀚博士)
隨着全球數據私隱法規日益嚴格,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各國政府紛紛推出新法規以保護用戶權益,這使企業必須迅速適應新的法律環境,確保其數據收集和使用過程符合最新規範要求。
- Posted August 15, 2024
- 0
-
貝索斯三大決策理念(鄧淑明博士)
麥肯錫中國區主席倪以理日前以如何振興香港為題發表演講,內容發人深省,對特區和每間企業不無鞭策。演說中,他詰問香港過去優勢、內地稅務優惠究竟是推動前進的動力,抑或令人依賴,結果蠶蝕了我們的競爭力?
- Posted August 13, 2024
- 0
-
「一網通辦」推動智能城市(方保僑)
香港特區政府正積極推動數碼化轉型,以提升公共服務的效率和便利。近期成立的「數字政策辦公室」(Digital Policy Office),宣布簡化市民使用智方便流程,容許使用具備NFC(近場通訊)功能的手機,掃描新一代智能身份證,自動讀取個人資料並完成登記「智方便+」。
- Posted August 12, 2024
- 0
-
AI時代的想像力(黃岳永)
以實體化的形式向他人傳達創意是非常困難,所以Mood Board出現後,隨即成為不少設計師及建築師喜歡使用的工具。Mood Board直譯成中文是「情緒板」,簡而言之就是把設計師的理念和情緒視覺化,使其創作概念能更易被人理解。
- Posted August 9, 2024
- 0
-
科技與零售結合:AI Store(林國誠)
還記得去年筆者參與世界流動通訊大會(MWC)時,關於人工智能(AI)的展示寥寥可數,只佔整個場館其中一個角落。然而,短短一年間已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 Posted August 9, 2024
- 0
最新文章
-
跨境支付通 加速智慧城市建設(方保僑)
隨着「跨境支付通」正式啟動,香港與內地的金融互聯互通邁入全新階段。這項由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共同推動的快速支付系統對接,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為香港的經濟、民生,乃至國際金融地位注入強勁動力,這場金融變革,正悄然改寫規則。
- June 30, 2025
- 0
-
AI多模型協作 智慧軍師在握(林國誠)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正從單一模型主導的時代,邁向多模型協作的新紀元,Perplexity Pro便是代表之一。
- June 27, 2025
- 0
-
數據與AI素養:推動香港數碼轉型的核心力量(陳龍威)
人工智能(AI)與大數據技術正快速改變全球產業格局。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正積極推動智慧城市與數碼經濟發展。根據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政府撥款設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並在多個部門推廣本地AI工具應用。
- June 26, 2025
- 0
-
職場女性把握AI變革機遇(鄧淑明博士)
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日漸普及,不少工種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當中女性主導的職業更為明顯。
- June 26, 2025
- 0
-
藉「周哈里窗」改善人機溝通(車品覺)
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作為經典心理學的人際溝通模型,在優化人類與人工智能(AI)的互動中展現新的可能性。
- June 25, 2025
- 0
-
應科院引領生成式AI金融革命:從理論邁向實踐的創新之路(黃莹博士)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在金融科技領域深耕多年,從2014年起積極鑽研區塊鏈技術,如今已成為推動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應用的關鍵力量。
- June 25, 2025
- 0
-
智能眼鏡窺見未來生活(黃岳永)
出外旅行要準備什麼拍攝裝備?雖然未必如專業攝影師一般,帶備專業相機和長短鏡頭,但智能手機、360度全景相機,甚至小型無人機等裝備,都是許多人旅行時的選擇。
- June 24, 2025
- 0